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及结构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05-21 20:12: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为分析和评价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和结构的影响,本文运用就业弹性理论,对辽宁省总的就业弹性和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增加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符合奥肯定律,但拉动效应不大;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最强;第二产业仍然有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潜力。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就业结构;三次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14-0040-03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向来都是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但由于经济体制转轨中出现大量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等原因,造成辽宁省的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解决城乡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和治理失业顽症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经济增长不断创造就业岗位,保持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本文利用辽宁省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的实际数据,通过计算就业弹性和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对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

1 理论分析框架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得出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减少2个百分点,提出失业与实际GD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就是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即随着经济的增长失业会呈下降的趋势。本文将检验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奥肯定律。

衡量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关系的主要指标是就业弹性。就业弹性是以经济增长(GDP)为自变量、就业量为因变量计算出来的弹性,具体指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经济增长变化的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就业变化的比率,表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而各个产业产值增长变化的百分比所引起的各个产业就业变化的比率,即表示各个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

当就业弹性是正值时,弹性越高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拉动效应越大,弹性越小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拉动效应越低。当就业弹性是负值时,就业弹性的含义就变得相对比较复杂,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济增长为正但就业增加为负,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挤出”效应就越大,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挤出”效应就越小;另一种是经济增长为负但就业增加为正,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吸入”效应,这时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吸入”效应就越大,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吸入”效应就越小。经济负增长,但就业增长的这种情况,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典型的例子是农村经济对劳动力起到的“蓄水池”作用。此外,如果就业弹性为零,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没有起到拉动作用。

本文用“生产总值”的变化来衡量辽宁经济增长情况,用《辽宁统计年鉴》中“年末就业人员”这一指标来衡量就业水平,这里既包括城镇居民也包括农村居民,建立公式如下:

2 辽宁省总的就业弹性分析

本文应用《辽宁统计年鉴(2009)》中1998—2008年数据和公式(1)对辽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进行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数据表明,虽然1998—2008年期间,辽宁经济一直呈现不断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总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除1999年、2000年、2004年就业弹性超过0.20外,其余年份就业弹性都较低,1998年、2002年、2003年就业弹性甚至是负值,说明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带动就业增加,反而由于各种原因,随着经济的增长排挤出了劳动力。平均来说,1998—2008年期间辽宁总的就业弹性较低,只有0.09,原因是近十年辽宁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带动,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

3 辽宁省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本文应用《辽宁统计年鉴(2009)》中1998—2008年数据和公式(1)对辽宁三次产业产值增长对各产业就业的拉动效应进行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来看,1998—2008年期间辽宁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27,第二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21,第三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34。表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最强,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最弱。

第一产业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三年就业弹性为负,但根据表2中数据显示,这三年其产值都是正的增长,第一产业这种经济增长为正、就业增长为负的现象,本文认为不是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而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等外生因素造成的。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辽宁实际的数据也是符合该规律的。但由于经济发展没有完全地实现城市化的转变,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是不稳定的,其吸纳就业特征更多地表现为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即当城市经济发展状态较好时,就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如表2中,2007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之和为0.67的高位时,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为较低的-0.38;而当城市经济发展状态不好时,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就会首先被排斥出去,回到第一产业中,如2002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均为负值,而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19。因此,第一产业在吸纳就业上主要是起着“蓄水池”的作用。

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表现为分阶段的特征,1998—2003年期间就业弹性均为负值,其原因是当时辽宁的国有企业亏损、倒闭的较多,再加上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减员增效,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数量逐年减少,这主要是由体制原因造成的,而不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挤出效应”;2004—2008年期间除2006年外其余各年就业弹性均为正值,说明从2004年以后随着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辽宁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产值增长率逐年提高,第二产业又重新具备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说明今后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和工业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辽宁第二产业还是有拉动就业增长的潜力的。

第三产业是辽宁拉动就业增长的主力军,其产值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较大,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1998—2008年平均就业弹性为0.34;在2004年,也就是振兴东北战略实施的第一年,就业弹性有大幅提高,达到0.48;在2007年就业弹性也较高,达到0.57。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其就业弹性本来就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再加上辽宁实行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战略更加促进了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保险业、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其结果是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及就业结构影响的分析,本文认为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增加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符合奥肯定律,但是从总的就业弹性来看,拉动效应不大,1998—2008年年均就业弹性为0.09。辽宁第三产业拉动就业增加效应较大,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较强,2004—2008年期间年均就业弹性为0.33;第二产业仍然有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潜力。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与再就业增加的效应,今后辽宁应充分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社会服务业,同时还应确保第二产业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高文书.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的政策建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32-33.

[2]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3-34.

[3]王双正.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就业关系研究——兼论西方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0):22-29.

[基金项目]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C030)。

[作者简介]蔡冬冬(1978—),女,辽宁本溪人,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财政、税收理论与实践;李冬妍(1978—),女,辽宁沈阳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实践。

推荐访问:经济增长 总量 结构 就业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