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春就是国医之春

时间:2023-05-17 17: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香۲۲m5]5iOi饨ky书记曾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您觉得该怎样理解呢?

许嘉璐:中华民族的历史、品格、哲理深刻地体现于中医之中,也创造了中医的根本优势。哲理上,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二元辩证、整体论等中华文化核心概念,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特别重视世界上所有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和”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原则。“中”即不走极端。“和”即不对抗。这种哲理形成了中医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优势。也让中医成为中华文化最系统、最生动、最具体、最切身的载体,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

马烈光: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孕育出了中西医不同的医疗体系。二者除了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相同外,其他从学科特质、理论根基、治病理念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西医重视明确诊断,消除病因,铲除疾病;中医重视辨证求本,扶正祛邪。也就是说,西医讲对抗,中医讲平调,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许嘉璐:二者的差异确实非常明显。品格上,中华民族是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西方文化的核心则是二元对立论,是封闭、排他的。希伯来文化的宗教,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以及伊斯兰教,都是一神论。“一神”意味着是排他而非包容的,是拒绝对话而非相互学习的。这种基本理念带来了西方历史上多次的种族屠杀与宗教战争,也形成了以对抗疗法为核心的西医。可以看到,西方的开放仅仅在于商品流通层面,在精神领域却极端封闭。反观东方,中华民族开放的品格不仅带来了儒释道之间的融合,也形成多种宗教并存于中国而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的奇迹,并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与辩论中得到丰富,使得中国哲学站到了全世界哲学的顶峰,也让中医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站在全世界医学的顶峰。14世纪,欧洲爆发的黑死病断送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一战期间,欧洲爆发流感造成了4000万人死亡。历史上,中国也发生过500多次见于正史的瘟疫,但中医对于瘟疫的控制显得更为及时有效,也在病灾中产生了著名的温病论。

马烈光:是呀,文化的影响甚至决定了整个民族及其发展出的文明特质,真是深远而又奇妙啊!

许嘉璐:文化的本质是多元的,不同文化之间必然产生碰撞,但具有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品格,才能在碰撞中相互学习,吸纳对方优点,产生文化发展的外动力。民族内部各亚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融合形成了文化发展的内动力。源源不竭的内外动力,使得中华文化成为几千年来唯一没有断绝的古老文明。遗憾的是,自明代中叶到清末,中国经历了短时间的封闭,造成了中华文化的衰败,以及中医的衰落。

马烈光:看来,封闭就会落后,近代中国屡被列强叩关直入,就源于此,也造成了国人的文化不自信,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这种情况下,中医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客观上处于劣势,西医称中医为替代医学,有些中医人竟然以此自喜,认为被西医认可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大概就是源于文化不自信了,真是令人痛心啊!

许嘉璐:是的,百年来,西方文化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所产生的副作用不是短时间能够消除的。就医疗而言,西医更善于借助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发展自身,其优点是明显的,但局限性也逐步显现,并已渗透到中医教学、施治和种药制药等所有方面,甚至与其他领域一起,形成范围甚为广泛的西式固定理念。

“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条件:一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众展示文化魅力。中华传统文化的纯学术化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唯有浅出,才能继续深入。”

马烈光:看来要想复兴中医,首先要让中华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得到普及学习。只有中华文化春意盎然,中医才能迎来春天。

许嘉璐:现在中国已经迎来了国学的春天,但离它真正蓬勃发展至少还需要50年。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条件:一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众展示文化魅力。中华传统文化的纯学术化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唯有浅出,才能继续深入。现在人已经习惯了看电视、看卡通、吃快餐,我们能不能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现代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生动活泼地呈现在男女老少面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基层,用贴近大众、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形式,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来,取得国人的文化共鸣。

马烈光:那另一个条件呢?

许嘉璐:另一个条件是,文化要跟上时代。自古以来,对本民族经典的阐释,都是阐释者以他所处的时代观念和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虽然由于时代的不同,从儒学经典中不可能找出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具体办法,但古今的社会准则和处世原则是相通的。因此文化要创新,不能原封不动照搬意思。只有解决当前的问题,传统文化才能长青。

“中医养生要走出去,让世界人民享用中医,改变世界对中医的偏见。这样一个中医养生之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希望有一批深刻领悟中华文化、抱着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谋福利信仰的医者不断努力,促成中医春天的真正到来。”

马烈光:中医发展也需如此,必须要有大批中医人才投身于中医科普事业,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享受中医、学习中医,甚至为中医而着迷。同时,中医自身还要保持时代性,不断完善自己,持续向前发展。而健康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那么中医养生显然就是中医走向世界的突破口。

许嘉璐:让中医真正成为医疗系统的主体,让中医治病救人、强身健体的作用被广泛认同,进而为世界做出贡献,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数量和质量上,加强保障中医药的数量与质量。二是需要加强中医药养生队伍的建设,以精干的“先知”队伍培养“后知”,以“后知”普及“无知”。当大众更深入地认识中医,才能更好地享受中医。三是要在中医养生方面开展引导性、公益性的工作,例如编写《中医养生学》、《常用中药解读》、《家庭中医手册》等普及性读物。四是中医养生要走出去。我们需要让世界人民享用中医,改变世界对中医的偏见。这样一个中医养生之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希望有一批深刻领悟中华文化、抱着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谋福利信仰的医者不断努力,促成中医春天的真正到来。可喜的是,今天我们在“天府之国”成都举办第二届中医养生论坛,并有如此多的各界人士从始至终地参与论坛,是“国兴医将兴”的先兆。所以,我相信,在国学大兴的春风吹拂下,国医大兴,必将到来!

推荐访问:之春 国医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