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3-04-28 19:54: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章从高职教育办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在知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双线并行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构建高职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认识与做法。

[关键词]高职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邢淑清(1954- ),女,辽宁昌图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辽宁 沈阳 11003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080-01

为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在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在高职教育实践中,为实现这一要求,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知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双线并行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高职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协调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要素的结构关系,构建知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两大体系。限于篇幅,这里着重介绍我们在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上的一些认识与做法。

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由实验实训课、技能培训课、实习等实践类型组成。由于职业岗位(群)的发展变化,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一个动态体系,各专业要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根据这种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其培养目标不仅是要形成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更要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适应能力之上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职业能力,要采取教学性实训与生产性实训合一的方式完成,尤其注重生产性实训。对学生的考核,要注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强化过程控制考核、报告考核和业绩考核,确保与实际职业岗位考核的一致性,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有别于传统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建立在实践教学体系上的,它是对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注重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即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其教学任务不仅是要形成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更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还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渗透,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再认识,理论知识也可以用实践课程的载体进行展现。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存发展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为主,并将这些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点和教学重点。

1.明确实践大纲,健全考核标准。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的各种实践类型都应确定实习指导大纲、健全考核标准。在大纲、标准的指导下,要注重技能培训课的设计,将职业岗位(群)所有能力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单项、单元和综合能力,以单项、单元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整合,形成一组核心课程或项目课程。对于技能培训课程内容的安排,应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若干综合实训项目,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及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一。在设计单元实训、综合实训或课程时,应注重单项、单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采取教学性实训与生产性实训合一的方式完成。

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我院会计系在此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尝试,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将会计职业技能培养分解成由浅入深的几个阶段:首先,专业学生要进行为期5周的商品流通企业财务会计实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其次,进行为期2周的成本会计实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实践技能;再次,进行为期4周的会计实用软件实训,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现代财务软件,乃至ERP软件,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需要;最后,进行为期14周的顶岗实习,通过这样的技能培养体系,会计系学生实际业务处理能力明显提高,基本能够做到毕业即能上岗,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差距。

2.校企合作,创设校内校外实训环境。构建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离不开校企合作的支持。构建这个体系,需要硬件投入,实习实训基地要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满足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从高职教育实践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对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要齐抓共管,不可偏袒某一方。因为这两种基地存在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相互不可取代。但无论是建设校内实习基地还是校外实习基地,都要注重聘请具有行业企业经历或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任教师,或来自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兼职教师进行指导。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要按职业岗位技能模块来统筹规划,以典型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努力创建仿真、模拟、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同时,要设计具有较强技术含量与职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的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训项目,逐步形成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应用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体系。为此,我院会计系建立了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和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配有常用财务软件,通过实战性演练与模拟沙盘练习,培养和锻炼学生在会计执业环境中分析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要善于利用校外实践教学资源,依托校企合作单位的支持,进行开放式教学。我院财会专业先后在东北电管局、沈阳昌昊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沈阳皇姑建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专业实习基地,满足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还与沈阳鸿蝶软件开发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可以在这些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解决了财会专业学生实习接触不到实务的老大难问题。

3.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考核应注重实践维度。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考核,要注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要强化过程控制考核、报告考核和业绩考核。过程控制考核,即在跟踪实训全程的基础上,建立实训过程考核控制标准,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设定若干量化考评指标,如纪律考勤、定点巡查、定期询问、企业反馈等;报告考核,即书写实习、实训报告,汇总、解析实习和实训期间所获各种数据资料,形成文稿,如SW0T分析报告、市场调研报告、营销策划书等;业绩考核,即让学生在实训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一定量的实战业绩,如市场营销专业的产品推销实战训练项目,以推销掉的产品数量和所得收益为主要考核指标。

我院会计系设计建立的评价体系,即以面向初级会计核算岗位的评价为主,其职业岗位要求具备办公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操作、初级会计核算等专业能力。其评价内容可确定为财经法规与专业道德、财务软件操作技术、簿记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计算机基础等。为了对考核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学生实训环节,采取分组实训的办法,每5组学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对具体实务进行指导,根据学生出勤、业务完成情况以及实训资料的完整性给出实训成绩。

在构建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不是一个由实践教学环节简单组合而成的静态体系,而是一个充满灵活性的动态体系,不同的专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加以实施。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还不能忽略教学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要鼓励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学以致用,为社会服务,因为这本身就是很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我院会计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技能大赛,就收到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丁鸿利.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7(23).

[2]徐铮颖.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3]何向荣.高职教育“三三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4]程宜康,吴景松.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解决方案[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推荐访问:高职 构建 培养 体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