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

时间:2023-05-11 16:36: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课程改革和新兴理论的推动下,关于外语教师培养与发展的研究已初具势头。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对外语教师的培养教育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围绕以高校外语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培养与发展的研究势在必行。文章从加强对外语教师培养教育与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出发,对如何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的培养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如何提升其素质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

[作者简介]曹瑞青(1958- ),女,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翻译。(内蒙古赤峰02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培养策略研究”的科研成果。(课题编号:NGZG06194)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8-0139-02

在课程改革和新兴理论的推动下,外语教师培养与发展的研究已初具势头。其特点是从建构主义认识论视角重新审视教学性质、教师知识和教师学习等概念,并以外语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师教育、教师决策、教师个人知识和教师学习与发展的实证性研究。研究教师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化的培养与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认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外语教师的知识、教学性质、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探讨如何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的培养教育,使之成为好老师,适应课改的要求,适应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迎接外语教育的新形式、新标准、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对外语教师的培养、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对外语教师的培训。由于信息相对闭塞和资金的匮乏,外语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少,因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教育思想落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陈旧。第二,缺乏对外语教师教学的研究,而“教学研究是关乎教师学术生命和保证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外语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薄弱环节”。缺乏对外语教学质量与教师研究能力关系的研究。第三,缺乏对外语教师个人实践、专业发展的研究,即如何发挥外语教师的职业专长,使其专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以追求外语教师个性化自我发展的最大效益。第四,缺乏对新时期教师角色、师生关系及教学模式等对学生学习成长进步之影响的研究。在这些问题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外语教师教育理念认识的差距。

二、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培养与发展的必要性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人才的培养与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密切的关系。人才,包括高级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两者的关键内容与活动就是外语教育。外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外语教师自身的职业生存,而且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外语教师的培养教育紧跟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资源、资金的相对匮乏,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这些院校中,不仅绝大多数教师是土生土长的,而且这些教师工作后出去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相对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要少得多。这些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并影响到当地的外语教育,影响到未来人才的质量,甚至影响到整个地区的民族素质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以高校外语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培养教育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势在必行。这既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外语高等教育的一个目标,同时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教育的学科建设也有积极的意义。

外语教师培养与发展的研究势头是随着普通教师的教育研究热潮而出现的。第一,它是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课程改革是引起和深化教师教育培养与发展研究的重要原因。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如20世纪80年代的交际课程使人们反思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应运而生了一批应用语言学家,如J. Richards,H.J.Widdows等。第二,教师的专业化运动推动了教师的培养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首先开展了教师专业化运动。他们从自身开始寻求如何加强从业者的素质,提高从业者的自主性,并促进其专业发展。而且他们还提出了一系列课题,如什么是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提供何种经验才能使教师拥有这种素质,如何使教师自主成长,不断发展其职业专长,等等,并由此推动了教师培养教育与发展研究的蓬勃发展。第三,新兴社科理论的影响。教师教育培养研究是在各种新兴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下出现的,如建构主义对知识传授型的教师教育形成了挑战;信息加工理论引起了对教师思维过程的对比等。第四,它也是社会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不断地对高校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离不开教师的学习与培养。教师只有形成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才能产生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终身学习的今天,高校教师要培养引导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自己就应该首先具备终身发展的自觉性。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培养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做新型的英语教师。所谓新型的英语教师,就是教师不仅要拥有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学专业知识、教育实践技能,而且要具有研究能力,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What to teach”“How to teach”,还要懂得“Why to teach”。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它要求英语教师无论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方面都要接受挑战。教师是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如果能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并将其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来研究,那么,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无疑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应该把反思性教学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调查验证、拟定行动策略。同样,反思性教学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在反思“为什么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偏低,阅读速度慢”时,我们就会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只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些词汇、语法等知识,而忽视了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但这种经验式的判断还只是研究的起点,不是真正的研究。分析原因或提出原因假设都应该有理论依据或是调查证据,只有理性地找出症结之后,才能进一步对症下药,找出问题所在。这样以研究来解决问题,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因此,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反思性教学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只有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才能获得教师个性化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效益。

2.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建立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为双重目标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的个性化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教育、职业培训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关乎学术生命和保证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外语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薄弱环节。”要关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对象的问题研究,把“培训”做成集教、学、研、思、辩、行为一体的“教育”和“发展”过程,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研相益、授人以渔、终生学习”的效果。培训形式可灵活多样,方法可采用观摩法、反思法、合作法、任务法、体验法、访谈法和研讨法等。就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而言,我们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安排学科带头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具体指导,传授教学经验。第二,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写教学日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开展各类英语教学竞赛、教案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等一系列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以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第三,创造浓厚的学术气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开展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提高学术水平。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进修与培训,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在职或定向等途径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士学位课程,提高学历层次与知识层次,同时也可以利用教师网络这一平台,运用远程教育的手段,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开展地区资源优势互补,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3.反思教师的从业素质,反思教师的人才观,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师生关系,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大学教师一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比较重视,而对师生关系的情感因素重视不够,这使得语言知识成为师生关系的唯一纽带。这表现在缺乏对学生必要的了解和沟通,忽视学生的需求,忽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等。这势必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尽管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常常以掌握书本知识内容为目的,结果课堂教学常常陷入一种毫无生气的状态。调查表明,现行高校的师生关系普遍为放任型,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师资的相对匮乏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放任型的师生关系更是普遍存在。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激发和利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增强学习的原动力、主动性和目的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情感素质,通过情感教学实现英语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新时期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角色,建立开放、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成长、提高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只有这样,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研、科研能力这一保证教学效益,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关乎教师学术生命、职业生存前景的问题,才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刘学惠.国外“教师思想研究”评价[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5).

[2]赵爱芳.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J].洛阳工业学院学报,2001(4).

[3]张思永,冯媛.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的思考[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6(11).

[4]戴曼纯,张希春.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5]赵家骐.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创建学习型城市[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6]王伯康,周耀威.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要性、可能性及途径[J].高师教育研究,2001(1).

[7]Richards,J.C.and 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推荐访问:高等学校 英语教师 少数民族地区 培养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