问题导学中教师的设疑与学生的质疑

时间:2023-06-06 08:54: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做好“问题导学”,坚持“知识问题化”基本原则,把握“问题层次化、问题情境化、问题探究化”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问题导学;教师设疑;学生质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315-02

本人近几年在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学”的课改理念,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尝到了课改的甜头。下面我想就“问题导学”中教师的设疑与学生的质疑,结合实践,谈点自己的看法。

1 教师的设疑,要在问点的选择上下功夫

教师的设疑,即通常所说的教师的提问。教师的设疑,就是要让学生在疑中悟理、在疑中明理,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选好问点。

首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问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兴趣点集中在当前时事热点问题及贴近自身实际的较为喜闻乐见的事情上。为此,我们应以此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徽相继推出,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人文精神,容易成为高考的考点。以此为问题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例如,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万众注目。主题口号、会情景,可设计如下问题:(1)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在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中应如何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2)依据政治常识说明公民应如何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被吸引住,积极性被调动,思维被激活,经过思考,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又如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这也是学生好奇的问题,我提出:“美国、日本等国家为什么要逼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有何利弊?”等问题,这些鲜活的问题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讲究设疑的艺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设问要注意哪些问题,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等,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考虑好并做好充分准备,以便教学时及时调控,保证学生的思维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其中有两方面最为重要:第一,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应有充分的估计并想好应对的策略。第二: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如在教学《投资方式的选择》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如果你是人寿保险的推销员,你怎么说服我们,让我们购买你的保险?(2)如果你是一位投资者,你会如何投资?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提高设疑的艺术性和有效性。

再次, 结束新课时设疑。一节课就要结束了,收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新知识的巩固,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兴趣的延伸。学生在学完新知识后,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设置悬念,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温故而知新”。设置悬念,要体现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驱动学生继续思考。例如,在讲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内容时,可这样结束:“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为我们正确分析事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是仅仅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就能正确的解决矛盾吗?为什么?如何正确解决矛盾?”这样的结束语,简明扼要启迪思维,调动了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同时也为下节课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此外,可根据教材具体内容,把问题设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突出知识之间前后联系;把问题设在教材知识与时事热点的交汇处,突出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把问题设在教材知识点的点睛处,强化重点。问点的正确选择,问题的有效设置,能使学生带着探究的心态去掌握、理解教材的知识点。

2 导学生质疑,让学生“敢问”“能问”“善问”

首先,导学生质疑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能问”、“善问”。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问题意识”能萌发思想、新方案,是创造的起点。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其次,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据调查,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题是有心理顾虑的。有的学生担心:“我的提问水平太低,老师和同学会不会看‘扁’我?”;有的同学则担心:“我的提问会不会符合老师的要求?”。因此,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首先必须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马卡连柯指出:“教师必须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外部环境”。为此,我抓住学生的情感特点,适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促使师生心理相容、情感共鸣,从而打消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同时,尊重学生的提问,允许学生某些“离题”,甚至“出错”的质疑行为。这样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敢于质疑。

再次,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问、善问。要让学生“能问”,就必须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还时间于学生,还提出问题的权利于学生。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新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信息源”,不要让课前精心准备的问题成为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种手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是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一环。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1)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对教材的节题、标题等进行提问,可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进行设问”;(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对社会热点和身边新近发生的事情提出问题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积极心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从身边的“六合彩”赌博、青少年上网等现象,提出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怎样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向更深层次发展。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假如你是一位市长,你将如何净化本市环境,构建和谐社会;(2)针对网瘾产生的原因,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应如何解决。总之,发现问题的方法很多,只有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挖掘问题,才能使学生会问、善问。

3 教师的设疑和学生的质疑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这两个作用不仅要围绕着知识的传递展开,也要围绕着情感交流而展开,而师生相互交流的表现形式多是通过教师设疑和学生质疑来实现的。在教学中,教师的设疑和学生的质疑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生的质疑往往是解决教师设疑的不足,教师的设疑好多来源于学生的质疑。在教学中把教师的设疑和学生的质疑有机结合起来,能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学生能在不断质疑中获得新知,思维也得到激活和扩展。这种方法也能克服以往那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机械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具有感染力和实效性。为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问题,以合作讨论为形式,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的设疑和学生的质疑有机结合起来。例如,2010年以来,部分地区出现民工短缺的现象,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企业缺工尤为严重。劳动保障部指出这是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我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学知识自设问题并回答,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如为什么说部分地区出现民工短缺的现象是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在解决“民工荒”问题上你认为企业应怎样做?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加以点评、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学生求异思维,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可见,通过把教师的设疑和学生的质疑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充分发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推荐访问:质疑 学中 教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