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礼堂建设中的非遗融入

时间:2023-06-04 09:1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建设渔农村文化礼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繁荣城乡文化、打造美丽乡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将二者融为一体,使之相互借力,则能事半功倍。本文主要论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化礼堂建设的体现、意义及应注意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礼堂;美丽乡村

一、新时期,普陀渔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源起

礼堂,古时指习礼的讲堂或典礼、集会的厅堂,现代多指用于集会、观看电影和演出活动的场所。建国初期,全国掀起了一波农村礼堂兴建热潮。经过几十年,礼堂功能变迁主要是由政治斗争到放电影、开大会。九十年代后,社会发展从政治重心转到经济重心,集体经济和国营企业日渐式微,农村一个个喧闹的礼堂也日渐荒寂,或被改作他用,或被废弃拆除。

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群众的需求已从追求单一生活必需品向多元化的文化消费品转变。在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浙江省提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精神富有,并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列入2013年省政府十件实事项目。现今我们所提的“文化礼堂”指由旧祠堂、原有会堂、闲置校舍、厂房等改建而成或新建的,用来举办节庆典礼、文化仪式、村民议事及放映电影等活动的建筑,主要包括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即“两堂一所”。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普陀区在文化特色明显、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蟑螂山村、小教场村、里岙村、塔湾村、沙蛟村、蚂蚁岛村等渔农村社区建成20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礼堂,并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至2017年在全区50个渔农村社区实现全覆盖。目前,该20家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长效型于一体的示范点已全部投入使用,实现文化惠民。2013年全区文化礼堂开展各项活动达1000多场次,场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影,但不同村落的文化礼堂又各有特色。如统一使用以具有普陀海洋文化代表性的“绿眉毛”船为主要图案的LOGO,而六横镇蟑螂山村主打传统婚庆文化,小教场主打传统音乐文化,展茅街道干施岙村则重点突出传统孝文化和五匠技艺文化。

二、非遗融入文化礼堂的体现

(一)非遗展示进礼堂

利用乡村文化礼堂宣传栏、宣传墙的村史村情展以及乡土风情展、手工艺作品展、非遗保护传承成果展等各类专题展览,长期性展示与流动、临时性展览相结合,静态展览、动态展览相结合,图文展板、实物展出相结合,有效传播传统文化。

(二)非遗培训进礼堂

把非遗传承人请进文化礼堂,把传承基地引入文化礼堂,促进非遗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文化礼堂开设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教学课堂,开展非遗传习和技能培训活动,培育非遗新传人,壮大传承队伍,体现非遗活态传承的特点。

(三)非遗表演进礼堂

以文化礼堂为重要文化活动阵地,经常性开展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体育等非遗展示展演活动,让群众自己唱主角。把来自群众的翁洲走书、渔歌小调、渔工号子、跳蚤舞、马灯舞等一大批适合舞台表演的项目回归群众,由群众去传承,去发展。

(四)非遗礼俗进礼堂

人生礼俗包括诞生礼、周岁礼、开蒙礼、成年礼、传统婚礼,以及清明祭先人、重阳敬老、春节祈福迎新等一系列传统礼仪节令习俗。在文化礼堂中再现这些传统礼俗仪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情感、感染熏陶、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

三、把非遗融入文化礼堂的意义

把美丽非遗融入文化礼堂,打造美丽乡村。以非遗为灵魂的文化礼堂是渔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根本所在,是巩固渔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基本保障,更是保护非遗、留住乡愁、保存记忆的重要途径。

(一)以文护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

1、展示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很多乡村及村民个人存有珍贵的藏品,但苦于没有场所而不能使之面世,甚至部分遭遇损毁。而文化礼堂可以设固定展览厅和临时展览活动,饮食、服饰、手工艺、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文化遗产都可展示出来,有助于村民和游客了解该村的文化底蕴。

