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冰雪旅游资源优化与开发的对策

时间:2023-05-28 08:54: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冰雪资源大省,名副其实的冰天雪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道出了黑龙江省冰雪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同时也指明了将冰雪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新方向。纵观当今我国冰雪产业格局,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产业首屈一指,具有领先优势。且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产业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地理空间分布严重不均衡、经营与受益主体单一、民间资本投入不足、市场营销滞后等问题制约该区域冰雪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客源市场开发与营销,营造良好的游客体验环境,开发参与性强的冰雪旅游资源体验活动,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设备,加速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优化开发对策,将冰天雪地打造成造福百姓的“金山银山”,使冷资源变成热产业,推动哈尔滨向世界知名冬季旅游目的地目标加速迈进,带动全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后发赶超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哈尔滨;冰雪旅游;优化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3-0121-04

冰雪、森林和海洋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最为核心的生态资源。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1]。这是对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解读。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冰雪资源大省,名副其实的冰天雪地,因此,这段话不仅道出了黑龙江省冰雪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同时也指明了将冰雪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新方向。縱观当今我国冰雪产业格局,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产业首屈一指,具有领先优势。且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产业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地理空间分布严重不均衡、经营与受益主体单一、民间资本投入不足、市场营销滞后等问题制约该区域冰雪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研究“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创新路径,进一步优化开发哈尔滨市冰雪旅游资源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后发赶超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概述

冰雪旅游最早起源于冰雪运动,以滑冰和滑雪见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冰雪运动的发展,冰雪旅游逐步发展起来。当前,冰雪旅游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冰雪运动和冬季冰雪主题度假,还延伸和演化发展出围绕冰雪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冰雕雪雕观赏项目等等内容[2]。总体而言,国外对于冰雪旅游内涵研究较少,一般将滑雪休闲运动等同于冰雪旅游来看待,并把冰雪旅游归并到自然旅游的范畴[3]。我国学者把冰雪旅游概括为由冰雪景观及与冰雪相关的其他组合景观为基础而开发的各类旅游项目和活动形式的总称,将冰雪旅游归类为新型旅游产品,主要用来满足游客的健康娱乐需求。由此可见,国内冰雪旅游的内涵研究涵盖面相对国外更为宽泛。在此将冰雪旅游定义为“指以冰雪景观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物质基础,依托冰雪资源所形成的独特气候条件,以冰雪节庆活动、冰雪景观欣赏、冰雪运动项目等为主要外在形式,以冰雪文化为内涵,具有较强参与性、体验性和刺激性,并能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冰雪观光等需求的综合性旅游产品”[4-6]。世界著名的冰雪旅游胜地主要集中在北欧和北美,如美国特勒里德、瑞士的圣莫里滋、加拿大的惠斯勒,等等[7]。我国冰雪旅游开发地主要在东北三省,其中黑龙江省最具优势,是开发最早及发展最迅速的省份,其省会哈尔滨市已成为中外游客冬季旅游的最佳目的地,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冰雪旅游城市,主要的冰雪旅游产品有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太阳岛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亚布力滑雪场,等等。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开展的核心和基础。有学者将冰雪景观归类于气候气象旅游资源[8-11],另有学者认为冰雪是水体的固态形式,将其归到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的范畴[12]。从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特性和效益原则角度,冰雪旅游资源定义为凡是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吸引旅游者参与冰雪旅游活动,能为冰雪旅游业所利用,并且由此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所有自然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高山冰川(如贡嘎山海螺沟的冰川景观),江河结冰封冻解冻(如乌苏里江江面冰封和开江景观),雪景(如黑龙江林海雪原、雪乡的冬季雪景),雾凇和树挂(如松花江畔夜观雾、晨观挂、午后赏落花的景观),等等;人文因素主要是指生活在拥有丰富冰雪资源地带的人类,及与他们在冰雪季节的生活相适应的人文风情、风物特产、风俗习惯、冰雪节庆活动和艺术形式,等等[13]。具体来讲,可从冰资源和雪资源两个部分来直观表述冰雪旅游资源,利用冰资源可以开展观冰灯、赏冰雕、冰上体育运动、冰上娱乐活动等项目,让游客沉浸在晶莹剔透的冰世界中;利用雪资源可以开展赏雪景、滑雪、雪雕艺术展、雪地赛事等旅游项目,让游客可以充分体验童话般的雪王国。无论是冰资源,还是雪资源,都可以进行充分利用开展成为一系列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

