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时间:2023-05-25 12:1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测试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针对课程的教学现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增加课外综合实验和制作创新学术作品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测试技术;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刘玉波(1977-),女,黑龙江兰西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学院,副教授;赵汗青(1970-),女,黑龙江鸡西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课题编号:HGJXHB1110856)、黑龙江科技学院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79-01

“测试技术”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随着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多领域的发展,测试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内容也逐渐丰富。[1]测试技术既综合应用了许多学科的原理和技术,又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中。[2]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要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行的,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3]为了提高“测试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为了适应和满足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在“测试技术”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课堂上强调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教学计划中学时数偏少,最新的测试系统知识点难以及时扩充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讲解以口述和板书为主,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少,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尽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运用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很多困难,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但仍无法有效同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不是主动地吸收知识,而是被动式的灌输知识,这样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考核方式上学生的最终成绩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即使有平时成绩的考核,更多的也只是侧重于出勤和课堂表现等非知识性因素,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得不到有效考核和体现。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测试技术”课程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制定不同的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需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程教学更有针对性。

1.教学内容

在进行基础知识普遍性讲授的前提下,应根据专业特点有选择地优化、精选讲授内容。如对于数控专业方向在主要讲授传感器以及测试系统知识的同时,还要选择机床常见故障及检测方法的内容;而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的学生,要侧重于煤矿机械设备的检测。课程教学中将教师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和测试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典型示例的形式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及时将测试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按学科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学科前沿知识。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可概括为信号分类及描述、测试系统特性、常用传感器、信号的调理与记录、信号的处理五个知识点,各知识点之间没有连贯性,按章节去讲不利于对知识进行穿线。通过对课程各章节内容的细致分析和仔细研究,将课程内容原有顺序进行重新排序。新的教学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以“信号在测试系统中进行传输的过程”为主线,按照信号在测试系统中的传输依次顺序将整个课程内容贯穿起来,从而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测试系统概念。在教学中,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把各知识点融入到案例分析的每个环节,即在案例中首先用传感器采集信号(对传感器部分进行讲述),然后对信号进行采集(对信号的分类进行讲述),进一步对采集后的信号进行适当的调理、传输(讲述信号调理与记录部分),接下来对信号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讲述信号的处理部分),最后讲整个计算机测试系统。优化调整后的教学内容讲解符合工程实际,学生学习起来思路清晰,易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思想,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表明,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教学的方法,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在讲解相关函数这一章节内容时,不应以推导相关函数的公式入手,而是以实例(地震发生时震源如何寻找和地下输油管路漏损时漏损点的测定等)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接下来引出相关函数的相关知识,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欲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在教学手段方面要做到板书、多媒体及实物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对于公式推导及学生难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应采用板书教学,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对于工程应用实例则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实例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测试系统的工程应用有更多的了解。在讲解传感器相关知识时,应采用实物教学的方式将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课程内容。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践教学要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突出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5]在课程教学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为课内实验教学、课外综合实验和创新作品制作三部分。课内实验教学有8个学时,主要是对课内所讲内容加强消化理解。课外综合实验是学生利用DRVI虚拟实验仪器平台自行搭建测试系统,DRVI是基于软件总线和芯片结构的快速可重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图在DRVI软面包板上插入软件芯片,然后修改其属性窗中相应的连线参数完成实验的设计和搭建,搭建的实验模块有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电涡流传感器轴心轨迹、测量实验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霍尔传感器无损检测实验,按照实验要求设计虚拟仪器实验脚本文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动手做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作品制作主要是依托学校每年举办的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通过学生组建科技制作小组共同制作参赛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是为了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不能仅凭单一的试卷评定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会导致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6]针对传统课程考核存在的学生放松平时学习、期末搞突击复习,且难以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弊端,在课程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构建了理论考核、实验测试和创新能力检验有机结合的全程监控考核体系,学生课程成绩量化为“平时成绩(20%)+实验实践(20%)+学术作品(10%)+期末考试(50%)”权重计算体系,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对基础知识进行考核,而且对实践动手能力也进行了评价,实现了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平时成绩以课上提问、课外作业为主,考虑课堂出勤因素,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技能和实践技能,实验技能考核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实践技能主要是考核学生对虚拟实验仪器平台搭建的完成情况和学术作品制作的获奖情况,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五、结束语

通过对“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构建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了考核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通过对机械专业2009级学生一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琳琳,唐秀英,等.《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业教育研究,2011,(1):34-36.

[2]熊诗波,黄长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赵汗青,刘玉波,等.以培养工程能力为导向的机电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136-137.

[4]玄冠涛,邵园园.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3):17-18.

[5]赵汗青,刘玉波,王金波.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0):29-30.

[6]侯哲哲,赵维刚.“材料工程测试技术”考试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78-79.

(责任编辑:孙晴)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探索 课程 测试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