2、表演非遗节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体育、杂技等,都适合表演,文化礼堂则提供了舞台。如普陀区干施岙村、南岙村文化礼堂,已多次把跳蚤舞、渔工号子、船拳、打莲响等海岛独特艺术搬上舞台,充分展现了这些非遗项目的艺术魅力。

3、传习非遗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在传承,但传习场所缺乏一直是个大问题。如舟山锣鼓已经是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南岙村组建了女子舟山锣鼓队进行传承,但没有场地,想要排练还得看天气。现在有了文化礼堂,室内室外自由选择,再不受刮风下雨的影响。

(二)以文润人,是充实闲余生活的载体

1、举行文体娱乐活动。村民闲暇之时,可以到文化礼堂学跳马灯舞、跳蚤舞,学唱渔歌小调、渔工号子,也可以到文化礼堂观看传统舞蹈、音乐、戏剧、曲艺等各类演出。让村民远离空虚,远离赌桌,在高雅文化的熏陶下度过业余时间。

2、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寓教于乐,在文化礼堂开办学习班,组织(下转第130页)(上接第128页)村民学习敬老孝道文化,学习各种渔业、农业生产技能等。如虾峙镇沙峧礼堂的柯鱼(捕鱼)本领培训班,虾峙镇南岙礼堂的渔绳结培训班,勾山南岙礼堂的道德讲堂等。

3、举办节庆典礼活动。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地方风俗,重点开展春节祈福迎新、重阳敬老、儿童入学开蒙、嫁娶仪式、节气习俗等文化礼仪活动。如勾山南岙文化礼堂举办儿童开笔启蒙礼,六横五星社区礼堂举办端午节礼俗活动等。

(三)以文化人,是提高村民素质的载体

1、展陈村史乡风。以展览墙、室、馆、廊等不同形态,用图片、文字、实物及视频等展示村史村情,如介绍村庄历史沿革、先祖先贤、宗谱族谱、英雄事迹、文化古迹、物产特产、重大事件等,展示村庄风貌、形象,以了解自己生长、生活的村庄为契点,增强村民认同感、归属感。

2、表彰孝悌贤能。展示本村历史上的名人能士事迹以及“好邻里”、“好婆媳”等各类最美人物、敬老道德模范、手工艺技能高手等,能增强村民的荣誉感,而且正面榜样能激励村民见贤思齐、积极上进,且致富不忘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3、营造团结和谐。文化礼堂是座精神家园,是村民的第二个家,凝心、聚力、汇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在热热闹闹的活动过程中化解了矛盾。打架吵闹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和谐了,勤俭持家的多了,敬老爱幼的多了,大家生活在和和气气中。

四、把非遗融入文化礼堂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建筑格局与内容建设兼顾

房屋本身没有生命,文化礼堂必须从外到内都饱含文化,尤其以传统文化赋予灵魂,建筑才能活起来。首先,要以硬件设施建设为基础,无论是建筑形貌,还是布局设计,都应充分体现自己的本土建筑风格。其次,以内容建设为核心。深度挖掘非遗资源,力求丰富多彩、取其精华,以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的形式,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打造渔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接受文明洗礼、纯净心灵追求的精神家园。

(二)要主流标准与本土特色融合

文化礼堂是全省性的文化工程,所以,大方向要紧跟“标准化”。统一名称、统一标志、统一规划。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标准不是机械化的要求。“统一化”中还要体现“特色化”,在注重标准的基础上,应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着力打造“一村一色”、“一堂一品”,做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新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文化礼堂才能有真正的吸引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三)要政府主导与村民参与同步

建设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渔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党委宣传部门、文明办、文体广新局、财政部门、党史办、档案、文物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有效推进文化礼堂建设。但政府也不能大包大揽,要注重社会参与、乡村为主、村民共建共享。整合农村现有各类文化设施资源,培养和提高农民群众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建设自己的礼堂和保护自己的非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群众成为文化礼堂的建设者和美丽非遗的守护者。

推荐访问:礼堂 融入 论文 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