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独立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创新研究①

时间:2023-06-02 08:06: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思路——以区域发展为导向引导高校教育改革,尤其是针对民办独立院校。本文以管理类人才培养为对象,针对陕西省独立院校人才培养,提出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从培养目标、专业体系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 人才培养 独立院校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a)-176-02

独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同时也缓解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与现有教育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与其他重点高校在培养人才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目前,独立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定位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同时,独立院校具有较为显著的地方院校特征,如何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培育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提升独立院校的竞争优势也成为独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本文以管理类人才培养为对象进行探索和研究。

1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陕西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创新

在各大招聘网站搜索陕西企业管理类招聘岗位信息,通过对其任职要求进行统计,可以发现陕西大多数企业对管理类人才能力要求出现频率较高的包括沟通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信息处理、应用科技能力等;而查阅陕西各大独立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更多侧重于专业知识结构的培养。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呈现出供需不一致。

因此,陕西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梳理和定位:以“重能创新、致学致用,服务大西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目标,以校企联动为机制,坚持“学生实习实践走出去,职业经理人走进来”的培养模式,培养熟悉当地市场和文化、了解行业规则、掌握岗位职业技能、符合陕西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且特色鲜明的“精细化”、“专业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适应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1 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建设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加强专业结构建设。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调整,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与“大西安”规划为导向,结合陕西重点发展行业进行专业设置,如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同时注重专业之间的衔接,形成专业联动机制。如以陕西物流商务港为中心,工商管理专业、物流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可以形成特色专业群,对学生的培养,除了相应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深入介绍西安物流行业特点,产业分布等知识,使得相关课程如战略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与具体物流企业实际更为贴近。

2.2 “模块化”教学模式

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专业教学设置可以分成多模块,主要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精选必修课、特色组合选修课、模拟实验(实训)课和自主实习实践课等模块。课程体系更清晰精确,针对性更强。进入大三,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就业倾向,在及时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对人才进行分类,在特色组合选修课模块为需求不同的学生制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调研将学生分为四种类型:就业型、考研型、创业型和公务员型。就业倾向学生,模块设定方面强调企业实际需求和使用操作性;考研倾向学生,模块设计强调专业知识的深度与理论前沿;创业倾向学生,模块设置强调全面性,注重领导力和计划能力的培养;公务员倾向学生,模块设计强调对综合知识的应用和时政的把握。

2.3 “从业式”课程体系建设

打破了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调研统计企业当前部门和岗位设置,了解部门岗位能力需求,职业素养要求,支持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考核当中。直接让企业相关部门人员参与到专业改革、培养目标修订和课程设置当中。课程设置以职业和岗位工作实际需要为导向,重点开设与企业管理人员必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关的课程,大幅度增加专业性、应用性、操作性强的选修课比重,加强实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行业和企业对用人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

2.4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充分调研,梳理界定岗位能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设置与之匹配的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拓展“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多元通道体系,注重实验实训环节的设计与规范。

(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打造专业实验实践环境。如规划案例讨论区,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讨论空间;筹建职场训练室,模拟真实企业职场办公环境,建立职场训练室,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提升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各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规划研究,包括各专业实验设计、软件和硬件建设,购买企業仿真模拟实训软件,为实践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学生专业能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可考虑从三个层次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第一,基础层——“协作型”校外实训基地。该层次实习以基本认知和基础技能掌握为主。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进行参观实习,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管理制度等内容;也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顶岗实践,实际深入相关岗位进行实际操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第二,核心层——“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该种形式是一种更为长期深入的校企合作模式,训练职业核心技能。计划与毕业生需求量大的企业建立学习型及产学研型实训基地,企业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企业可以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修订、课程安排、进度计划、实训环节设置、毕业实习等方面全程参与系上学生的教学管理事务,以“订单培养”的方式大量获得自己所需的人才进行招聘使用。一方面,企业避免先培训后上岗的麻烦,减轻了企业在培训方面的负担;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针对性和实践能力更强,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第三,扩展层——“自主管理型”校外实训基地。在相关条件成熟和政策允许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鼓励相关专业师生以专业为依托,组建经济实体,该实体可以以学院或者系为投资主体,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教师共同经营,教师和学生能够直接参与日常的经营运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战操作能力。

(3)建立完善规范的实验实习制度和考核标准,注重过程控制。根据实验实习的不同目标和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按照学期,分阶段实施实验实习,从实验实习目标、内容、组织、进度安排、过程控制、考核标准等方面予以规范化,系统化。

首先,在实验内容选择方面,考虑到各专业知识的交叉性,从实验实习目标、内容方面明确各实验实习环节的目标与方向,避免造成知识的重叠与遗漏。其次,实验实习环节的组织、进度安排及过程控制必须精细化管理。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实施阶段性管理,具体到各阶段目标和实习方式。再次,实验实习考核标准必须清晰可量化,考核标准覆盖企业和实习导师两个方面。根据学生所处的学期不同,明确考核侧重点,如大一侧重基础知识认识与掌握,大二侧重对企业的认识与了解、大三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大四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整合和职业素养培养。在指标的选择上,尽量全面准确,能够充分体现该项实验实习目的。最后,为了增强实验实习目标、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可增加企业的参与度,由职业精英与教师共同拟定,使人才培养进一步走向市场化。

2.5 注重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

陕西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鼓励创新创业,独立院校作为非常重要的创新创业主体,在人才培养当中应当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掌握创业需要的技术,又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第一,加大创业教育力度,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力与创新力。第二,增加创业知识内容。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开设《创业设计》、《创业管理》等选修课程,让具有创业经验的用人单位进行授课,让学生观看一些经典创业资料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培养创业心理素质。通过设计一些拓展训练、压力测试等方式培养学生坚韧性、合作性等。第四,创业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技能大赛,创建指导教师队伍,并请有创业经验的人才担任兼职创业导师,在学生选题、市场需求和发展动态分析、创业计划拟定、创业资金筹措方面给予指导;给学生创造条件进入管理规范的企业进行实习,了解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第五,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企业精英比例应达到三分之一以上,保障学生创业的适应性和现实的可行性。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独立学院的教师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母体高校、兼职教师和本院专职教师。其中母体高校和兼职教师的学生培养目标与独立院校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很少根据独立院校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备课,而本院专职教师往往缺乏实践经验。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独立院校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采用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业课教师为重点,专业基础课教师为补充;专兼职结合的原则。

首先,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加大对本院专业教师的培养。制定教师定岗实践条例,有计划的选送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合作企业一线交流学习、接受培训、挂职锻炼和实践锻炼,促使专职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逐步实现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都有在行业或企业参加实践工作的经历。保证教师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全面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考核合格后即可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其次,可以引进合作企业优秀管理人员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合作项目,定期为学生进行授课、讲座,带动系上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也可以直接聘任企业生产、管理等领域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

3 结语

独立院校作为较为特殊的一类高等教育形式,面对公立大学、私立大学以及高职院校的激烈竞争,应当进行明确定位,提升其竞争力。而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培养基于职业能力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将是独立学院今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參考文献

[1] 焦燕灵.区域经济转型与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创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4(3).

[2] 林新贵.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路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6(3).

[3] 董杰.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江苏高教,2010(3).

[4] 潘志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①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陕西独立学院转型改革协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15GJ064);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校级科研“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能力提升研究——以交大城市学院为例”(2015KR26)。

作者简介:宋安玲(1982-),女,汉族,湖北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王小青(1975-),男,汉族,河南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

推荐访问:陕西 人才培养 区域经济发展 院校 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