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战略中的专业性国际组织:三重维度的角色分析

时间:2023-05-06 11:1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由于各专门领域内全球性问题的涌现,专业性国际组织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渐凸显。就中国对外战略而言,专业性国际组织在构建软权力、参与和塑造国际机制、拓展多边外交方面具有三重维度的不同角色。在构建软权力方面,专业性国际组织是中国对外战略重要的软权力基础。在参与和塑造国际机制方面,专业性国际组织是各专门领域内的国际机制载体。在拓展多边外交方面,专业性国际组织是中国对外战略不可多得的多边外交平台。专业性国际组织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由此凸显。

〔关键词〕 国际组织;中国对外战略;软权力;国际机制;多边外交

〔中图分类号〕D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4-0039-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太平洋合作协议对亚太区域合作制度化进程的影响及我国对策研究”(12CGJ02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亚太区域合作制度化视角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发展前景研究”(11YJCGJW0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CXTD4-05)

〔作者简介〕熊李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 100029。

国际组织按宗旨权限和主要职能划分,可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类。前者的宗旨、活动领域和职权范围分布较广,同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的职能。后者以推进某一专门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主要职能,一般只具有专业技术职能。也有学者将国际组织按基本性质和活动范围分为三类:从事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活动、具有较广泛的权限的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如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仅就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活动、只具有较专门权限的专门性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仅对某一地区的国家开放、职权仅限于该地区事务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如欧洲经济共同体、东南亚国家联盟)。〔1〕上述两类划分法虽有差异,但对专业性国际组织的定义基本相同。专业性国际组织往往集中了本领域的专家,在具体的专门领域具备特有的技术优势,易于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近年来,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粮食问题、难民问题、毒品问题等全球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上述问题大多涉及各专门领域,由此凸显了专业性国际组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逐渐转变,专业性国际组织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其角色体现于软权力基础、国际机制载体、多边外交平台的三重维度。

一、软权力基础

最早提出“软权力”(soft power)概念的是约瑟夫·奈(Joseph Nye)。1987年,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出版《大国的兴衰》,提出了“美国实力衰落论”。针对这种观点,奈于1990年分别在《政治学季刊》(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和《外交政策》(Foreign Affairs)等杂志上发表了《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权力》等文,并出版了《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书。他在这些著述中明确提出了“软权力”概念,认为美国的力量并未如肯尼迪所说的那样衰落,而只是其本质和构成正在发生变化。

奈认为,权力是一个行为体将自身意愿强加于另一个行为体的能力。〔2〕在他看来,冷战后国际政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世界权力的变革”和“权力性质的变化”,权力的界定不再仅仅强调军事力量和征服,技术、教育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正变得日益重要。〔3〕仅依靠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构成的硬权力是不能完全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和现实利益的。“硬权力”指的是通常同诸如军事和经济力量等具体物质资源相关的“硬性命令式权力”(hard command power),“软权力”指的是与诸如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抽象资源相关的、决定他人偏好的“软性同化式权力”(soft cooptive power)。〔4〕硬权力通过威胁或奖励让别人做他们不想做的事,而软权力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手段让他人自愿追求你所期望的目标。〔5〕尽管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是硬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软权力也会增强硬权力的合法性和道义性。软权力并不单单依靠硬权力的基础,它有相对独立的基础。一国的国家形象以及确立、参与和改造国际机制的能力都是构建软权力的重要因素。

还有学者在约瑟夫·奈的研究基础上对软权力做了更为详细广泛的概括,将其分为内部软权力和外部软权力两大范畴。内部软权力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吸引力、文化的感召力和传播力以及道德的感染力、社会与民族的凝聚力与亲和力、政治社会运行机制、国家发展战略与决策机制、民主与法制化程度、制度科技创新力、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国民生活水平等。外部软权力包括国家形象、外交力、参与国际机制的能力、在国际政治中的结盟能力、信息力等。〔6〕

专业性国际组织作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治理主体,其力量来源不同于国家。国家在治理过程中其意志的实现往往需要借助征税权、军队和警察等强制性力量,类似于“硬权力”。而专业性国际组织,尤其是非政府专业性国际组织,实现其意志主要依靠的是由规范、道义、知识和可靠的信息产生的权威。除安全和经济领域的某些政府间专业性国际组织外,大多数专业性国际组织往往以“世界良心”的面目出现,代表的是一种“权利政治”,而非传统的“权力政治”,其影响力基础更接近于“软权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明确宣布要成为国际社会中的负责任大国,可谓一项重大的外交新战略。“在实现了和平环境所带来的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后,尤其是当中国与他国在经济和安全方面的共同利益因全球化和相互依存而进一步加深后,彻底融入国际社会,寻求在现有国际体制框架内谋求自身地位的提升就成为中国的内在需求。因此,做负责任大国、不激烈改变现有国际秩序也是中国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7〕

负责任大国身份的构建首先是国家形象的建构,关系到国家的软权力基础。软权力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手段让他人自愿追求本人所期望的目标。上升到国际关系层面,一国可以通过文化、意识形态、制度(对国外行为体具有吸引力)和对外政策(正当合理且具有道德上的权威性)的投射性使国外行为体产生学习和效仿的愿望,从而实现本国的战略目标。文化、意识形态、制度和对外政策的投射性都是建构国家形象的关键要素,可见,国家形象是一国软权力的重要来源。国家形象和软权力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软权力是国家形象得以塑造的基础,国家形象是软权力的再现。国家形象是一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访问:维度 国际组织 专业性 中国对外 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