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开放思想体系研究

时间:2023-05-17 11:30: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人才开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要求,形成了成熟系统的新时代人才开放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开放思想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人才开放思想;科学内涵;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2 — 0005 — 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才开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和新要求,形成了成熟系统的新时代人才开放思想体系。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开放思想体系,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开放思想体系的形成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

人的解放理论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和核心思想,内涵丰富。马克思指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1〕人的解放,就是人通过不断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的束缚而获得自由全面发展,使人真正成为世界和人类自身的主人,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的动力在于现实的物质生产与普遍的社会交往。首先,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解放的根本前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直接规定和制约着人类的发展水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2〕如果人们不能在质和量方面充分保证自己的吃喝住穿,人们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其次,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提供主客观基础。人的解放的实现程度以及获得自由的相对空间,取决于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程度。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既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而形成一种全面的社会交往关系和能力体系,进而为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主客观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开放思想体系依据人的解放的历史要求,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为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开放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

(二)时代背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全球经济总体增长乏力,欲“苏”还“疲”,经济增长乏力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为了破解发展迟缓困境,世界各国都将目光聚集到科技创新、产业革新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上,由此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争夺战呈现常态化、多元化双向化和高端化的特点。习近平对国际经济形势发展态势做出了精确的判断,强调“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3〕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呈现许多发展的新特點和新问题。破解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但这一切都需要人才。〔4〕习近平强调:强化激励,大力集聚创新人才,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因此,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态势,必须抓好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以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支撑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开放思想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对外开放首先是人才的对外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阐述他的人才开放思想,从人才发展角度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对外开放理论。习近平强调: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5〕这是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人才的对外开放”。一般而言,对外开放分为三个阶段,即商品对外开放、资本对外开放和人才对外开放。因此,人才对外开放是对外开放发展的新阶段,是对外开放的高级形式,关乎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

(二)人才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加快加深,当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艰巨复杂的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解决。而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人才。习近平强调:人才政策要更加开放,不唯地域引进人才。〔6〕我们要敞开大门,招揽国际人才。因此,中国人才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开放要求面向全球开放,在全球范围内取才、引才和用才;人才开放要贯穿人才培养和引进的一切过程,覆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一切行业和领域。

(三)人才开放要着眼于文明交流互鉴

过去,我国从单纯技术维度将人才开放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在习近平人才开放思想中,将人才开放从单纯技术维度上升到精神层面,强调人才开放要着眼于文明交流互鉴,大大拓宽了国际人才交流合作视野。习近平强调:文明交流互鉴,首先是人的交流互鉴,中国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7〕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人才国际交流合作的引领作用,增进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与相互理解。我们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通、互容、互鉴。习近平人才开放要着眼于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理念,不仅透出一种中国自信,而且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自觉。

(四)人才开放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既受市场规律的影响,也要受人才自身成长规律的制约。习近平非常重视人才成长的规律性。习近平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8〕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认识和把握人才流动规律,遵循国际人才流动规律,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习近平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思想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的重要创新。

(五)人才开放重在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力资源大国。但是,我国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仍然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初中级人才多,世界级科技大师严重不足等。因此,推进人才开放发展,必须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成长链,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重点是培育人才团队。习近平强调:“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 〔9〕人才引进“要有国际眼光,从全国范围、世界范围吸引人才。”〔10〕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人才争夺战,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六)人才引进必须坚持以用为本

我国现阶段人才开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引进外国人中的高端人才;二是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三是引进海外华侨中的高层次人才。〔11〕人才引进关键在于“用”,必须坚持以用为本,做到量才授职,精准用才。因此,要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引进人才,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用人机制。习近平强调:要结合中国发展需要,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为外国专家施展才能、实现事业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牢固树立柔性的用人观念,搭建多元化平台,拓宽吸引人才和智力的渠道,鼓励外国优秀人才以多种方式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开放思想体系的时代价值

(一)完善人才立法,推进人才开放工作的法治化

推进人才开放工作,必须完善人才立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人才开放工作的法治化。完善人才立法,一要明确政府、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体在人才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保护人才的合法权益。二要全面实施人才工作许可制度,注重人才工作许可制度与人才签证和居留制度的衔接,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三要尽快制定《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外国人来华工作指导目录、外国人和用人单位信用管理制度,按照市场需求完善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四要制定人才签证实施细则,丰富人才签证的优惠内容,探索制定技术移民法律制度,在高层次海外人才中探索特殊护照制度。

(二)加强人才市场化体系建设

推进人才开放发展,必须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一是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市场体系,全面保障和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强化国企、高校等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开发和使用的主体功能。二是积极推进国际人才市场建设,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以国际人才市场建设带动各类人才市场建设。三是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保证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促进人才自主择业。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支撑人才作用发挥。

(三)强化政府服务调控功能

推进人才开放发展,努力形成政府调控作用与市场决定作用有机统一和相互补充。一是健全政府、用人主体和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支持引导企业、用人主体和社会有关方面加大引进人才的投入,政府的投入更多地用于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国家安全方面。二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海外人才信息与资源,构建海外人才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利用大数据,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实现人才供需对接。三是加强人才市场监管。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监管,提升监管效能,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整合公共资源,优化人才开放服务内容,创新人才开放服务供给方式,满足人才需求。

(四)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人才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一要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服务意识,搭建多元化创新平台,使人才充分释放出最大能量。二要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对失败者给予宽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大胆探索。三要营造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解决好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就业方面的实际问题,使之能集中精力安心工作。四要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通过深化人才体制改革,破除壁垒,扫除障碍,让人才在公平公开的环境中平等竞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五)构建开放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人才开放发展,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人才培养应注重“三个结合”,即产学研结合、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国内培养与国外留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多元化。二是促进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规模和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完善出入境制度和措施,支持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实行联合培养,建立研发基地。三是注重人才培养与重点领域产业布局相结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的精准对接,在亟待创新的产业上实现“见人又见物”。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

〔3〕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2).

〔4〕柴剑峰.人才开放发展观:人才工作新境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开放发展重要讲话和论述的探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11):131-135.

〔5〕〔6〕〔7〕習近平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N〕.人民日报,2014-05-24(1).

〔8〕仲组文.遵循人才成长规律〔N〕.人民日报,2014-08-19(2).

〔9〕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N〕.人民日报,2013-10-24(1).

〔10〕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1.

〔11〕沈荣华.党的人才观的丰富和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思想的体会〔J〕.人事天地,2015,(3):13-15.

〔责任编辑:侯庆海〕

推荐访问:新时代 开放 思想体系 人才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