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对国家安全威胁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时间:2023-05-18 12:3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16)摘要: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要消除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一方面要加大对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多种手段,抵制极端主义思想的影响,消除恐怖活动产生的意识形态根源。国外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恐怖主义意识形态; 国家安全; 反恐手段

中图分类号:D81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2.001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周治林等:国外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对国家安全威胁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对各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要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一方面要加大对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的打击力度,消除它们对国家安全现实威胁的组织制度根源;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多种手段,提高人们对极端主义危害的思想认识,自觉抵制极端主义思想的影响,消除恐怖活动产生的意识形态根源。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一、国外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做法

国外多年的反恐实践证明,不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源,反恐往往是事倍功半,“越反越恐”。因此,国外在反恐斗争中,采取了多种措施,铲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希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思想根源。

(一)把打击和铲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反恐战略的重要内容

国外许多国家在制定反恐战略时,一般都把打击和铲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作为重要内容,例如“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反恐战争,从军事上均取得了打击恐怖主义的胜利。然而,在付出巨大的军事代价之后,现实情况却未能尽如美国人意,美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未能实现好转,反而每况愈下,甚至呈现出“越反越恐”的尴尬局面。 面对上述冷酷而无法回避的现实,美国政府逐步意识到,仅靠军事打击恐怖主义组织难以实现美国的反恐目标。于是2006年8月31日,美国前总统布什在退伍军人大会上正式将美国进行的全球反恐战争,称之为“反伊斯兰法西斯主义战争”。布什指出\[1\],美国的反恐战争是“一场21世纪的意识形态决战”, 这场战争将是艰苦的,长期的。“伊斯兰法西斯主义”在意识形态上是20世纪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因此,美国要赢得反恐战争的胜利,既需要实施以武力打击恐怖主义为形式的短期战略,又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内肃清滋生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即“伊斯兰法西斯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肃清滋生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是一场长期的反恐战略。根据布什上述思想,美国在2006年《四年防务审查报告》\[2\]中指出,反恐既是武装军事斗争,又是意识形态斗争。要彻底消除恐怖主义,必须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激进意识形态,用西方价值观统一世界。美国实施的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恐长期战略,就是要推进有效的民主,赢得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只有通过推动切实有效的民主,使自由和人权得到发展,才能纠正滋生恐怖主义的意识形态,取得反恐斗争思想上的胜利。这样,美国就把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为长期的国家反恐战略内容确立下来。俄罗斯也于2006年颁布实施了新修订的《反恐怖主义法》,重新界定“恐怖主义”、“恐怖活动”和“反恐行动”等与反恐有关的基本概念。俄罗斯在重新界定“恐怖主义”概念时,首次将“暴力思想”纳入恐怖主义范畴,将“宣传煽动恐怖主义思想”的行为,纳入恐怖活动的范围予以打击。这反映了俄罗斯把铲除恐怖主义思想作为国家反恐战略的重要内容予以确认,为消除恐怖主义思想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宣传自身价值观,力图铲除滋生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土壤

“9·11”事件以后,美国认为“伊斯兰法西斯主义”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源。所以,他们加强了对中东地区的社会改造,极力推行美国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力图铲除滋生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土壤。2002年9月,美国制定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了要利用国际反恐之机,把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价值观念推广到全世界。小布什认为,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在于极端主义与技术的结合,美国要利用国际反恐之机,将自由的成果扩大到全球。他说:“我们将积极努力,促使民主、自由、发展的希望遍布世界每个角落。”\[3\]中东成为美国推行其民主制度和西方价值观念,用西方意识形态“统一世界”,消除伊斯兰宗教极端思想的切入点。2003年11月6日,小布什明确提出要用自由战略帮助中东各国实现“民主化”。2004年2月,小布什正式提出了“大中东倡议”,把中东22个阿拉伯国家,以及欧洲的土耳其、南亚的巴基斯坦和中亚的阿富汗等国纳入其民主改造和“西化”的范畴。在美国看来,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以公民选举、三权分立为基本特征的民主体制,代表着普遍的愿望,他们有义务,也有能力让全世界共享美国的民主,并坚信“扩展民主将给全世界带来和平,这包括伊拉克的民主,新的巴勒斯坦国的民主,以及所有国家的民主”\[4\]。而对于中东伊斯兰国家而言,伊斯兰信仰是凝聚穆斯林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根植于广大穆斯林价值观念之中,能够把整个伊斯兰社会凝聚在一起,被穆斯林自愿地接受的力量,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美国这一想法的实现看来还相当困难。