众所周知,只有在一定的极端温度下才可产生形成优质的冰雪,因此,冰雪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显著的季节性、有限的可再生性的特点。换句话说,冰雪还是一项较为稀缺的旅游资源,冰雪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为人类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发展现状

哈尔滨市拥有多姿多彩的冰资源,丰富优质的雪资源,如今,冷资源已被逐渐打造成热经济。从1963年开始,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会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至2016年冬天已經成功举办43届。冰灯是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招牌艺术产品,早已享誉国内外。随着“冰”资源的不断开发,哈尔滨的“雪”资源也随之发展起来,自1985年哈尔滨市举办我国第一个“冰雪节”以来,开创了以节事活动引领冬季旅游的新格局,至2017年初已经成功举办33届,哈尔滨冰雪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作为我国冰雪旅游项目开发最早的城市,哈尔滨冰雪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滑雪场是冰雪旅游产品的主要形式,凭借有利的地形和优质的雪资源,哈尔滨近郊分布着众多著名的滑雪场。截至2017年1月,黑龙江省共有S级滑雪场29家,其中5S级4家、3S级8家、2S级10家、1S级7家(暂无4S级),5S级是目前国内滑雪场的最高质量等级。哈尔滨市共有滑雪场12家,黑龙江省4家5S级滑雪场均位于哈尔滨市,分别为亚布力滑雪场、新濠亚布力阳光度假村滑雪场、吉华滑雪场、体育学院高山滑雪场,占据了黑龙江省全部最高等级滑雪场。如今,滑雪场的品质不断升级,5S级雪场已实现顶级雪道、星级服务。这些滑雪场都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雪资源来开发冰雪旅游和度假旅游,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从冰雪旅游依托的旅游景区和其他基础景区发展规模来看,截至2017年1月,哈尔滨市A级旅游景区78家(其中5A级1家、4A级18家、3A级26家),主要的冰雪旅游产品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雪博会等景区,除推出的传统冰雪娱乐项目外,一些新兴的项目出现,如打冰壶、雪地卡丁车、雪地穿越,为哈尔滨冰雪旅游娱乐产品增添了新的活力。

旅行社和酒店等基础设施为冰雪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保障。截至2017年1月,哈尔滨全市星级饭店共72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4家、三星级41家);旅行社企业333家(其中出入境旅游业务的67家,国内旅游业务的258家,边境旅游业务的8家)关于滑雪场、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游企业的相关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省旅游局官网、哈尔滨市旅游局官网(2007年3月6日)。。近年来,随着冰雪旅游的发展,旅行社和酒店等旅游企业也不断加强了规范管理,提升了服务素质。

随着冰雪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哈尔滨冰雪旅游客源市场发展逐渐趋向稳定增长阶段。哈尔滨冰雪旅游国际客源市场以俄罗斯为主,其次是韩国、日本、东南亚等近程市场,再次是欧美国家等远程市场。国内市场以黑、吉、辽三省为主,其次是中远程的华北地区、东南沿海等省份和城市,也占据较大份额;较为偏远的中西部省份和地区则构成了远程市场的一部分。人们总是对与自己所处环境差异性大的旅游目的地更感兴趣,所以,除以上市场之外,常年见不到冰雪的港、澳、台地区也是哈尔滨冰雪旅游的重要市场。2014年哈尔滨冰雪节期间的游客量达1 622.68万人次,同比上一年增长11.05%,总收入为178.83亿元,同比增长15.6%。由此可见,目前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客源市场处于稳定增长期。

三、哈尔滨冰雪旅游优化开发的对策

目前,世界冰雪旅游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14]。冰雪旅游是具有明显资源导向型的旅游形式。经过多年来的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呈现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比如:冰雪旅游项目文化含量低,与当地文化融合不足;市场开发与营销缺乏,冰雪旅游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大;冰雪旅游产品老化严重,创新创意不足;人才资源匮乏及其他外部的发展造成了客源分流,等等。因此,哈尔滨冰雪旅游仍处于发展阶段[15],其发展跟不上世界著名冰雪旅游城市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进行有针对性的客源市场开发与营销

长期有效地进行客源市场的开发与营销是旅游目的地保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确保一级市场。将黑、吉、辽三省和北京市确定为一级客源市场,推出休闲游和短线游,发挥自身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把冰雪文化和地域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当中,在提高“重游率”和发挥“口碑效应”上多做文章。其次,开拓二级市场。开拓人口大省和经济发达的南方市场,加大宣传,在运用传统营销媒介(官方推介、电视广播、节事活动、网络媒体、旅行社等)的同时,还须加大新媒体(微信、微博、软文等)的营销力度;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传促销活动,进一步促进南方和北方的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让更多南方游客认识和了解哈尔滨冰雪旅游和文化。再次,挖掘潜在市场。在我国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挖掘这一市场,为打造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打下牢固的基础,开发潜在的客户群。

