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美食经济

时间:2023-05-02 18:06: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ivO学生张旭豪和他的室友,边打游戏边聊天,饿了的时候给餐馆打电话叫外卖,但不是打不通,就是不送。

看到商机的张旭豪组织几个同学一起搜集周边餐馆信息,并印刷了一本叫“饿了么”的小册子在校园里分发,开始了接单、取餐、送餐的外卖生活。后来,他们又研发出了自己的订餐网络平台。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后,“俄了么”成了我国最大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拥有几千名员工,服务范围遍及全国300多个城市。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了外卖O2O行业最好的发展契机。大众点评副总裁姜跃平说,“现在回头看,2014年其实是整个O2O的爆发年。”

2014年前后,阿里巴巴在厦门发布了移动餐饮服务平台“淘点点”;主打中高端白领市场的百度外卖上线;“到家美食会”、“零号线”、“我有外卖”等创业企业也纷纷获得融资。竞争、合并、“烧钱”,大发展的时代也必是竞争最激烈的时代。

有人在知乎上写道:“学校里4家外卖打得不可开交,除了送饮料,还有一部分返现活动——淘点点满10元减3元,饿了么7元管饱,美团外卖每单送利乐装加多宝和听装可乐,外卖超人每单减3元;然后一直慢半拍的美团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突然改成满20元减5元送饮料;第3天饿了么就带着巴掌而来,满20减6元送饮料。”

就像当年“滴滴”和“快的”的“烧钱模式”一样,在高额的补贴下,消费者逐渐习惯了出门用手机软件“叫车”。而如今,人们也越发习惯窝在家里,动动手指,坐等外卖上门。

中国烹饪协会在近日发布的《2015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显示,人们在获取餐厅信息渠道中,45.1%的受访者选择的是“美食类网站或APP”;在支付方式上,现金支付的比例在降低,人们日渐习惯用支付宝钱包、微信钱包等电子支付方式;而且6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体验餐饮外送服务。

“以前下班回家不知道吃什么好,有时候又懒得做,现在打开手机上的订餐APP,想吃什么,下单就行了。”青岛的赵女士上个月下单了两份黄焖鸡米饭,一份16元,但赶上了“满30元,立减15元”的优惠活动,最终只花了17元,还外送了一根香蕉和一盒牛奶。在激烈抢占市场份额的当下,这样的优惠促销活动比比皆是。

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达达、派乐趣等外卖平台的竞争和扩张,在近几年里从未停止过,而且在包括青岛在内的众多城市,其白热化的竞争愈演愈烈。据相关媒体报道,在青岛中山路片区,仅派乐趣订餐平台的加盟餐馆就有约200家,月销量超过1000单的就有50多家之多。而在写字楼林立的香港中路,有的餐馆月销量甚至能达到8000单。

我国有360万家餐饮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餐饮企业。正是这种贴合普通大众的消费模式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让餐饮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小微时代”。据悉,目前我国餐饮业营业额为3万亿元,大众化餐饮占据约80%。正是互联网带来的优惠和便利,让大众在获取美食的同时,也习惯了这样的消费方式。

来自Analysys易观智库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餐饮外卖交易规模达457亿元人民币。而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达到943.7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51.5%。全国餐饮行业O2O在线用户规模达到1.89亿,超过中国网民的三分之一。预计到2017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传统餐饮企业纷纷“触网”

如此大的一个市场,谁都想进来分一杯羹。对于店面租金高、原材料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成本利润低的“三高一低”的餐饮行业而言,传统的营销方式日渐式微,惨淡的业绩和加大的竞争压力,使得转型愈加迫切。

如何转?它们想到的是,搭乘互联网这列快车。2015年7月9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互联网+餐饮发展高峰论坛”。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认为,“餐饮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是餐饮业+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先进的技术、理念、思维、方式等加入到餐饮业。传统餐企要重视技术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挖掘互联网对传统餐饮企业在营销、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作用,使互联网技术真正成为自身加快转型的助推器。另一方面叫互联网+餐饮,互联网企业应从为餐饮企业提高效益,解决信息化难度出发,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为餐饮企业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下,商业综合体内传统的业态比例逐渐被打破。据悉,在过去购物中心的招商法则中,购物、餐饮和娱乐三大板块的业态分配为52:18:30。因为购物利润较高,所以占比最大。餐饮由于承租能力较差,所以占比最低。而随着电商对购物实体店的冲击和体验式消费的兴起,作为消费体验业态的餐饮,一跃成为了城市商业综合体最大的卖点。

青岛也是如此。在过去的一年里,青岛新增了约10家商业综合体,但整体的布局大都以童玩和餐饮为主。相关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新开业或规划的商业综合体,只要是走区域生活型路线的,基本都已经将零售业态的占比缩减至三到四成,餐饮再加休闲娱乐等体验型业态的占比则要超过一半,比例高的达到六七成。”逛商场,俨然变成了逛吃的,购物中心也在向生活中心改变。

而且那些面向年轻消费者群体的购物中心的餐饮店,几乎都选择了“触网”。网上团购、扫码优惠、微博推广、微信传播等等,营销手段花样跌出。有的手机客户端会提供一张城市的美食地图,让你尽情选择;有的甚至搭建了厨师平台,用户可以选择厨师上门服务。

这是一个粉丝经济的时代。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圈里,似乎都离不开三个永恒的主题:晒美食的、晒娃的和做微商的。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美食图片,不论是出于虚荣,还是分享,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在饭前要先拍照发朋友圈,生活的方式和习惯在悄然改变。

过去,人们追求物美价廉,现在的消费者在要求物美的同时,更主张个性化和品牌化的需求。餐饮O2O新媒体创始人罗华山就认为,“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已经从过去的上帝、后来的朋友变成了现在的粉丝。真正的粉丝是你的店还没开,他就知道你的产品是什么,你是为谁而开的;如果等开业了之后再花钱吸粉、做粉,都不是粉丝经济的含义。”

“餐饮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有非常大的潜力,从团购、预订,到外卖、点评,互联网在各个环节都对餐饮业转型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韩明说,互联网的介入重构了传统餐饮产品的利益分配格局,更助推了餐饮业的转型发展。

但不论人们吃的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归根结底餐饮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还是在于产品,它的标准就是“好吃”。当主流消费群体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餐饮企业需要对自己的“产品”重新设计,以迎合新受众的口味。所以不论传统餐饮企业以何种方式“触网”,互联网提供的只是一种便利性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想要“网”住自己的顾客,就得不断地推出能冲击人们味蕾的美食。

推荐访问:网络时代 美食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