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琪:2007年个人投资市场“稳”字支撑

时间:2023-04-26 17:4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用“丰收”二字形容陆续出台的2006年经济统计数据毫不为过,相信参与到金融资本市场投资的人也或多或少的分享到了这“丰收的果实”。于是,人们更关心的是2007年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向如何?至少现在已经有“中国经济要出现拐点”这种似乎不和谐的声音。

宏观经济形势会极大影响个人投资决策,在经济剧烈波动甚至衰退的情况下,投资者肯定不敢轻易出手。而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陈东琪对2007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或可打消这种顾虑。

2007年会出现质变拐点吗?

在刚刚结束的200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拟将2007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8%。而中国社科院推出的《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判断: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将超过2005年,达到10.5%。世界银行、高盛等机构在之前也预估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回调。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曾在参加2006年《财经》年会时表示,中国经济的拐点会在2007年出现。理由是过度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进出口不平衡矛盾的显现。而有些专家则从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全球经济的紧缩预言中国经济将出现质变。在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显然还有很多隐忧。

《钱经》:对于2007年的宏观经济走势,您是怎么判断的?2007年中国经济会出现质变拐点吗?

陈东琪:我认为中国经济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基础设施还需要大力投入、重化工业及现代制造业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劳动力供给充足、公用事业不断扩张、人口红利优势仍存,这些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拟定的8%是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的主动调整,并非将出现被动下滑。近几年对宏观经济增长拟定的目标都低于10%,但已连续四年实现略高于10%的快速增长势头,这说明预测的目标和实际情况是有差别的。

《钱经》: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7年这些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陈东琪:这三架马车将继续保持强劲的马力。从投资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和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主动进行投资,内在的动力很强。出口虽然受到一些国际环境,比如反倾销调查的影响,但出口贸易对象国的多元化,产品价格的优势这些基本情况不会改变,出口依然会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最关键是消费的拉动力,只有扩大内需,才能逐步消除投资过热、进出口不平衡对经济造成的伤害。但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取决于收入水平,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更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推动。

《钱经》:在刺激内需上,政府在新的一年里会偏重于使用哪些手段?

陈东琪:为刺激内需,解决就业问题显然是重中之重。此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稳定农产品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员工工资水平也非常重要。还有就是消费环境的改善,比如农村用电问题,电力不足如何消费各种电器?这需要电力设施的建设,也就是用投资来带动消费。城市也存在消费环境改善的问题,农民进城打工也要消费,解决其子女上学问题、看病问题,才能带动其消费。此外,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特别是信用卡业务,也能刺激消费倾向强的年轻人的消费欲望。

在200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不仅强调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意:以前的提法是“又快又好”),同时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将适当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收入问题被突显了出来。提高劳动收入,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自动实现,也不能简单地依靠政府行政命令和法规,而需要通过各种引导政策。具体来看,要实现“提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高”——调整高收入者的消费结构;“扩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估计会达到13.5%的增长,2007年政府将采取多管齐下的政策继续促进消费增长。当内需扩大,投资和出口自发拉动的力量又很强,没有理由认为经济会减速。而更好的消息是,2007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将提高。这既因为企业利润在增长,也依靠政府的引导力量。

2007年更要稳上加稳

2006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年,也是政府继续推进宏观调控的一年,但有一种躁动的情绪始终笼罩着社会经济生活,挥之不去。某些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在中央频频出招的情况下依然我行我素;以铜为代表的金属市场在2006年上半年的暴涨暴跌令人心有余悸;年末股指突破历史最高点,让人在欣喜的同时也隐隐不安。中国的经济难道已经是一匹无法控制的脱缰野马?政府显然不会听之任之。2007年的宏观调控举措不仅会影响到经济走势,也会直接的影响到个人资产状况。

《钱经》:2007年会采取怎样的宏观调控手段?会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陈东琪:2007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各种宏观调控政策要搭配协调、综合运用。在200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辞较2005年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主动引导社会预期”的提法颇值得研究。

宏观调控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的运用是最应该侧重的。税率和利率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2007年会更偏重于这两种工具的运用。税率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引导产业投资,对解决贫富差距悬殊、节能降耗,也就是对经济运行结构的调整很有帮助。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多利用利率调控有利于价格信号的形成,只有当各经济体对利率敏感才能有效引导社会预期。2006年为紧缩流动性央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利率调控手段应该会更多使用,如果通货膨胀抬头的话可能还会升息。

《钱经》: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长远的趋势,对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影响很大,国际社会也在这个问题上频频施压。对这个客观现实,政府会在态度和行为上做哪些改变?