(三)揭露和批判恐怖主义意识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恐怖主义意识是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采取恐怖行动的思想根源,它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体现在恐怖活动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害以及政治和心理上的创伤。从意识形态上反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就要重视打好反恐“舆论战”,加强反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舆论宣传,进一步揭露恐怖活动对人类的危害,打击和瓦解恐怖组织,清剿和消灭恐怖分子,消除恐怖主义的思想根源。国外许多国家都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吉尔吉斯斯坦一方面借助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发表评论文章、报道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揭露恐怖组织和宗教极端主义组织的真面目,提高民众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危害性的认识。澳大利亚一方面通过发表反恐白皮书的形式,向公众宣传恐怖主义意识的危害,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本国反恐防恐形势的认识,增强公众反恐防恐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设立机构,协调社会矛盾,提高少数族群的社会参与意识,铲除滋生恐怖威胁的极端主义思想根源,从源头上消除恐怖危害的发生。

二、国外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教训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一种行为,由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具体实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公敌。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消除恐怖主义思想方面也采取过一些措施,但也有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一)仅靠军事手段难以彻底铲除滋生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根源

当代世界恐怖主义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在于国内国际各种矛盾的尖锐化或畸形化。这些国内矛盾不但包括经济矛盾、阶级矛盾、政治矛盾,也包括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文化矛盾等各种矛盾。纵观世界各有关国家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不管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高还是低,经济发达还是经济落后,如果其国内存在比较严重的贫困问题、失业问题、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并由此使阶级矛盾激化,那么该国遭受恐怖主义活动危害的可能性就越大,该国遭受恐怖主义思想的影响也就越大。而国际矛盾主要表现为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行径和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它不但可能成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国内恐怖主义活动滋生的重要外部诱因,而且更可能是国际恐怖主义滋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因此要想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行为,遏制恐怖主义意识的滋生和漫延,就要从源头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社会土壤。如果仅仅依靠军事手段打击恐怖主义,而不采取其它办法(如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办法)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社会根源,那么,反对恐怖主义意识形态虽可能取得一时的效果,但不可能取得长期的真正的成功。“许多历史数据表明,在没有政治方案去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时,没有任何政府镇压恐怖主义的努力取得过成功”\[5\]。

在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产生的社会根源时,遗憾的是,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往往只重视以军事手段打击恐怖主义,而忽视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产生的社会根源。从国际层面看,长期以来,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中不合理的现象仍然普遍,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依然突出,滋生国际恐怖主义的土壤依然存在,甚至越来越厚实。从国内层面看,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不少发展中国家,都热衷于以军事打击作为反恐怖的主要措施,而忽视对其国家内部存在的政治矛盾、经济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等各种客观的社会矛盾的化解,从而使反对恐怖主义意识形态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恐怖主义持续数十年仍然普遍存在,有的甚至更加严重。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吸毒问题,宗教极端型组织的存在,枪械泛滥,黄色与反动宣传物盛行),不但使国内的恐怖主义难以从根本上得以遏制,而且使其成为国际恐怖分子的重要活动基地、资金来源地和逃避其母国法律制裁的避风港,恐怖组织找到了招募成员、采购武器、宣传煽动、策划与从事恐怖主义行动的“最不受阻挠的土壤”。要想从根本上铲除滋生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土壤,从长远看,还是要消除滋生恐怖主义思想的国内国际问题的源头,通过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解决国内民族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从而从根本上铲除滋生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根源。

(二)把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恐与推广西方价值观相结合,削弱了其应有的效果

西方国家认为,滋生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根源是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发展不够,只有在伊斯兰国家推行民主、自由和人权,才能铲除滋生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土壤,赢得反恐斗争思想上的胜利。因此,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反对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时,大力推广西方式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试图把二者结合起来,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来抵制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但事与愿为,反而削弱了意识形态领域反恐的效果。

