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远程学习者的微课程建设研究

时间:2023-05-31 10:00:1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社会的发展,零散的碎片化的学习越来越多地赢得人们的青睐。微课程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文章对微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微课程建设实效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基于远程学习者的微课程建设提出了完善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行为的专业化智能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这在一定层面上将人们解放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人类精神需求不断扩大,不满足于个体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渴望拥有更多的知识、财富和能量,希望通过零散的碎片化的学习,习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我。另一方面,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个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人们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在工学矛盾日益突出的社会背景下,基于远程学习者的微课程教育应运而生。

一、基于远程学习者的微课程建设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微课程建设迅猛发展。最近几年,做得比较成功的有喜马拉雅、荔枝微课、跟谁学、十点课堂、一块儿听听、小鹅通、千聊、得到、朝夕日历等等,以及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的微课程教育,成功俘获了众多用户。以荔枝微课为例,它涉及教育、互联网、亲子、情感、生活、职场、外语、健康、创业、明星、心灵、兴趣、生活、人文和其他共15个专栏。而跟谁学则设置有语言、留学、美妆、穿搭、形体、才艺、兴趣和职场8个部分。各个平台的整体质量高低不同,授课教师的水准也各有千秋。平台上的资源虽然都号称微课,但多偏向于工作和生活,偏向于非正式学习,与传统的微课不尽相同。另外,这些平台走的是商业化路线,多是收费课程,而对狭义的学习,尤其是专业的学习,包括财会、法律、外语等等内容,这些平台关注较少,没有惠及广大学生,并没有深入影响学校教育,更别说带来教育界的海啸。

针对众多平台推出的微课教育,结合全国高校最近几届微课教学比赛作品及有关问卷调查的内容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如火如荼大行其事的微课只是一种通称,而实际上大家对微课的认知并不统一。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微视频资源、微课程教学以及微课程三类。其中微视频资源主要呈现出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广泛用于社会公众的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与移动学习;微课程教学具有计划性和组织性,比较适合在校学生的正式学习。而微课程具有生成性和互动性等特征, 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师生的互动性,更适宜于成人的继续教育与开放教育。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通过视频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是我们电大远程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对象。

二、基于远程学习者的微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于远程学习者的微课程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一)对微课程的认知存在问题

1、对微课程的生命力认知不够。教师理念跟不上,很多年纪偏大的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非常好,但对微课程这个新生事物却不以为然,对微课程建设嗤之以鼻,不予重视,认为微课程形式大于内容,缺乏前景,没有市场,微课程建设徒费精力,得不偿失。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兴趣,不愿尝试,即便尝试也不是全身心投入,微课程质量不高,学生不喜欢看。殊不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教育行业的发展,一定要与互联网结合,面对成百上千的受众,能够迅速地提高单位小时的变现价值。

2、对微课程的功能认识错误。认为只是为了竞赛出成果,而不是实际应用的需要,殊不知,微课程同样要遵循教育规律,它的使命依旧是传道授业解惑,而非展示知识或者炫耀水平,微课程建设得美轮美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解决心中疑惑。

3、对微课程的内容认知错误。基于远程环境下的学习者,由于其个人工作、学习经历各不相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有很大不同。微课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老师为中心。微课程不是老师现有的知识储备,而是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给授课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考验,要求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设计教学,因材施教。

(二)微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評价标准。综观最近几年的微课程建设,虽然发展已有几年历史,但呈现出一种原始状态,即无标准、无体系、无评价的“三无”现状。一些平台上推出的微课程,动机不明确,目标不清晰、标准不统一,体系不完整,评价不客观。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随处可见,有时就用简单的手机拍摄或者录音,缺乏应有的摄影水平和防抖技术,建成以后独自欣赏,或者过于追求形式,盲目追求设计的精美,重形式轻内容。

2、缺乏推广机制。微课程的建设缺乏激励机制,没有良好的推广平台,参赛后的微课没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闲置让人痛心。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兴趣,不愿意去尝试,即便尝试也不是很投入,微课程建设水平低下,难以吸引学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就更加降低了老师的热情。如果恶性循环,微课程建设难以为继,水平迟迟提不上来。

三、基于远程学习者的微课程建设的完善

(一)理念要跟上

教育行业的发展,一定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彰显微课程的强大生命力。这个理念有很强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对老师的价值观和适应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顺势而为,及时作为。微课程市场需要老师主动去拓展。

(二)内容要跟上。在自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广义的微课程资源琳琅满目、大咖云集,给了学习者很多的选择,也给老师提出了挑战。微课程资源的利用率,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水平。要想在众多的微课程资源中脱颖而出,就要求老师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精心设计,力透纸背。要求知识性强信息量大,要有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碰撞。

(三)设计要跟上。微课程的设计要遵循教育学、传播学的规律。在微课程建设之前,要做好微课程的一体化设计,系统地建设微课程内容,要做好教材的衔接,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又要高于教材,保证学习者能够了解课程的全貌。在选材上,要选择重要或者疑难的知识点展开讲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相比之下,观点类的认知类的课程更适合于网上教学,反之对于操作类的例如临床、游泳、纠音、健身等技能的学习,则不适合走线上,另外学习周期长的也适合在线下学习。

(四)技术要跟上。

微课程建设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形式。现代技术虽然只是符号、工具和载体,但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网上学习虽然便捷高效,但容易产生疲劳,或者被网上其他新闻资讯所吸引,导致偏离网上学习的航向。很多的微课程都是书本知识的简单迁移,再由一个表情僵硬的老师在网上机械地讲授,缺乏情感,缺乏互动,学生分神在所难免,网上学习出现偏航,再精彩的内容也不能得到推广。要想将微课程应用达到预期效果,技术也非常重要。平台要友好,路径要清晰,制作要精美,讲授要亲和。制作精美的微课程资源,能够让学生心生愉悦,潜心学习,甘之如饴。

本文系湖南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度校级课题《基于远程学习者的微课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DK2015-C-1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常德广播电视大学)

推荐访问:学习者 课程建设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