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几点误区及方向

时间:2023-04-30 16:3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笔者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农业学校毕业后的22年里,连续18年都要在鄂西北山区县的一个乡镇农技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几十年里,我目睹了农民朋友从清一色粮油作物向多种经济作物发展的过程,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感悟颇多。山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总体上讲,虽然行之有效,但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还存在。这里,本人仅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1.调整的面积越来越大

某乡镇是个四万人口的乡镇,境内全是山,山高路陡,土地贫瘠,光照不足,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全镇耕地44000亩,基中旱地42000亩。从统计数据来看,1984年种植粮油作物43500亩,占98.9%,粮油以外的经济作物(以下均称经济作物)500亩,占1 %,基本上是纯粮油作物。1994年,经济作物4000亩,占9%。2014年,农田调整加上承包田以外的土地调整,经济作物总量达到18000亩,相当于耕地面积的41%。

某村合计耕地面积1800亩,在调整85%的耕地后,还通过改造低产林,扩大耕地面积,种植经济作物3000亩,大路小路两边根本看不到粮油作物。

从调整的品种看,五花八门。有诸如莲藕、花椒、大棚蔬菜等食品,有柴胡、苍术、天麻、白芨、板兰根、丹参、黄姜、重楼、石斛等药材,有苗圃、桑树、花卉等苗木。

2.调整的效益参差不齐

在某山区镇,调整农业结构几十年里,可以看到许多花开花谢、喜忧不定的现象。大面积发展的成功的较少,覆灭的较多。相对来说,小面积调整的效益还好一些,有的创造了亩收入过万的高音,也有连片“全军覆没”的悲曲。

3.农技人员工作越来越难

农技人员虽然多是专业学校毕业的,但所学的主要是粮油作物,既便有学特产专业的人,也是学的果树、茶树之类的作物。而现在调整的作物种类繁多,有的还是稀有植物品种,甚至有科学家尚未研究成熟的品种。农技人员所学的知识已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要,因为不懂,不能有把握地给农民指导技术,农民有需求无法满足,以致工作越来越难。

二、几点调整误区

在山区搞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作物,除了市场在外的制约外,农民在思路、技术方面都还存在一定局限,常出现一些不科学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调整效益,影响了调整的积极性。

误区一:不种粮油就是调整——技术不到产量低

山区的气温光照条件差,一亩粮油作物毛收入就只有1200—1500元,减去农药、化肥、工时费等投入后,利润一般就只有400元以下,种小麦的甚至多数亏本。农民朋友心中的调整不是追求粮油品种的更新、种植模式的改良,而是干脆不种粮油作物。几千年的粮油种植经验用不上了,需要的恰恰是普遍陌生的经济作物技术。这一来,到处在种,到处不知咋种,到处是低产,有的甚至是“有种无收,血本无归”。宜昌某县连片500亩柴胡只收了几斤药材就是教训。

误区二:高价来时突机调整——高进低出白忙活

80年代枣皮疯涨,某村种植的200亩枣皮直到现在还见到超过粮食的收入,树已长大,毁了可惜,一切希望寄托在涨价的那一天。90年代,黄姜价高,某地一阵风的发展5万亩以上。三年后,6—10元/斤的黄姜种茎,销售时不到一元钱,三成农户因借款投入背上了包袱。近年来,又出现了成片的天麻有货无市,掺肉煮吃的现象。高价买种,大钱栽培,低价销售,农民心里有苦无法说,只怪自己火气背。

误区三:不论条件硬性调整——新上项目缺专业考察

能组织连片上规模的,不一定是专业技术人员,而决策时往往忽视了本地有无作物生长需要的气候、光照、地力等条件,想当然的南种北栽,平种上山,导致引种昂贵的石斛有种无收,大肆宣传的旱稻有苗无粮,疯狂炒作的重楼越长越小,美丽可爱的南方花卉不敢移出温室。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

目前的调整,有的是组织种的,有的是自发种的,有的是创业种的,少数地方少数品种都存在一定问题。决定带有盲目性,宣传带有理想性,引种带有试验性,效益带有幻想性。调整热情的火焰常常被市场、技术、条件的无情水浇得烟飞灰灭。调整是出路,不调整农业没有提高,要想大规模的调整,调出效益,笔者认为要先抓好三个方面的事情。

1.连接大公司做靠山。经济作物成千上万,不是全国各地哪儿都能种的。国内的一些大公司相对来说,把握要大一些,与他们合作,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完善订单农业,可以解决市场问题。二是专业大公司都有一批技术成果和技术专家,可以解决技术难题。三是产业相对稳定,可以持续多年种植,防止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如我镇目前有一家专业药材公司,与我地大公司合作后,在当地发展柴胡、苍术十几年,已形成了稳定的产销链,农民种植技术越来越好,面积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高。中国的烟叶公司,在各地发展烟叶,形成了基地建设、产前投入、产中指导、产品全收的一条龙服务,农民收入较高且稳定,心里踏实。

2.政府扶持避风险。政府非常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非常关心农民调整的效益,并给予贷款、扶贫等多种形式的帮助。笔者认为政府帮扶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保护价收购。帮助农民拿到订单,实现先有定单、后才生产,杜绝想象项目、空口效益,防止有货无市、丰产减收。二是突出风险保底。对技术不足、条件限制、年景不顺,造成无收和减收的,要盯住合同企业给予承诺收入标准补偿。发展初期,政府可以拿出一些资金,对减收的给予“调整风险补助”,保证农民当年有收入,能生活,并鼓励继续努力。三是突出本土企业牵头。虽对接了山外的大企业,但农民感觉空间距离、心理距离仍远不可及,心不踏实,有必要组建当地企业与山外大企事业对接,让农民知道企业在身边,人员在身边,技术在身边。让身边企业贴身贴心地服务农民,起到龙头作用。

3.农技人员要转型。我们基层的农业技术工作者,必须要尽快适应调整的需求,不能再出现“我会的农民也会了,农民不会的我也不会”的尴尬局面,尽快实现知识转型、工作转型、服务转型。一是扩大知识面。有关部门要实行激励措施,鼓励他们通过自学、函授、进修等方式,掌握常见的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二是重点试验示范。对当地农民调整的新品种,只有亲自试验,办出样板,总结经验,才能胸有成竹的解决技术难题。三是包保重点部位。要抓住龙头企业,调整大村大片,新特品种等重点,进行技术包保,保证调整作物大面积成功,大幅度增效,保护农民调整利益,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出贡献。

推荐访问:几点 结构调整 浅谈 误区 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