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的“蒋巷样本”探析

时间:2023-06-04 13: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作者通过对“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文化建设的考察,试图总结出蒋巷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概括出“蒋巷样本”,同时提出对蒋巷村成功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 蒋巷村 文化建设 经验 马太效应

借上海财经大学关于“中国农村文化状况”的“千村调查”之行,笔者来到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通过实地参观调研、问卷调查、村民及村干部访谈等,掌握了蒋巷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总结了蒋巷村文化建设的几条基本经验,同时对蒋巷村的成功进行了些许反思。

一、蒋巷村基本概况

蒋巷村位于苏南常、昆、太三市交界的阳澄湖水网地区,隶属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村辖面积3平方公里,现有家庭186户,全村常住人口830人,2012年户均收入11万元。它是“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敬老模范村”、“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蒋巷村及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在全国的名闻,来蒋巷村参观、学习、旅游的队伍络绎不绝。笔者通过对蒋巷村的调研考察,试图概括农村文化建设的“蒋巷样本”。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蒋巷样本”

1.一位好书记——“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

当问到村里哪些人最有威望、问到蒋巷村为什么会成功时,所有被采访的村民无一例外地指向了同一个人——村党委书记常德盛。

常德盛,江苏常熟人,蒋巷村党委书记,是中国农村在位时间最长的村支书之一。在他的领导下,蒋巷村脱胎换骨,从四十年前的荒芜、落后、血吸虫病横行的贫困村、“野人”村,成长为如今远近闻名的家家住别墅的富裕村、文明村。

常书记有一句名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初期,常书记带领村民由“农业起家”,继而建立常盛集团,主营专业生产轻型、重型系列的钢结构件,做到“工业发家”。近期,常书记带领蒋巷人致力于“旅游旺家”。此外,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常书记也很有一手。

在调查过程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蒋巷村的老年休闲活动室,到休闲娱乐室时,发现墙上张挂着横幅“热烈欢迎苏州评弹艺术团来我村表演”,可见这里不久前刚举办过评弹演出。据老人介绍,平时这类文化活动村里举办的比较多,他们也都很乐意参加。据介绍,识字的老人可以去图书室阅读报纸杂志。笔者采访的两位老人,每天大概花半小时看报。

常书记对蒋巷村的影响,不仅在他的各项惠民措施上,还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三十年前蒋巷村流行这样一首歌,“……生产队会计常德盛,好呀好的来,好呀好呀,哪能好,桥栏断了,伊去补,桥堍太滑铺草皮,半夜帮人拔菜桔,张家送点米,李家送把菜。一心为人民,社员个个来拥护……”,由此可见常书记为蒋巷村及蒋巷村村民的付出。

不仅是对村里人,常书记的人格魅力也辐射到了全国。他为长江洪涝灾害捐款,为四川汶川地震捐款,为台湾风灾捐款……2010年,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随后在全国巡回报告。

正如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所言:“蒋巷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各级党委的领导,也与常德盛同志以身作则、带领群众奋力创业分不开。”[1]

2.一群好村民——老一辈的蒋巷人都有点罗圈腿

在蒋巷村,笔者看到了这样一段三十年前蒋巷人的话:“水利开道,低圩改造;复垦复耕,土地扩增;绿化林网,生态平衡;农林渔兴,造福后人。”这是蒋巷人改造家园的蓝图,更是他们的铮铮誓言。

据悉,四十年前的蒋巷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贫困村,几乎没有本地人在这里定居,蒋巷村的人当初都是从苏北、河南、安徽等地逃荒来的。但是他们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硬是凭着一条扁担两只筐,开渠凿河,修路筑坝,平坟植树,累计让50多万土方搬了家,使当初的誓言变成了现实。由于当年挑担子,老一辈的蒋巷人都有点罗圈腿,人矮了几厘米,可1700亩的低洼田却“长”高了整整1米,变成了良田,使蒋巷村成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国著名的“粮仓”。

村民的勤劳造就了蒋巷富裕,村民的淳朴造就了蒋巷文明。在蒋巷调查期间,笔者充分领略了村民的热情好客。这样一群淳朴热情、老实敬业的村民,才是蒋巷村文化建设最成功之处。

