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家岙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04 13:1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施家岙村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山水资源,打响了以越剧为品牌的群众文化,既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又助推了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但对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标准,还存在着缺乏资金投入、文化队伍力量薄弱、文化生活难以满足村民需求等困难与问题,还需要通过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村级文化投入,改善村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发展壮大群众文化骨干队伍,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文化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45-02

施家岙村是闻名全省的女子越剧发源地。近年来,施家岙村在嵊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从本村实际出发,立足女子越剧文化和山水资源,着力打响越剧、漂流、特色农庄品牌,培育特色文化旅游,努力在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上下工夫,正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公共文化建设现状

(一)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施家岙村距今约有600多年的村史,文化底蕴深厚。施家岙人正继承弘扬直根于本土古代文化资源,努力挖掘其内涵,充分发挥女子越剧的作用,打造“越剧寻根游”,联动山水资源,开发“剡溪漂流”,为村级文化旅游铸就了灵魂,带动了村级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发展。随着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施家岙村两委多次邀请各级领导、专家为村认真做了规划与策划,大力挖掘了文化资源,特别是越剧文化资源。

(二)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女子越剧的发祥地,存有绳武堂古戏台(嵊州市文化保护单位)、八卦台门、老台门、鲁班庙、古村落等文化古迹,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当今施家岙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村两委会妥善处理了“拆”与“建”、“留”与“修”的关系,做到了“该修的修、该建的建、该拆的拆、该留的留”,从而使文化遗产保护完好,配套景点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自然古朴。同时加强文化遗产的管理,通过落实村文保员,做好村内绳武堂古戏台、八卦台门等文化遗产资源的日常检查,及时防范文化遗产的防漏、防蛀、防盗、防火等安全防范工作,其次通过制订《村规民约》,村文化走廊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村民的保护意识。做到了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为村文化旅游持续发展注入永久的精髓。

(三)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拥有有线电视、广播、文化走廊、宣传窗、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篮球场、台球馆、老年活动中心、棋牌室、乒乓球活动室、古戏台、体育器材健身区、寺庙、祠堂。村民使用最多或常去的公共文化活动场依次是:古戏台、篮球场、乒乓球室,文化活动室、最少去是:农家书屋。村民自有的文化设备普及率最高的是电视机,约96%左右,村民家庭拥有多台电视或DVD 机占村民户42.4%。随着电视机在农民家庭中的普及和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快速推进,村庄已连通有线电视网络,能够在家中上网的村民家庭也达到了0.83 %

(四)文体队伍建设稳步推进。2006年5月为弘扬越剧、服务游客组建了施家岙村第一支文体队伍“娘家戏班”,随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和满足村民文化生活的需求,村已逐步成立“青年篮球队”“乒乓球队”“中老年人健身队”“围棋兴趣小组”“桥牌兴趣小组”“台球兴趣小组”“象棋兴趣小组”,通过组织建设,对每支文体队伍、兴趣小组落实具体负责人加强其日常训练与管理、开展活动。村级文体队伍得到了稳步推进,俱乐部得到了不断完善。极大的锻炼了体魄,增进了相互友谊,促进了村和谐发展。

(五)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近年来该村以娘家戏班为主体,经常在绳武堂举行各种越剧比赛和联谊活动,特别是每逢元旦、春节组织越剧演唱比赛,形成了浓厚的越剧氛围。先后承办了“明山桃源杯”我爱越剧戏迷大联欢和嵊州市农民越剧擂台赛;接待了范瑞娟、傅全香、茅威涛等著名演员来女子越剧发源地寻根交流演出;在越剧百年庆典之际,邀请了上海越剧院著名演员钱惠丽、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来村演出;还与余姚、慈溪、新昌、本市的戏迷经常开展联谊活动;多次参加嵊州广场文化文艺演出;和浙江省新农村频道流动大舞台擂台赛。多次组织篮球赛、棋牌赛等与临村加强交流,不仅扩大了与外界的学习和交流,更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业余文化活动兴趣。

二、文化建设的困难与问题

施家岙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虽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但其从自身发展需要,速度仍欠缓慢,村级文化内涵挖掘与利用还停留在待开发状态,特别是文化阵地建设有的还处于沉面阶段,具体工作难以开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与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够贴切。

(一)缺乏资金投入。尽管两委会在村级文化建设上思想一致,极力加大对其投入,但由于集体经济的薄弱,已成为困扰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成为一大制约因素,加之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够浓厚,农村文化活动本身也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导致社会资金参与率不高,致使“娘家戏班”队伍难以健全、巩固、稳定,活动难开展。

(二)文化队伍力量薄弱。施家岙村缺乏文化人才表现在“娘家戏班”队伍建设上,戏班受到人员编制影响,人员极度偏少,年轻专业的越剧演员难以留班底,各演员业务水平参次不起,缺乏业务培训机会,缺乏自身提高业务水平的动力,业务水平整体不高,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等,常见的越剧剧目难以排练,越剧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直接影响了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阻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

(三)文化生活难以满足村民需求。随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村民对图书上门、地方戏曲演出、电影放映、歌舞表演、文艺辅导培训等需求逐渐显现,对篮球俱落部、乒乓球俱落部等现型的文化生活向往日趋加强,但由于向黄泥岗村、娄盛村地处山顶山凹,地理位置和村民生活习惯使文化下乡等活动的开展相对困难,决定了村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三、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议与思考

(一)制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议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施家岙村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要从本村实际出发,立足于女子越剧文化和山水资源,大力挖掘文化资源,以越剧文化为灵魂,以剡溪漂流、农庄休闲为依托,着力打响越剧、漂流、特色农庄三大品牌,培育发展村级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链,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经济,以经济反哺文化,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加强村级文化建设投入。建立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村两委要高度重视村级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的投入作为村级经费开支的重要内容,并逐年增加,保证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要积极争取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专项资金等;要以文化项目的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要引导村民增强文化共建意识,让村民共建文化家园,共享文化成果;要统筹协调,解决好各自然村文化发展不平横问题。

(三)加强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整合建设好50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好村级图书馆,开辟图书阅览室,与嵊州市图书馆协调作为的一个图书流动站点。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和党员远程教育合一的村民教育培训场所,配置好电脑、投影仪等教育设备。根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要求,建设好村广播室。

(四)加强村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村“戏曲队”、“鼓乐队”、“篮球队”、“健身队”、“围棋队“、“桥牌队”、“台球队”、“象棋队”等文化体育团队。加强日常管理,有计划开展活动。市县文化业务单位要加强指导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五)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文化活动。发挥女子越剧发源地的优势,定期举办各种越剧比赛和交流演出。经常开展越剧戏迷联谊活动。扩大村民的参与度,培养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即锻炼文化队伍,又营造越剧氛围,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村文化活动计划,特别是重大文化活动要注意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年度计划相衔接,以整合活动资源、提升活动档次。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嵊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03-1.

[2]金才汉.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研究.大众文艺出版社.北京.2012.

推荐访问:文化建设 调研报告 施家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