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实践向度

时间:2023-05-17 16:4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方法论是马克思“东方社会构想”留给后人的另一重要遗泽。在马克思以俄国为典型考察东方社会的文本中,将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古代社会发展序列和历史遗存纳入到人类发展的整体性历史视野中,具体分析社会发展历史发展阶段的一般性前景和特殊性可能,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主体选择统一起来,凸显出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的整体的、历史的、辩证的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东方社会构想;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6)01-0108-05

Abstract: Since Marx’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written in 1844 was published in 1930s,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labor, the thought and theory on Alienation causes widespread academic research. Alienation Thought runs through Marx’s life, The Aliena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rxism Theory system all the time. The theory which has a distinct practical orientation can provide the analysis basis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social practice.

Key words:Marx; Alienation Theory; Practical Orientation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发生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一次大争论,这次大争论在1984年3月“全国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报告会”前后达到高潮。争论一方的代表是胡乔木,另一方代表是周扬。胡乔木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专有指向,核心是针对周扬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中所持观点的反驳和批判。在围绕这个问题的大争论中,囿于时代局限、政治氛围,以及争论核心人物的特殊身份,很多学术问题把理论和现实政治联系起来,甚至上升为政治问题,导致一些文章及观点在阐述和评论中不够理性,缺少学术风格和历史厚重感。但这次争论引发的热潮,直接为研究和探索马克思异化理论奠定了学术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异化问题的研究逐渐回归学术理性。

综观20世纪80年代大争论以来的异化理论研究,出现了较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一生都在使用异化概念,异化思想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第二种观点是认为,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其早期的思想,马克思在其理论体系成熟以后不再持有异化思想,异化思想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不具有基础性地位;第三种观点认为,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手稿》以后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就越来越少,异化概念逐渐退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种观点的代表学者有俞吾金、陈先达等。俞吾金教授认为,马克思一生都在使用异化概念,他根据马克思著作的写作时间把使用异化概念的时序划分出三个阶段。认为在马克思异化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视角的转换,即从初期的道德评价优先逐渐转换到后来的历史评价优先。在阐释概念使用频率的问题时,俞吾金先生判断这是马克思为了适应读者而做出的一种语法表述上的技术处理。陈先达教授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论述是最完备的阐释,但它是处于演变和转换中的思想,有一个生成和发展过程。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经历了两次重大转折,即从异化到异化劳动和从个体和类的矛盾到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冲突。

第二种观点的代表学者是段忠桥教授。与俞吾金教授所持观点相反,段忠桥教授认为,异化是1844年也就是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前一年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后彻底抛弃了异化劳动概念,成熟时期也不再使用,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认识也不存在根本性的视角转换。段忠桥教授指出,虽然马克思在其成熟时期的著作中偶见异化字样,但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异化劳动概念,他还从出发点、生产劳动的类本质条件、人类历史的过程应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其间的显著差别,主张异化劳动概念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不具有实质性的、基础性的地位。

第三种观点的代表学者是张奎良教授。张奎良教授认为,异化尤其是异化劳动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用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异化概念是马克思摆脱德国古典哲学流派的影响,开始建立自己的独立理论体系的发端;二是奠定了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对他共产主义观点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接近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起了奠基作用。[1]而在阐释该概念使用先后不一致问题时,张奎良教授指出,对马克思来说,异化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异化内容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马克思对待异化的态度也在不断改变,这种态度的改变与他的世界观的转变和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是共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的巅峰时期。之后不久,马克思的思想逐渐改变,转而对异化概念进行了规避和批判,使用异化概念的次数越来越少。

上述三种观点之间相互商榷和争论的核心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异化概念的使用时间和频率问题;二是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研究表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可以提升至异化理论范畴,不仅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和异化理论分析问题,恩格斯也尊重和认可异化理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不仅深化和拓展了异化理论研究,而且经常使用异化理论分析和解释现实实践。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三个“是非”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分析,马克思对异化问题认识和研究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是非”:是认识递进而非视角转换,是话语替代而非理论终结,是辩证批判而非全盘否定。