3.一个好机制——蒋巷村的民主法治建设

调查问卷反映,蒋巷村村民当家做主的意识极其强烈,村委会选举候选人由群众提名,有资格的村民都进行了投票,投票采取差额选举,村民普遍认为蒋巷村的选举过程非常公平。

只有保障村民当家做主的权力,村民的积极性才能极大释放,村民的利益才能得以保障。民主法治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蒋巷村在这方面的做法容易被忽略,但最值得人们注意。

4.一套好设施——“天人合一,老少同乐”

蒋巷村内文化设施齐全,近年来,村部又投资建设村史展览馆、江南农家民俗馆、农艺馆、蒋巷图书馆、青少年科普馆、实践基地中心大楼和文化中心广场、休闲体育场地、农耕实践区域等景区景点,增建三星级蒋巷宾馆、度假村、钓鱼台、采摘区、游乐区、动物观赏区、七巧湖栈桥休闲区、民俗风情一条街、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彩弹射击场,以及商业贸易、停车等旅游服务、休闲娱乐设施,发展新农村建设考察游、生态田园观光游、农家生活乐趣游、农耕文化体验游、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游。

笔者重点参观了江南农家民俗馆,该馆主要陈列过去江南水乡农家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品和用具,总数达近3000种,其中百桶和百篮展厅是展览区的精华所在。所谓“百桶”,就是旧时农家生产生活用的各类桶具,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六角、八角、荷叶边等,稀奇古怪,应有尽有。“百篮”则以竹制品为主,是日常生活用具,有烧香篮、宝货篮、寿家漆篮、太子献寿篮、翘角双喜篮等。另外,展馆还布置了水乡农村活动场景,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现了江南农村水乡的风土人情、民俗风情。可以说,其中的任何一件物品,背后都蕴藏着一个“老常熟”的故事,都见证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是江南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是旧时农家生活的真实写真。

另外,蒋巷村十分注重村民的日常文化学习,经常拨款组织村民参加各项学习活动。笔者考察期间,正好碰上了蒋巷村一年一度的暑期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活动,这次活动以“学雷锋、知党恩、讲道德、见行动”为主题,由60多名蒋巷本村的少年儿童参加。活动内容包括全国十八大代表、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的报告、爱国主义励志电影《举起手来》的观摩、蒋巷村生态园参观,以及后续的《实现中国梦、我们做贡献》征文等,旨在培养蒋巷村青少年一代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美好品质。

三、对蒋巷村成功的一点反思——所谓“马太效应”

蒋巷村的成功,尤其在文化建设上,与其自身的软件、硬件建设有关,但同时要指出的是,国家政策支持也是蒋巷村如此成功必不可少的关键。比如蒋巷村文化活动室造价5800万元,其中上级政府出资2500万元,占43.1%;2011年投入文化建设资金为800万元,其中县(乡、镇级)财政拨款500万元,占62.5%。

根据笔者同学的调查,同样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的任南村,文化活动室造价100万元,无上级政府资助,全部由本村出资;2011年投入文化建设资金为10万元,其中县(乡、镇级)财政拨款0.5万元,村自筹资金8.5万元,企业或民间组织资助1万元。与蒋巷村两相对比,差距明显。就2011年县(乡、镇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财政拨款,蒋巷村为任南村的1000倍。由于任南村常住人口4106人,上级拨给人均文化建设的经费为1.22元,和蒋巷村的6024.10元(500万/常住人口830人)不可同日而语。

在国家财政部的官方网站上,笔者找到了一篇名为《安徽省财政大力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文章,由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发布于2012年2月10日。截取文章内容如下:

2011年,安徽省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健全服务网络,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持续加大省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2011年省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2500万元,重点用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2]。

和蒋巷村入村调查所获数据相比,安徽省2011年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与蒋巷村建造文化活动室上级政府出资恰好持平。

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决定总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在诸如农村文化建设这样的大事上,某些地方政府更愿意把资金用在能使政绩显著的地方,“马太效应”在政府处事中屡见不鲜。

四、结语

蒋巷村的文化建设,有其好的经验,值得全国其他村庄学习。当然,在政策制定中所体现的“马太效应”也很明显。所谓“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我们必须做到统筹兼顾,方能得以发展,希望国家能紧扣科学发展观,希望未来在全国能涌现更多文明村、富裕村。

参考文献:

[1]深入学习宣传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N].新华日报,2010-09-13(1).

[2]财政部.安徽省财政大力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EB/OL].http:///xinwenlianbo/anhuicaizhengxinxilianbo/201202/t20120209_626842.html,2012-02-10.

推荐访问:探析 文化建设 样本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