西方国家认为,中东地区是世界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原产地,因而,把对中东国家的民主改造作为其铲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举措。如在“9·11”事件后,美国先是与联合国、欧盟和俄罗斯一起提出了“中东和平路线图”,后于2004年6月又提出“大中东倡议”,基本绘制了其对中东的民主改造蓝图。美国对中东的基本政策是通过在伊拉克嫁接西方的民主模式,树立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化变革样板,进而推广到中东地区与其他阿拉伯国家。这一点,小布什曾直言不讳地讲到:美国推广“民主自由的”伟大使命,“就是要支持任何国家和文化中民主运动和制度的生长,其最终目标是结束在全世界的暴政”\[6\]。在美国的压力下,中东国家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化尝试。但没有取得美国所期望的预期效果,选举大多成为宗教势力获取国家权力的途径。由于中东地区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因素,完全照抄西方的经验使得其政治民主化道路根本行不通。中东民主化道路必须依据本国的国情进行长期艰辛的探索。西方国家想利用民主改造中东,在伊斯兰世界强行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以铲除滋生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做法,不但没能起到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还可能成为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进行恐怖主义思想宣传的借口,进而弱化了意识形态反恐的效果。

三、国外应对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几点启示

国外在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意识形态根源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有一些教训值得我们吸取。这些经验教训,为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更好地消除产生恐怖主义行为的认识论根源,最终取得反恐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一)要取得反恐怖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必须多管齐下

反对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场长期的战争。从国际社会多年反恐的经验来看,铲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仅靠军事打击和西方价值观的灌输是很难奏效的,必须多管齐下。美国作为国际社会反恐的主力军,首先对自己领导的反恐战争进行了反思。2006年12月,前国务卿贝克领导的“伊拉克研究小组”发布的《伊拉克报告》就是这一反思的代表作。该报告认为,外交和政治手段应该成为解决伊拉克问题的主轴,军事手段则应退居其次。反恐战略必须采用外交、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势力,铲除恐怖主义思想\[7\]。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重点应放在积极参与地区重建和推动政治和解进程上,因为贫困和政府统治无力是恐怖主义滋生的重要根源,必须积极改变听任恐怖和极端主义肆虐的暴政和无望的环境,才能消除恐怖主义存在的社会根源。

2007年以来,恐怖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在欧洲各国青年中极力传播极端伊斯兰思想。针对这一情况,法国、俄罗斯等国重点打击网上恐怖主义,英国重点监控全民通信。2008年2月1日,法国内政部长米谢勒·阿利奥·马里公开对媒体表示,恐怖组织在互联网上越来越频繁地发起宣传和招募活动,这是法国警方今后的打击重点。他说,“基地”等恐怖组织是法国当前最大的安全威胁,而互联网业已成为恐怖组织散播极端思想、招募成员、互相联系的重要途径。他们还在网上介绍制造炸弹、发动袭击的具体方法,通过互联网组织并招募法国各地的激进分子发动袭击。他表示,法国将就此补充专业人员和设备,完善相关法律,把打击网上恐怖主义宣传作为工作一个重点\[8\]175。俄罗斯重点治理恐怖和极端主义网站。俄联邦委员会副主席亚历山大·托尔申表示,因特网扮演了宣传恐怖主义的角色,10年前恐怖组织仅支持12个网站,而现在,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有5 000~6 000个网站,其中俄语网站有150个左右。他表示,俄将制定一系列应对信息恐怖主义的综合法律措施,形成一整套发现此类网站的方法并组织国内外的力量监视其行为\[8\]53。英国为了及时掌握恐怖主义思想动态,重点实施了对全民手机等通信工具的监控。2008年10月19日,英国政府宣布将扩大国家监控权,今后购买手机者需出示护照或其他身份证明,有关个人信息将输人国家数据库。英国还对正在使用的7 200万手机用户重新登记姓名和住址,并把这些信息一并存入国家数据库,政府有关部门将通过数据库对英国所有手机用户的通话记录实施监控\[8\]181。2008年,英国政府还启动了一项监控全民通信的计划,计划投资120亿英镑,已拨款10亿英镑(17.8亿美元),以建立一个民众通信监控数据库,实时监视每一名英国人浏览互联网的习惯、电子邮件和电话通信记录。此项计划的目的,是对全民进行实时监视,这有助于掌握恐怖主义信息,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及恐怖主义思想的传播\[8\]175。

国外同恐怖主义意识形态斗争的经验表明,要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采取多种手段,任何一种单一的手段都难以达到目的。

