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及政策保障研究

时间:2023-06-01 18:2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扶贫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了诸多成绩,但纵观全国范围内,仍然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因而从更多元的视角分析了扶贫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资本市场在扶贫以及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构建区域金融发展体系、创新产融结合路径,配合完善的政策保障,将为扶贫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文章基于这一情况,从扶贫、区域经济、金融创新三者关系出发,探究基于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路径以及政策保障机制。

关键词 扶贫 区域经济发展 金融创新 政策保障

脱贫攻坚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特征的工程,其需要着眼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形势,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从更多微观经济层面寻找可融合点,为脱贫攻坚提供更充足的动力。因此,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金融扶贫这篇文章”指示精神,从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来考量,金融精准扶贫能够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供给侧、需求侧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金融创新以及有力的政策保障能够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创新扶贫合作机制,形成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这无疑不是我国新时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实现脱贫攻坚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扶贫、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创新三者关系分析

(一)关系分析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不同需求刺激了金融的产生,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需求不断扩大,金融也实现了体系化发展,从对国内外大量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可以证明,区域经济的增长对当地摆脱贫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若想有效缓解地区贫困情况,创造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环境与条件十分关键。但从微观层面来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活动影响着当地社会资源以及民众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拉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合理的安排金融服务机制,能够提升当地的脱贫速度。因此,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实现“造血式”的脱贫模式,配合市场化手段,形成当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当地民众。经济主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资本市场通过融资的方式刺激当地产生创造经济的动力,在资本市场的引导下,金融创新可以为其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保障融资的多样化,如在政府、金融、企业三者合作下的PPP项目融资模式。

(二)关系论证

以全国为例,通过区域生产总值、地方财政状况、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一系列能够反馈区域经济状况的核心经济数据对上述分析的扶贫、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创新三者关系进行论证。具体来讲:

在区域生产总值上,恰逢我国经济新常态改革,全国近三年的发展将重点放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上,从而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6年全国生产总值为740061亿、2017年为820754亿、2018年為900309亿,三年内虽然增幅速率有所波动,但始终呈稳步增长状态。而从地方财政状况来看,自我国开始分税制改革到现阶段“营改增”后,地方财政经历了向中央集中到集中整治农业税乱收费以及大力改革农业税,导致地方财政的发展环境更加艰难,财政缺口不断扩大。[2]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上,受历史原因等影响,全国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截至2018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处于低于50%的状态,而西藏等极为贫困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仅维持在20%~30%内。

根据全国各地区经济状况差异以及金融运行情况,选择上市公司、债券、券商机构的发展情况作为分析对象,揭示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从信用债发放情况来看,截止到2018年11月全国发行信用债券共246495亿,其中在东部地区、三大沿海地区的发放均超过万亿元,而西部地区的发放仅达到千亿元水平。从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全国目前有近7000家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均处于1万亿元以上,但其中有近50%的上市地区位于东部地区,西部、东北等地区占比不足30%。而从债券机构的发展现状来看,上百家的债券机构有75%以上位于东部地区。

从这些数据以及信息的对比可以看出,在经济发达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指标、金融发展都处于良好态势,而且具有资本以及经济优势,可以验证,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正相关关系,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自然能够摆脱贫困。从而也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在服务地区经济过程中,对于激发当地经济活力、引导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及政策保障研究

资本市场拥有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其在扶贫过程中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血液”,也能够有力的提升当地的“造血”能力。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资本市场是最具活力与效率的环节,其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快速形成资本基础,引导其优化配置现有资源,产生经济发展动力与欲望,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够不断丰富区域经济发展内涵,拓展区域经济发展途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一)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提升吸引力

从扶贫工作的长远角度考虑,需要实现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让人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当地经济活力,实现减贫目标。因此,构建完善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扶贫中的作用与价值,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路径,

首先,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受区域经济活跃度的影响,而当地经济的活跃度与政府的行政政策、引导紧密相关,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仅需要资本市场的努力,政府也应发挥积极的辅助作用。具体来讲,通过政策引导完善资本市场金融服务功能的建设,以便在政策传导功能的优势下,资本能够流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从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如解决乡镇基建信贷问题,加速城镇化进程。同时,完善金融机构的服务体系,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向当地贫困地区提供更多样、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从而极大的鼓励当地贫困地区借助金融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寻找契机,如在城镇功能完善上发现新的商机。此外,完善金融平台的建设,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下,成立省级担保公司等组织,解决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担保问题。

其次,提高经济主体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便利与价值,拓展资本来源渠道,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应将资本来源视野局限在银行贷款上,利用三板市场、股票市场也能够获得资金资源,并且能够发挥增强当地资本市场活跃度的作用。但经济主体出于对风险的考量,对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缺乏热情,这则需要政府成立政府平台公司,向市场直接方法资产证券、公司债、企业债,降低风险,并利用资本市场筹资更丰富的资金完善地区的基础建设,从全方位改善当地的贫困情况。

