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

时间:2023-05-04 18:2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这段时间之内,施工管理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将对与之相关的所有大小工程都发挥出最为强大的直接影响。施工管理中所做的很多决策都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在施工过程中显现出来,这种直接而极为强力的影响使许多相关施工管理人员探究和思考如何将管理进行精细化发展。从多角度入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最后让建筑工程能在质量等各方面有最好的表现。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而这种必要性则体现在对建筑的用心负责和建筑企業的发展上。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精细化管理 策略分析

前 言

建筑工程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让人有所住,让物有所安置,让功能有所发挥。不同的建筑最后所要发挥的功能是不同的。但是,对于这些建筑在质量方面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做到最好,不能有半点弄虚作假。长久以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一直在为了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但是,随着建筑功能和应用要求的日益增加。相关建筑单位的管理者对于建筑的管理要求和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多,传统的较为粗糙的建筑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建筑市场需求了。因此,精细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也就应运而生。

一、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管理是一门操作目标及其相关的系统的艺术。如何让管理的力量渗透到被管理区域的每一个缝隙之中,是管理者所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对于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来说,最大的特点还是在于:人多。也就是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依然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人在这一产业中依然发挥着支柱力量的重要作用。你常常可以看到施工工地上人来人往,因为他们是作为施工工程这一系统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进行运转的。有的人负责运送砖块,有的人负责搭建脚手架,有的人则负责焊接钢管……这些人所负责的小部分就成为建筑工程施工这一大系统中的小的部分,而正是这些小的部分的正常运转才能够推动整个建筑的完成。但是,人的纷繁复杂为具体实施管理带来了难度。而难度何在?就在于每位工人之间所需要负责的区域不同,这种负责的区域不同使得每位工人的工种也不同(焊接工、电工、泥瓦工……)如何在工种混杂的情况下将施工管理工作做好?这是需要管理者考虑的问题。

为解决这类问题,精细化管理就应运而生了。现在已经有部分建筑企业开始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关键在于能够比采取之前的管理模式获得更加高效的建筑效果和更加巨大的利润。在这两方面的驱动下,精细化管理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部门中,要想进行精细化管理,配套的部门和决策是一定要跟上的。因为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之前部门内部的粗放式管理,通过设立新的配套部门和决策部署来更好地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这一过程的转变目的在于加强施工管理部门之间的发展和协调能力,使它们能够在更为安全和质量更高的前提下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总结起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就在于:加强建筑管理部门协调,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二、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思考

(1)配套精细化管理部门的设立。在精细化管理部门的设立过程中,需要将有关的项目经理作为主负责者,将其下属的质量监督者作为相关项目工程师来进行新的精细化部门的组建。接着,明确部门职责范围。有关工程技术试验、物资调配、施工计划设计、建筑质量检查以及施工技术发展等部分都应该作为下属分支办公室出现。项目经理所要做的是对这些下属办公室的工作质量和进度进行负责,而工程师应该配合新的质量监督者领导人——施工队长来对现场的施工工作进行负责,这样将原有的职务进行重新划分,并通过下属办公室进行职责细化,就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通过细节的负责来保证总体质量的优异[1]。

(2)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是施工精细化管理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点。做好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节约建筑企业的资金,推动建筑企业在建筑技术和工程质量上有更多的投入和发展。具体来看,成本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从材料采购到设备购买等涉及到资金的方面科学控制成本。再往深层次的方向看,这需要采购者能够做到货比三家,在众多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产品宣传中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价格适中的材料和设备?”这是成本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者和采购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对主要市场产品质量和缺陷了如指掌,对产品的价格变动了如指掌。在这三个“了如指掌”的基础上,再考虑这样的问题:“对于同一种类型的设备,是租赁成本低还是购买成本低?”“如果购买,维护成本能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如何在同类型不同品牌的建筑材料中选择出价格最适中而质量达标的建筑材料?”等等。最后,材料和设备入手,并不代表成本精细化控制的结束,后续的维护成本考虑以及如何防止设备和材料闲置更是需要思考的。“我们购进来(租进来)的设备用处大吗?用起来方便吗?安全吗?”“我们买进来的材料在运用于建设之后,是否达到了地方和国家所要求的标准?”如果对于这类的问题,相关人员的回答都是不确定甚至是否定的,那么就应该及时将这些设备和材料处理出去,尽可能将花费在它们上面的资金收回来,做到及时止损[2]。

(3)建筑质量的精细化管理。“质量安全大于天。”这是建筑业永恒不变的根基和真理。工程质量不过关,是间接杀人的行径。而在精细化管理面前,建筑质量应该做到意识、制度、监管、行为四方面的完全确立。在意识方面,要向每一位施工者、检查者和管理者都阐明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国内外因建筑质量不过关而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案例来警醒他们质量第一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建筑质量中的一些灰色地带如水泥质量问题、欺瞒和收买质检人员等细节性问题进行阐明,同样通过案例说明这些行为的危害极大,以警示相关人员。接着,在制度方面,管理者应通过发现实际施工和检查过程中的部分不易被注意到的地方(如边角料、墙角、用漆等)的忽略问题来完善制度,要保证制度能够像一只章鱼一样,其强有力的管理触手能够深入到每一个不易被人所发现的角落之中。跟着制度的监管要严格执行,发现新的问题无法被制度所解释和约束时应该及时报告,绝不能利用漏洞来投机取巧。对于监管人员的思想教育也要到位,要让他们铭记:“制度是用来遵守的,而不是用来给你们寻找漏洞然后进行利用的。”这一真理。最后,行为上应加强前三方面的引导,尽可能地让相关人员达到一种“无意识”(最低也得是“下意识”)遵守规则的行为。而为巩固这一“无意识”或“下意识”的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必须加强前三方面的影响力。

结 语

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大趋势。在智能城市等更加高端的建筑业发展前景的召唤下,精细化管理工程建设是极为必要的。同时,对于长期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建筑企业来说,精细化管理更加如鱼得水。笔者真诚地希望,精细化管理的风潮能够渗透进每一个建筑企业中,从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和建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策略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745(4):320-321.

[2] 李海鹏.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No.538(29):213-214.

推荐访问:建筑工程 精细化 施工管理 策略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