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分析

时间:2023-05-11 13:36: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首先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外部条件及空间维度进行分析,最后对经济社会新阶段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空间视角;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但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对学生创造力的潜力培养不够。

从就业状况来看,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工作难,另一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人才市场上的供求差距折射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软肋。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学校必须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和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

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

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概念的界定。人才培养不仅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和建构,也是对培养过程的管理,从而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各种要素的组合。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多面性与多变性、大学生个性特点的丰富性与差异性以及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性与高校办学目标追求的特色性等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不是主观随意选择的,而是面临着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的双重约束。社会需求就成为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重要参考,这就要求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

二、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外部条件分析

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这反映在人才培养日益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全球化不仅影响到经济领域,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育组织、教育合作、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日益国际化,而且教育国际化的层次和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教育的环境和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战略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以培养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各类不同层次人才。

同时,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扩张,教育已经进入了实实在在的大众化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最直接的推动因素。

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据有关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为250万,4年增加了135万。2005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2011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万;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80万;2013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居世界第一位。 三、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空间维度分析

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以后,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出新的特点。那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已经不再是高校自己的事情。人才培养正处于一个包含政府、企业等组织在内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因而新阶段高校人才的培养是立体化的,故而可从空间维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解构。空间维度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从宏观来看,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现实情况越来越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社会组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那么人才培养模式形式的选择将表现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的实例表明,与社会结合越紧密,人才培养的效果越好,因为它积累了更多的社会的有利资源,并使其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从中观维度来看,更多地表现在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包括国际和国内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也体现了各种教育要素的重新组合。在这个维度上,人才培养模式良好效应将会在高校之间引起共鸣,进而形成示范效应,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产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微观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这个层面上表现为培养目标、培养体系、专业建设、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的确定。

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很多社会尝试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

虽然适应社会需求和人的自身发展,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强劲动力,但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确实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虽然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下决心要改革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些高校也尝试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是,有些高校还是处于观望等待中,部分学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流于形,浮于面,议论多,行动少。

2 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不强

我国高校种类较多,发展不平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个别高等学校不能从国情、校情出发,没有通盘考虑,整体设计。在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时,直接照搬照用,稍作修改后就变成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做法忽视了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没有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也达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因而大量同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的高校间显现,缺乏自己的鲜明特色。

3 人才培养模式的角色定位错位

地方高校定位的错位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有效践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进而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甚至其未来发展的成败。高校应该根据其生源情况、办学传统与实际、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等因素,通盘考虑,科学决策其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

五、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1 人才培养模式观念创新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而对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而言,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会生存、会学习、会创造、会合作的创新性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理念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要素结构中的核心和灵魂。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是观念的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究其核心是把创新精神作为学校精神的核心。

2 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创新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和最优化。只有体现高等学校特色和符合高等学校校情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有效的模式。特色化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最优化又是特色化的质量保证,因为最优化是建立在最高的人才质量水平的基础之上的。离开质量保证,盲目追求多样化是无济于事的。

总之,打破以往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出高效、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的需要,从而完成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和初衷就在于此。而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在构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探索如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基础上追求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人才培养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其主要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制度的设计上。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促 进人的发展为基本宗旨。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要努力探索、尝试实施文化管理。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行弹性学分制。在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下,学分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可以长一些,也可以短一些,可以连续也可间断。

同时,配合以学分制管理为主体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体现了现代人才培养的特点,现代知识内容和结构规律复杂,要求学习进程灵活,学习内容具有选择性,这样,既可以实施个性化培养,又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从学习评价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来看,人才培养机制应以多元质量观为指导,要建立以公正、公平原则为基础,将考差和质量监控标准多元化,从而建立真正反映现实状况的学习评价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 蒋爱军,许 宁,韩卫东,等.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M ]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2 ] 别敦荣,万 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J ]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

[3 ] 王伟廉,马凤岐,陈小红.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目标平台建设 [ J ] .教育研究,2011(2).

[4 ] 徐 鎏,陈 侃,卢柯旸,等.新时期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J ] .考试周刊,2011(21).

[5 ] 张雪萍.中国从粗放经济向节约经济转型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J ]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6 ] 李金奇.市场机制导向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J ] .中国高等教育,2011(8).

[7 ] 何 曼.国外典型合作教育模式下的 人才培养研究 [ J ] .石油教育,2011(1).

[8 ] 孙平生,卜春梅.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对现代企业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 J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

推荐访问:视角 重构 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