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交通运输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时间:2023-05-28 19:2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主题之一将是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思辨能力培养。面对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易形成“思辨缺席症”的缺陷,将问题导向式学习方法引入交通运输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论文在分析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问题导向式的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于交通运输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交通运输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问题导向式;思辨能力;交通运输类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158-02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外教育专家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思辨能力正是创新能力的基石。尤其是在现有的教育实践中,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方法是知识的单向传授,容易流变为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该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角和主体,学生则变成了教学的客体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交流、对话甚少,无法实现教学相长的基本理念,学生易形成“思辨缺席症”,疏于思索、懒于思考是常态。因此,有必要对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探索。在此,引入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的概念,研究基于问题导向式的教学设计,并探讨问题导向式学习在交通运输类教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起初问题导向学习主要应用于医学教育,将问题作为发展学生临床问题解决技巧和加深对问题理解的手段,随后逐渐被其他领域所采纳,包括文学、工程、化学、生物等。国内各高校也有不少专业开始研究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尤其在医学、经济学、数学、语言学等专业应用较多。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创始人Barrows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是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诱因,促使学习者运用各种方法和技能搜集和研究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同时,Barrows从医学问题的角度提出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六个特征:(1)以学生为中心;(2)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3)教师是帮助者或引导者;(4)问题构成了学习的中心和激励因素;(5)问题是获得临床问题解决技能的手段;(6)在自我导向的学习中获得新信息。

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与引导,把学生融入以该实际问题为核心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实现有兴趣、有参与、有深度的自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不良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探究、反思,并适时给予提示性帮助和表现性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思辨能力得到了培养,并有利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

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方法需要三个必备条件:主导问题教学的教师、适合进行讨论的教材和科学合理的问题设计。因此,问题导向教学设计主要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培养教师设计问题、引导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教学效果与教师设计是否新颖、教学组织是否周全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首先应该对于问题导向教学方法有清晰的认识,对于课程内容及外延有准确的把握,能够设计出关于重点知识点的、以学生现有经验为基础的、能够触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情景问题;然后教师在学生就问题进行资料收集、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要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拘泥于回答问题的“应试型”心态和过于发散、无法回归主题的“放羊式”学习;最后的总结归纳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完成,以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

2.选择适合进行问题讨论的教学材料。问题导向教学的选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需具有辩论性、启发性、思考性。目前国内大部分专业教材仍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辅以少量例题和案例,缺少可供讨论的材料。进行问题导向教学设计时需要以教材核心知识点为纲,同时辅以围绕知识点的大量案例资料,以帮助学生充分进行问题讨论。这类材料既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在教师提点下学生自行收集后由教师确认。这个过程也是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学会审视甄别学习资料、学会自主学习的过程。

3.设计结合主题与实践、利于主动学习的问题。在准确和深入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应该能够让学生在反思、分析和综合等高层次思维活动中重新理解和表征已有的知识,应该能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向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探究和回答问题,能达到新的学习目标。

三、问题导向类教学在交通运输类课程中的应用

在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多概念、多原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死记硬背概念,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加之有些理论比较抽象、晦涩,学生理解起来也有难度。对交通运输类学生的教学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学生较快地掌握和灵活运用于专业生产实践。因此,将问题导向类教学引入交通运输类教学对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问题导向式教学提供了一个将基本原理与专业问题相结合的学习桥梁,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专业领域知识教学中,充分体会如何运用技术分析方法在交通运输专业中解释现象、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进行评价与管理。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类课程具备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方法的条件。问题导向教学需要设计专业问题,尤其需要大量的实例做支撑。交通运输类课程往往涉及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普遍性、容易接触、方便调查,以实际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设计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

当然,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和提升。

1.保证问题的明确性、有效性。问题导向学习需要在学生现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进行,过度地超出学生认知范围,使学生处于全新且无法观察得到的情景,反而会挫伤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一方面,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且最好是紧扣国际或国内形势的学生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例如与学生探讨运输超载问题。这样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学生们也更有积极性去搜集相关资料;另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最好与学生们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例如探讨企业对其运输车辆类型选择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们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更好的了解的生产过程,并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也因此会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2.避免实施过程的形式化。虽然设计了多种问题导向教学方式,但若只注重形式,不关注过程和学生的实际习得,这样的改革就毫无意义。比如只提出问题和回收结果,不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不参与学生学习过程,就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也会使部分学生产生抄袭或依赖队友的问题;比如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过早直接给出答案或武断判断学生错误,也会丧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

3.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课程内容、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选择多种教学形式,各种形式其适用性也不同。例一、课堂提问式:采用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公交方式的服务质量?在课程上与学生一起探讨目前城市公交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现有问题的多种途径;例二案例作业式:公路运输的效率指标是运输组织学课程的重点学习内容,由于这部分多术语,多概念,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因此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分析公路运输的多项指标对总效率指标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以此加深认识,巩固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小组讨论式、分组辩论式等形式。

总而言之,通过问题导向教学改革,可以创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交叉、融合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祖洁,万辉.浅析基于问题导向公共英语教学模式[J].海外英语,2010,(5):154-156.

[2]Barrows.H.S.&.Tamblyn,R.M.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Series on Medical Education[M].New York:Springer Verlag, 1980.

[3]Barrows,H.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In L.Wilkerson & H.Gilselaers (eds.),Bring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higher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M].San Franscisco.CA:Jossey-Bass Inc, 1996.

[4]赵明仁,李保臻.论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33(23):50-52.

作者简介:吴文静(1980-),女,讲师,博士,主要承担课程有运输组织学、公路网规划等。

通讯作者:罗清玉(1981-),女,副教授,博士,主要承担课程有运输经济分析、交通影响分析等。

推荐访问:教学方法 导向 交通运输 课程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