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3-05-13 17:06: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生活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新常态。二维码、公众号、品牌商APP无处不在,如网约行政办事、网约看病、网约车、网团购等已广为应用。社会信息化如此“繁华”,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办公和生活已经网络化,这也成为当前时代潮流的象征。在这个信息化如此发达的社会,教育信息化一直是整个信息化当中走得比较晚的一块,它能否起到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优化的作用呢?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否更加丰富多样呢?教学效果是否也有明显提高?答案是肯定的。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及其作用

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文件中指出:教育信息化应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学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模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和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

二、教育信息化在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突出的是学习模式和教育模式的创新,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与技能。电子专业是中职学校的工科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多以培养学生掌握技能为主,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辅,因此大部分的课程是在实训室开展一体化教学。基于中职学生学情分析,理论与实践需要很好地融合,过去单纯依靠教师制作的课件授课,难免不够直观灵活,授课形式和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学习模式和教育模式务必更新换代,这就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如:3D仿真、教学动画、微课视频、云电子教室平台、互联网云平台、微信、APP软件等等。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在教室,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比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下面以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为例,讲述信息化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巩固拓展的应用。

(一)课前导预习,信息化共建共享,开放学习,拓宽知识

课前预习采用信息化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电子专业的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而典型工作任务的技能点往往有多个,依靠堂上讲解示范,时间有限,难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信息化手段能很好地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制作视频、图片、电子文档等,通过班级微信或QQ群发布给学生。

第二,学生以前预习一般都是自己看课本,形式单一,如果有了老师的提前分享,学生就可以有更丰富的预习资料,预习的效果肯定有所提高,摒弃了过去独自看书的枯燥模式。如此一来,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可以自行掌握一些容易理解的知识和技能,课堂上就可以集中精力攻克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收集相关联知识的学习资料,比如讲授内容是发光二极管,相关的数码管、点阵相关知识,上传百度云盘作为迁移和拓展学习,有利于实现分层教学,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搜索到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共享在云盘中,以达到课前共建共享、互助学习的目的,在平台中,学生开放学习,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自主学习中去阅读,去思考,去想象,去感悟。

(二)课中导学习,信息化多渠道呈现,个性学习,融会贯通

经过课前预习环节,学生对本课内容有大致了解,产生的疑问将在课中得到解决。因而课中学习任务主要解决不易理解的重难点,电子专业课程大部分采用一体化教学,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课中利用极域电子教室平台、微信PC平台,实现师生互动。

1.通过视频提高学习效果。视频的好处是具体、直观、准确。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播放正确或者错误的视频给学生看,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录制自己的操作视頻给老师看,老师可从中发现问题所在。再者,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视频,展示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操作技能,实现互通有无。例如在三人表决器的组装调试项目中,学生会出现许多细节问题,有些细节问题很难口述清楚,那么学生可以将自己作品出现的现象拍下短视频,发到共享平台,教师及时查看,有共通的现象教师可集中讲解;教师可安排完成快又好的小组拍摄正确的调试视频,作为学习素材库,共享给学生学习;对于使用不同方法完成相同任务的小组,教师鼓励学生在平台中分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操作训练。在电子专业二年级项目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电路装配不是他们课中最重要的学习任务,若电路装配耗费的时间多了,意味着学生在课中的学习重点“电路分析”“电路测量”“电路检修”方面的时间就少了。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引入了Multisim仿真软件,即采用计算机辅助仿真设计,学生喜欢在计算机上操作,兴趣倍增,同时减少了实训的耗材损耗,减少了仪器仪表的损坏,省去了焊接电路耗费的时间,学生可以模拟仿真教材上的各种电路,如:基本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互补对称(OCL)功率放大电路等,随时调出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仪表进行实时仿真测量,软件丰富的电子元器件库为学生了解各类电工、电子元器件铺垫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绘制原理图,学生可以理解原理图的结构及各级电路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读图和识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实训环境中,学生不仅可精确地进行电路分析,深入理解电子电路原理,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增减元件、改变元件参数,实现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课后导拓展,信息化互动,巩固所学,及时反馈

经过了课前、课中的学习,课后的巩固、迁移、拓展也是非常关键的,它是升华整个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师将整理好的单元测考核、调查问卷、学习反馈等电子档根据磨题帮软件转换格式后,生成APP试题可以通过微信、QQ分享试卷把试卷分享到班级群,或者通过问卷网生成二维码试题发送给学生,学生即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完成课后小测试,教师问卷网平台查看回收学生的答题结果分析,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方面,制定强化巩固方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平衡班级学习进度。课后的学习师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学习信息,主要利用微信平台、云盘分类建立学习素材库,如图片素材库、视频素材库、仿真动画素材库等共享学习。此外,教师可指导学生订阅微信公众号,如“电子爱好者”“电子发烧友”等,在公众号里学习电子行业新鲜资讯、专业技能学习技巧、企业最新制度标准等。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分享、迁移、拓展学习。

三、在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实施教育信息化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信息化使用可控。互联网辽阔无边,在信息化高度开放的课堂中使信息化教学环境呈现出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教师要对整个课堂具有较强的掌控能力。既不让学生在纷乱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迷失方向,又要引导学生严格按照授课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二)信息化安排合理。信息化教学是为了迎合学习主体的个性化,教师灵活实施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目标。电子专业教学强调技能的培养、知识的迁移,因此课堂各环节的安排显得尤为重要。若教师没有提前对课堂各个环节及其时间分配进行合理的设计,很容易生成重难点不突出,或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三)信息化反馈及时。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仍然在探索阶段,因此,教师实施过程中,应通过信息化收集学生的反馈,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调整教学设计中的教法、学法,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四、结语

应用教育信息化只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提高教学质量。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馆,今后更应该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巧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协调教学,让信息化与电子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责任编辑朱守锂

推荐访问:专业课程 中职 信息化 教学 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