(二)营造良好的游客体验环境

首先,增强冰雪旅游资源吸引力。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水体污染,保护好松花江的自然环境,保證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整合“冰”资源和“雪”资源,冰雪联姻打造吸引游客眼球的冰雪旅游产品;使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以及雪博会等招牌冰雪资源与周边的各类滑雪场结合起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将哈尔滨众多类型的旅游资源(如森林生态、温泉疗养、饮食文化、休闲度假、民族文化等)与冰雪资源相结合,构建出冰雪与体育活动、赛事活动、民俗文化、节日庆典、饮食文化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冰雪旅游系列产品。其次,围绕冰雪主题营造气氛环境。优化游览线路的设计,如:改造江北的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雪博会景区内部游览路线,形成一个回形游客不走回头路的游览路线;在滑雪场内设计提供游客疏散通道,通过加缆车或魔毯通道的方式,缓解和降低旺季拥挤度;多开设初级雪道。最后,维护旅游社会环境。加大游客接触度高的工作人员(如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以及交通警察、酒店宾馆工作人员、餐饮业的服务人员等)集体培训和教育的力度,尤其是加强旅游意识和待客意识的教育。

(三)开发参与性强的冰雪旅游资源体验活动

一要增强旅游活动的参与性。设计一些与游客互动的节目和运动,如冰雪大世界游客因难以忍受夜间-20℃~-30℃的低温,停留时间较短,可增设巡演活动、设计露天舞台表演、集体舞蹈、室外“冰吧”热饮酒水、DIY冰雕等活动,与游客进行互动,既缓解了游客身体的寒冷,又让游客的情绪变得高涨,让游客体验哈尔滨真正的“零度下的沸腾”。二要突出旅游活动的民族文化。可开辟“多民族文化区”,将达斡尔、朝鲜、鄂伦春、赫哲等东北少数民族的特色舞蹈在景区进行巡演,或用冰雪形式将这些文化表现出来。全方位展示民族文化特色,让游客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乐趣。

(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设备

首先,要提高旅游基础服务。为游客提供完善的旅游咨询服务,确保旅游机构向游客提供正确、高效的旅游信息;增強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保障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导旅游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其次,要完善旅游个性化服务。对导游、景区工作人员、酒店员工等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加强培训教育和激励,提高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服务质量。再次,改善旅游体验设施。增设公共厕所和垃圾箱数量,定期检修、维护和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包括公共休息区、基础配套设施、公共厕所、垃圾箱、指示牌,等等。

(五)加速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专项人才是冰雪旅游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动力,是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首先,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均需要既懂旅游又善长文化创意的高端人才;其次,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政府和企业向学校定向培养人才,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再次,加强业务培训和教育,应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定期组织旅游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和其他相关创意行业人才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第四,出台政策和措施留住人才,重视人才,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提供智力保障,为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四、结语

推动哈尔滨的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黑龙江的冰天雪地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发挥哈尔滨资源环境优势,以冰雪旅游为平台,全方位呈现哈尔滨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蕴、神秘浓郁的民族风情,将冰天雪地打造成造福百姓的“金山银山”,使冷資源变成热产业,推动哈尔滨向世界知名冬季旅游目的地目标加速迈进,带动全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桑胜高.【点赞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指引新发展[EB/OL].人民网-观点频道,2016-03-07.

[2]陈明秀.吉林省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David Vail,Lars Hultkrantz.Property rights and sustainable nature tourism:adaptation and mal-adaptation in Dalarna(Sweden) and Maine (USA) [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35 (2):223-242.

[4]楊志亭,孙建华. 我国冰雪休闲度假旅游的文化特色及开发战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6):139-140.

[5]杜媛. 基于游客体验哈尔滨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6]张娜. 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经济效应及调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7]刘岿威.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8]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68-76.

[9]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401.

[10]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83.

[11]陈福义,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04.

[12]全华.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90.

[13]李晓玲.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及其特征[J].冰雪运动,2004,(2):69-70.

[14]王玲.国内外冰雪旅游开发与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10,(3).

[15]赵文婧.文化产业视野下哈尔滨冰雪旅游创新发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屈海燕〕

推荐访问:哈尔滨市 旅游资源 冰雪 对策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