(二)在反恐怖意识形态斗争中,不应把恐怖主义与特定宗教和民族相联系

在当代,一些宗教极端主义型恐怖组织在实施恐怖活动中,往往打着伊斯兰教的旗号,以“伊斯兰”名义从事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在意识形态上,他们竭力歪曲、篡改伊斯兰教的传统宗教理念,特别是圣战观念,使歪曲了的圣战观念成为暴力恐怖活动的意识形态祸根,尤其是自杀式爆炸袭击等行为,就是在这种精神动力驱使下进行的。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当代一些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对伊斯兰教传统圣战观念的曲解和滥用。

不可否认,当代恐怖主义在意识形态上与宗教极端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当代恐怖主义宣传鼓吹的观念和行为中,确实带有一些伊斯兰因素,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比如:宗教极端主义对伊斯兰教的“主权在真主”、“教法至上”等观念进行极端化解释,以否认现世的政治和法律权威,蔑视世俗的道德和社会规范,为它们的恐怖活动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通过把伊斯兰复兴运动演绎成宗教化意识形态,宗教极端主义炮制出了一整套的政治理论、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自命为掌握了真理,用以批判和否定现实,而对其政治目标则抱有非同寻常的偏执性。宗教极端主义利用政治宗教化和宗教政治化的趋向,竭力使伊斯兰教所体现的道义权威和精神力量,去适应正处于变革转型历史阶段的伊斯兰世界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需要。伊斯兰教历史上形成的一整套特有的词语和概念,往往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容易被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利用和歪曲\[9\]。但我们不能因为当代恐怖主义含有伊斯兰因素,就武断地把恐怖主义和伊斯兰教直接联系在一起,甚至把二者等同起来。如果把二者等同起来,不仅在逻辑上是荒唐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尽管伊斯兰教地区是当代恐怖主义活跃的地方,但恐怖主义并非伊斯兰教地区的特有现象,更非伊斯兰教本身的产物。在美国,有三K党;在意大利,有黑手党;在英国,有“爱尔兰共和军”;在德国,有“新纳粹分子”;在俄罗斯,有“光头党”;在以色列,有犹太教极右暴力团体“卡赫党”;在日本,有“赤军”;在印度,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极端恐怖组织。可见,把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直接挂钩,在事实层面和逻辑层面都不能成立。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伊斯兰教不仅是民族的一种宗教信仰及礼仪制度,而且也是本民族人们的一种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伦理规范、文化体系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它对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广大穆斯林社会的整合与控制功能非常突出。和其他宗教一样,伊斯兰教崇尚和平,关爱生命。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教法原则要求穆斯林待人处事应宽厚仁慈,反对滥施暴力,禁止伤害无辜。那些激进或极端的伊斯兰组织,利用穆斯林对宗教的虔诚,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恐怖活动和理念同伊斯兰教联系起来,打着宗教的旗帜唆使受蒙蔽者去从事暴力恐怖活动,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政治,而非宗教。他们通过歪曲篡改伊斯兰教教义,策划、开展带有伊斯兰名义的恐怖活动,实质上,是带有极端主义性质的政治行动,而非宗教行为。西方舆论界频频出现的“伊斯兰恐怖主义”、“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的论调,武断地将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直接挂钩的论调和做法,是极不负责任的,也无助于反对和消除恐怖主义的意识形态。因此,在同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不能把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宗教和民族直接挂钩,更不能把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宗教和民族划等号。

(三)注重收集恐怖主义情报信息,监控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动向,是有效开展反恐怖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手段

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以暴力恐怖手段来制造恐怖事件,扩大恐怖活动的危害程度,以此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以达到某种政治的或报复社会的目的。要取得反恐怖斗争的胜利,就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反恐怖情报工作,监控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动向,努力将更多的恐怖活动遏制在策划阶段,将更多的恐怖思想传播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这是有效开展反恐怖意识形态斗争的根本要求。

恐怖分子为达到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往往对恐怖活动都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预谋策划过程,如培训人员,选择地点,制作或购买爆炸装置,筹措资金,等等。如果我们能在其预谋策划的过程中,掌握他们的有关情报,将恐怖危害消灭在未发生状态,从而就可以大大打击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因此,加强对恐怖组织、恐怖人员、恐怖活动的情报搜集工作,摸清其行动计划、发展动向、人员变化、资金来源等内部情报,对于有效预防与打击恐怖主义,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恐怖意识形态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都授权警方或情报机构渗透到恐怖组织,从中搜集预警性恐怖情报,将恐怖主义活动消灭在策划阶段,将恐怖主义思想消灭在事发之前。