(一)是认识递进而非视角转换

1844年,26岁的马克思在批判借鉴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性人物的异化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概念,并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层含义及根源。由在《手稿》中集中论述异化概念到《资本论》较少使用异化概念,直至后来基本不用异化概念,是一个认识逐渐递进的过程。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者和哲学家,但同时他也是自然人,对事物和问题的思考认识不可能一步抵达高峰,必然有一个递进的深化的过程。异化概念是18—19世纪哲学领域经常使用的概念,不仅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使用,康德、费希特也使用,马克思阐述和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继续使用异化概念实属自然,因为马克思的哲学理论脱胎于德国古典哲学。异化概念,对马克思来说是使用频率和时间问题,不是视角转换,不是异化现象是否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对异化思想或异化理论的自我否定。异化概念使用次数逐渐减少,是由于马克思逐渐确立了唯物史观,可以找到更多的恰切的语言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且出于论战需要,与以前的唯心的人本的异化论区别的需要,进行一种属意的回避也理所当然。张奎良、孙熙国等学者都曾撰文指出,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形成、可以通过这一新的理论话语论述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的时候,他就找到了更加直接而明确地表达异化概念的替代语,能够更为精确地揭示资本剥削的秘密。“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资本论》中的雇佣劳动理论是《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升级版,而不是对异化劳动理论的抛弃和背离”[2](p.2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和他以《资本论》为代表的其他著作中提及的资本及其关系,不论从历史逻辑起点、过程实质,还是从生产结果、批判指向和实践目标上看,“二者都是一致的,其间并不存在根本性质的不同、逻辑的翻转或视角的转换”[2](p.26)。

(二)是话语替代而非理论终结

马克思1847年发表的《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多处涉及异化内容,然而马克思并没有使用异化概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较少地使用异化概念。根据段忠桥教授的考证,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使用了5次异化概念,但经过马克思亲自修订,1872年9月至1875年11月分册出版的《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几乎将异化概念全部去掉”[3](p.23)。段忠桥教授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研究表明这里存在一个不同语种的翻译转译的差别因素,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后来自己的解释中得到佐证——“原文中局部的、往往只是修辞上的修改,用不着一一列举出来。这些修改全书各处都有。但是,现在我校阅要在巴黎出版的法译本时,发现德文原本某些部分需要更彻底地修改,某些部分需要更好地修辞或更仔细地消除一些偶然的疏忽”[4](p.210)。马克思对《资本论》的修改要么是“彻底地修改”,要么是“需要更好地修辞或更仔细地消除一些偶然的疏忽”,而绝不是一个“异化”概念的更换或剔除。单从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看,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不是规律性的,而是时多时少、时断时续的。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后,生产力、生产关系、剩余价值、拜物教、社会革命等概念都可以在不同意义上代替异化概念和表达异化思想。在《资本论》中,尽管提到异化的术语不多,但工资、私有财产都是常见概念。而马克思在《手稿》中已经明确地论述了工资、私有财产、异化三者的关系:“工资和私有财产是同一的,因为用劳动产品、劳动对象来偿付劳动本身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异化的必然后果,因为在工资中,劳动并不表现为目的本身,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5](p.62) “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5](p.62)

对于这个问题,张奎良教授作过精辟而缜密的分析。他认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后,马克思约有10年时间没有使用异化概念,没有使用并不意味着抛弃;在马克思成熟的著作中,“不仅保存了与异化概念相联系的全部内容,而且将它大大地向前发展了,并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真正给予了科学的说明”[6](p.14)。马克思认识到,人不仅有自然性的一面,还有社会性的一面(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性),推翻导致人的异化的社会条件,需要在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完成,直至扬弃异化和彻底消灭异化。“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与异化概念在方向和使命上是一致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什么抛弃的问题,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异化概念的改造、升华、完善和提高而已”[6](p.15)。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出席为纪念《人民报》创刊4周年而举行的宴会,并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在演说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到,马克思坚持认为,资本的异化具有普遍性,并号召人们寻找走出异化的可行路径。“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4](pp.78-79)。