最后,从辩证角度看待资本市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隐藏的巨大风险对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种威胁。因而,政府与行业应进一步创新行政调控与监督工作,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规范主体的行为活动,严肃处理违规以及违法行为,使资本市场向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完善区域融资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力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决战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脱贫攻坚工作仍未完成已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而之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在于缺少雄厚资金基础,因此,在充分了解贫困地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应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产业特征构建融资体系,以便使资本市场的服务更具针对性。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大力发展融资中介机构。自2016年起,中国证券协会制定了“一司一县”政策,实现对贫困县的结对帮扶,近年来,已有近200个国家级贫困县获得了结对帮扶,使金融资金在贫困县发挥了重大的引导作用,为贫困县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其中,有国信证券等14家证券上实现与3个以上贫困县展开结对帮扶活动,这样的方式增强了金融机构的创造力,实现了资本的联动效应,更有力的激活经济,不断向实体经济注入活力与新鲜血液。因此,通过鼓励融资中介机构发展的方式,可以从市场化角度运用资本市场,让更多创新型融资平台涌入到市场经济中,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融资中介机构的能力以及资质应做出严格的限制,对金融机构的实力做出强制性要求,并保障其具有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运作的能力。

第二,大力展开金融创新工作。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创新提供动力,应始终着眼于微观主体、融资需求、财务情况的变化,对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新的融资需求进行定位,展开有针对性的创新设计,以满足经济发展中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融资需求。具体来将,一方面,创新金融理念与金融模式,应彻底打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借助新技术以及新思想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创新金融产品,展开更丰富、更多元的产品结构建设,针对微观主体的能力以及经济实力设计金融产品,以便吸引更多的微观主体。但在创新过程中要始终以发展绿色金融为目标,明确金融在脱贫攻坚中减负的责任,保障金融创新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

第三,创新金融环境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资本市场虽然极具活力与效率,但其内部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严格依照法律控制违规、违法行为,并形成政府强制性约束+行业针对性规范+主体自律发展体系,各个层级、各个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防范资本市场负面能量的影响与干扰。并构建监督机制,加大快进信息披露力度,引导内外部展开严格监督。

(三)创新产融结合途径,提升效应力

资本市场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巨大作用,需要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合理融合,保障金融资本发挥出价值,目前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产业基金,二是产业银行,三是集团性金融组织,三种方式在扶贫过程中都积极地发挥作用。但随着我国扶贫工作难度的提升,现阶段,应根据扶贫工作情况以及金融资本情况实现产融结合途径的科学创新。具体来讲:

第一,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在产业基金的优势下,对其内容做出调整,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产业投资模式,其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地区合理利用产业基金,满足其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要。而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可以作为产业基金的子基金,通过“1+N”的体系,让金融资本的力量对产业基金产生更强大的影响,逐层落实到贫困地区,引导贫困地区展开更具针对性的投资,并发挥基金的辐射作用,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升级提供充足动力。

第二,成立政策性产业银行。通过政策性产业银行,利用政府手段对当地产业结构进行更科学的调整,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优势产业,并有针对性的引导重点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政策性银行与政府的行政政策展开更科学的配合,支持贫困地区企业的技术、设备改造与引进,有效的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

(四)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保障力

一方面,通过政策加强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利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融资行为,抑制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能够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优惠。例如,以政策作为抵扣担保费率的依据,减少融资过程中企业支付的金融服务费用,而且政府通过政策以及资金支持,有效的提升政策性担保公司的发展水平,重点针对扶贫产业提供服务,并使服务对贫困地区产业有一定的特殊倾斜,降低融资过程、业务发展的成本。同时,通过政策向企业提供财政贴息,当贫困地区企业发展出现偿债困难等问题时,银行可以根据政策向其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另一方面,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设。由省级财政牵头构建“三农”担保贷款以及小微企业担保贷款的风险补偿金,可以在风险发生时直接代替小微企业进行赔偿,分摊了贫困地区企业发展中的风险损失;同时,也能够利用政策引导担保机构针对扶贫业务构建风险补偿机制,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三、结语

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扶贫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风险性对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存在威胁,因此,如何发挥金融资本市场的作用,则需要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以及政府的政策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文章针对此展开了具体分析,希望为金融领域与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使金融的价值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

(作者单位为中共天水市麦积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 贺普春.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铜川市瑶曲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19,42(27):106-108.

[2] 冶美琴.河西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金昌地区扶贫策略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8,33(12):79-82.

推荐访问:扶贫 金融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保障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