例如,1985-1987年三年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务院等单位至少帮助政府提前制止了200多起(国际)恐怖主义活动\[10\]。美国联邦调查局每年也提前制止了比实际发生的恐怖事件多得多的恐怖主义活动的企图。例如,1985年美国国内实际只发生恐怖主义事件8起,而联邦调查局提前制止了23起在国内制造恐怖主义事件的企图\[11\]。为了加强情报工作,通过对 “9·11”事件情报工作的反思,2004年12月小布什总统签署了《反恐与情报机构改革法案》,重新整合了情报机构,新成立与反恐斗争有关的“国家情报局”,统管全国15个情报机构,加大了反恐情报工作的经费和队伍建设的力度,使情报资源做到共有共享,以便更加有效地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

英国政府在收集恐怖主义情报信息、监控恐怖主义思想动态方面,也采取了独具一格的手法。英国政府根据恐怖主义思想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加速传播的情况,2008年2月,率先推出“网络黑匣子计划”。 这项计划实为一个名为“老大哥”的巨型网络数据库,中心数据库由政府掌控,以储存在英国境内的所有通话、电子邮件内容及网站访问记录等。英国内政部称这项计划为“中途拦截现代化数据库项目”,并告知网络和电信运营商。网络黑匣子技术会自动记录在英国境内的每一次通话,每一封电子邮件以及每一次网站访问内容,并把记录内容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安全和情报机构将利用数据库来掌握恐怖主义思想动向,预防恐怖活动,打击严重犯罪。

法国为了有效监控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动向,建立了群众性的反恐情报机制。2005年5月,法国由政府出资兴建了国家反对恐怖主义数据库,该数据库面向普通公众提供免费查询有关反恐信息数据的服务。该数据库由法国内政部提出建设计划,委托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设计建成,数据库内储存有所有针对法国的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恐怖行动的信息,并介绍法国为保护本国免遭恐怖袭击而在世界各地采取的反恐措施。任何一个法国公民都可通过该数据库获得必要的反恐信息,以了解恐怖主义在法国的历史和现状。同时,任何浏览者也可在论坛发表个人意见,向政府提供有关恐怖组织和恐怖活动的信息\[12\]。

吉尔吉斯斯坦为了从思想源头上掌握恐怖主义发展动向,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活动,于2008年成立了“宗教极端思想网络传播监控中心”,加大对互联网上的宗教极端思想的监控。据吉尔吉斯斯坦内务部2008年的统计,该国全年发现了85起通过网络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的事件,共有39起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的活动被立案,126人被逮捕,发现了5 162份印有宗教极端内容的传单,29件武器,弹药736发,以及爆炸装置等\[8\]62。

从国外许多国家的做法可以看出,收集恐怖主义情报信息,监控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动向,是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前提和根本要求,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很难达到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石 河.美国重新定义“反恐战争”\[N\].光明日报,20060908(9).

[2\] 薛高连.布什执政时期的美国军事战略调整\[J\].军事历史研究,2008(3):6167.

[3\] 刘国平.美国民主制度输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1.\[4\] Timothy Garton Ash.Living with America\[J\].Newsweek, November,2004(22):36.

[5\] Neil C.Livingstone.The war Against Terroism\[M\].Lexington Massachusetts:D.C.Heath and Company,1982:159.

[6\] Debate:Democracy Is about More Than Elections\[R\].Middle East Quarterly Summer\[EB/OL\].(20060527)\[20120728\]http:∥www.reeforum.org/article/983.

[7\]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编.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怖斗争年鉴(2006)\[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1920.

[8\]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编.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怖斗争年鉴(2008)\[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9\] 周燮藩.恐怖主义与宗教问题\[J\].西亚非洲,2002(1):3338.

[10\] Station of the Prevention Terrorism.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U.S.)\[R\].July,1988:63.

[11\] Paul Leventhal and Yonah Alexander(eds.).Preventing Nuclear Terrorism\[M\].Lexington,Massachusetts:Lexington Books,1987:135.

[1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怖斗争年鉴(2005)\[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143144.

推荐访问:恐怖主义 意识形态 国家安全 经验教训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