(三)是辩证批判而非全盘否定

马克思论及劳动异化,首先是从批判立场出发的。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5](p.54)。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来否定社会现存的合理性,把共产主义视为“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但马克思并不否定异化的历史进步意义,异化的发展为扬弃异化创造必要的条件。马克思发现了异化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而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当时社会关系,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异化作为一种历史性存在,在一定阶段也必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不必视为“寇仇”,必欲除之而后快。“《手稿》以及异化劳动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论史,迄今仍可成为我们理解与认识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与方法”[7](p.61)。薛德震先生曾在《我参与讨论胡乔木论异化的文章》一文中说:“‘异化’概念实在是一个充满辩证思维的哲学概念和范畴,是我们非常用得着的一个哲学概念和范畴,人们无论是在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还是改造人类自身的过程中,都可能会发生异化现象。因此,我们不应该埋葬它,为它举行什么葬礼。”[8](pp.301-30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异化只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的一种存在的状态,对异化的评价不能以抽象的人的本性为根据,而只能以现实历史条件为根据。假如现实历史条件决定了人只能是这样,假如这个现实历史条件表现了历史的进步,那么,由此必然产生的异化,也就具有了历史进步意义。假如产生异化的历史条件表现了历史的退步,或表现为一种陈旧的关系,那么,由此产生的异化就是一种消极的历史现象”[9](p.93)。

三、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实践向度

马克思异化理论发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皆有涉猎和体现。异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合理因子,可以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分析依据和理论指导,具有鲜明的实践向度。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实践向度体现在阶级立场、现实指向、动态演化和科学思维等方面。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

马克思论述异化问题,始终站在“工人”的立场,这一点可以从其《手稿》中得到充分证明。在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3版《手稿》中,仅仅第53页使用“工人”二字就达21处之多,随后的54页16处,而且中间还夹杂以“他”或“他们”代替“工人”的论述。此外,在马克思的《手稿》中,我们可以发现,多处论述是以共产主义者视角解构对异化的批判,始终洋溢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和追慕。共产主义 “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5](p.81)。马克思不仅对共产主义怀着无限憧憬,而且意识到,要扬弃和消灭异化,进而实现共产主义,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层面,必须在行动层面经过革命斗争,即通过共产主义运动过程才能达到目标,并进一步预言这个过程是复杂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它只有通过付诸实行的共产主义才能完成。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完全够了。而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历史将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而我们在思想中已经认识到的那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5](p.128)。马克思在其他著作中谈及异化或相关理论,也始终站在阶级立场加以论述阐明。苏联学者С. И. 波波夫指出:“马克思用崭新的、唯物主义的内容充实了异化概念,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把它当作是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方法论工具。”[10](p.41)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源于客观事实并指向客观现实

理论和现实是一个学说得以确立的根源和端赖。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既源于对以往学说理论的梳理和提升,也源于对当时历史现状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体察。在《手稿》中,马克思分析劳动异化开始就说:“我们且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吧。”[5](p.51)马克思还做了这样的总结:“我们已经从经济事实即工人及产品的异化出发。我们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念: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我们分析了这一概念:因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一个经济事实。”[5](p.59)马克思更为深刻地指出,自我异化在现实中通过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出来,异化能够实现的社会条件是实践的。 “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5](p.60)。马克思提及的“经济事实”“现实的关系”都是马克思异化理论形成的客观性前提,马克思是在分析和考察当时工人劳动财产关系之后才得出这样的论断。正如丰子义所言:“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从来不是为了建构一种什么理论体系去进行理论研究的,而是为了揭露和解决现实社会的内在矛盾、寻求人类解放道路进行理论探索的。换言之,马克思并不是在纯思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理论,而是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超越以往的旧理论、形成自己的新理论。”[11]马克思异化理论经过170多年的演进,常被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社会实践所验证。当今,有的专家学者论及经济社会问题时,已把异化理论作为一种先在的认同。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刘湘溶、罗常军在探讨生态文明与生态化人格问题时谈道:“只有真正达到人的欲望与理性的和解,树立一种生态理性价值观,重建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才可能从根本上客服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失衡,消除消费异化和物质享乐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12]上海交通大学李侠教授在论及科技伦理时也提到:“随着中国科技规模的扩张,如何让这庞大的建制处于有序与健康的发展状态,而又不陷入科技异化的怪圈,是当下科技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13]并深刻指出了科技异化的危险性:“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很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秩序,这绝不是危言耸听。”[13]此外,一大批专家学者以异化理论为切入,分析企业工人罢工、文化泛娱乐化、网络社会自主性缺失等现实问题。

(三)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演进是动态的历史的

马克思对异化的认识是历史性的,不断发展的,异化概念和理论本身也是随着社会现实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马克思在《手稿》中频繁使用异化概念,后来的著作中少用或对异化概念进行词语替代,这些证明异化概念对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马克思研究异化问题的方法、过程和方式也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异化’这个概念,是一个仅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相联系的历史范畴。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理论,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在马克思那里,异化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更不是贯穿他的全部著作的中心概念”[14](p.1)。与异化概念同样,马克思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不仅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恩格斯也使用异化概念。恩格斯指出:“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15](p.634)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1884年3月末至5月末,为了完成马克思研究古代历史的遗愿,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其中,恩格斯还在继续使用“异化”概念。恩格斯认为,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15](p.170)。列宁虽未使用过“异化”概念,是因为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部分译文1927年才在苏联以《〈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为题发表在《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三卷,而手稿全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是1932年,这时列宁已逝世8年多。在列宁的著作中,虽未谈及异化概念,但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不言而喻,上面所说的加工工业与采掘工业的分离,工场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使农业本身也变成工业,即变成生产商品的经济部门。这种专业化过程,把产品的各种加工过程彼此分离开来。”[16](p.162)这一论述中显然包含着“异化思想”。当前,很多专家学者超越了马克思当时的哲学经济学意义使用异化概念,在法学、社会学、艺术学等领域广泛借喻。如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查询,篇名直接使用“异化”概念的文章达12万篇以上。这一事实证明,“异化”概念不仅在学术意义上被普遍应用,而且被赋予崭新的理论内涵。

(四)马克思异化理论符合科学逻辑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艾尔·巴比认为,理论、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是科学研究的三大方面,“大体而言,一个论点必须具有逻辑和实证两方面的支持”[17](p.6)。在马克思以前,霍布斯、卢梭、爱尔维修、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均从不同视角论及过异化问题,马克思借鉴了霍布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积淀。马克思对异化四层含义的阐释和分析具有层层深入的透彻性,对异化根源和扬弃异化的途径的论述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一点不难从《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的关系”等部分中找到证明。1844年8月,马克思写成《手稿》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正如火如荼,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法国里昂工人两次举行武装起义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年6月)被镇压,英国宪章运动(1836-1858) 正在进行。马克思不仅观察到了工人阶级反抗剥削的斗争,而且亲自参加了当时革命斗争实践。因为马克思自己深刻认识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5](p.88)《马克思传》作者弗·梅林说:“马克思之所以无比伟大,主要是因为思想的人和实践的人在他身上是密切地结合着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18](p.4)由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贯穿逻辑思维,源于客观事实,匹配和指导现实实践,故此在世界哲学界一直发挥着持续的影响力。苏联的И.С.纳尔斯基、美国的弗洛姆、南斯拉夫的弗兰尼茨基、波兰的亚·沙夫等学者都认为,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础理论,占据中心地位,对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对认知和说明现实、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指导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张奎良.论异化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习与探索,1980(1).

[2]孙熙国,尉浩.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资本批判理论的统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比较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4).

[3]段忠桥.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俞吾金教授商榷[J].江海学刊,2009(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张奎良.异化概念的动态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1982(4).

[7]陈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东岳论丛,2005(1).

[8]薛德震.人的哲学论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王金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异化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1999(2).

[10][苏]С.И.波波夫.马克思列宁主义、人道主义和异化[J].哲学译丛,1982(2).

[11]丰子义.克服路径依赖确立理论自信[N].人民日报,2015-07-24

[12]刘湘溶,罗常军.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与生态化人格[N].光明日报,2015-07-15.

[13]李侠.科技伦理:没有约束的科技是危险的[N].光明日报,2015-07-31.

[14]钱裕.“社会主义异化论”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J].求是学刊,1984(2).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列宁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7][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M]. 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8][德]弗·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周瑞辉: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讲师;王忠桥: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桂兰]

推荐访问:马克思 异化 实践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