陈东琪:200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这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对保证国际收支平衡一直以来很忽视,这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有关。但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外汇储备的激增将彻底转变这种思路。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是导致国内各种资产价格走高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问题也是国际经济的问题。美元的贬值让非美元资产——石油、黄金、房产、各类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在上升。美国占全球经济体的20%,全球市场都盯着美元的走势。2007年美元贬值的趋势是不会变的,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中国一方面需要灵活调整汇率政策,另一方面要努力挤压资产价格的泡沫。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将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可以想见,尽管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流动性泛滥导致资产价格不断上升。但政府一定会将其维持在一个相对温和的水平,市场客观走势与宏观调控政策相得益彰,保证一个稳健的经济环境是必要的,个人做出投资决策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最好的保障就是关注市场

2006年股市的火爆让很多投资者尝到了甜头,2007年还会是投资得好年景吗?目前股价在高位运行,基金一度天量发行。市场上多空力量开始激烈的博弈,新年伊始的投资决抉变得艰难。

《钱经》:稳健的经济环境是个人投资理财的有效“保障”,那么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该怎样根据宏观形势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

陈东琪:首先要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起来,随着中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有色金属等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非常强。甚至有些领域国内市场跟着国际市场涨跌,因此在做投资决策时要考虑国际上主要是美国的经济政策动向。当然,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肯定是要始终关注的,而与之相关的银行、地产类股票依然会受到热捧。

国内的政策导向也是不可忽视的,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在200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部署经济工作时延续了“十一五”规划的内容。比如加快产业升级,强调现代制造业,强调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强调金融服务业,强调农业产业化等等。在这些产业方向上都蕴藏着很大的投资机会。

此外,研究参与经济活动的各类主体的投资消费倾向也是必要的。年轻人的消费心理要很好的把握,因为他们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尽管他们的收入水平不高,但消费意愿很强烈。而当私营企业逐渐成为投资主体后,他们的投资倾向就必然要关注。

可以肯定的是,2007年对于投资者来说仍然是个好年景。

你不能不了解的宏观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形势不一定会准确告诉你什么时候买入卖出,但它肯定会影响到你的投资决策。我们在展望2007年宏观经济走势时,在做出投资决定时,有些指标是必须了解的,相信谁也不会在一个紧缩的年头大举建仓。下面就看看本文出现的几个最简单的宏观经济指标:

1.GDP(国内生产总值)

这是个最耳熟能详的指标,GDP高速增长代表国民经济在快速发展。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要想分享GDP的增长当然要积极入市。前两年中国GDP高速增长可股市却在跌跌不休是制度原因造成的,如今这种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已经解决了,没有理由拒绝分享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

2006年GDP增长估计达到10.5%,2007年设定的目标是8%左右,但实际结果仍有望超过10%。

2.汇率

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在升,也就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值钱了。以人民币标价的资产当然就升值,同时央行为吸收外汇而发放外汇占款,令社会资金充裕,也是资本市场繁荣的重要原因。

没什么好说的,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一个字——升。

3.利率

这个指标每个人都关心,谁不想取出银行存款时能厚实点,谁都怕每月还的房贷款又增加。利率提高是很严厉的紧缩信号,对债市的打击最大,对股市的影响也不小。2006年升息似乎没起到什么作用,那是因为社会上的资金太多了,但不管怎样,利率绝对是调控经济的一把利剑。

大多专家认为,中国的利率水平依然偏低,2007年升息的可能性极大。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社会消费品购买力的,这个指标的增长意味着国民消费能力的增强及企业利润的增长。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扩大内需,所以对这个指标要相当关注,它的增长意味着投资机会来了。

2006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2089.1亿元,同比增长13.6%,估计将实现十年最大增幅。2007年的数字将更为乐观。

5.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里存的钱少了,这是紧缩流动性(也就是社会上的资金)的有利武器。2006年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是幅度不够,流动性减少直接影响到债市,对股市的影响也不小。

2006年经过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8%,为冻结流动性,估计2007年仍将上调。

6.CPI(消费物价指数)

这可能是你感受最直接的指标,CPI走高就意味着商品价格走高。如果超过3%则意味着通货膨胀来了,轻度的通货膨胀很正常,超过5%的严重通货膨胀就令人受不了了。严重通货膨胀必然会有紧缩政策跟随,这时候做投资决策就应谨慎。而CPI走高时最愚蠢的投资就是——储蓄。

2006年CPI涨幅估计约为1.5%,2007预计比这个数字高。

7.货币供应量

简单地理解,货币供应量就是我们周围的钱,货币供应量按流动性由强到弱,分为M0、M1、M2三个层次。近年来,中国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因外汇占款而投放大量货币,这是现在我们身边的钱越来越多的原因。钱多了,就要寻找增值的渠道,于是引起资产价格的普遍上升。

2007年预计货币供应量还会进一步扩大,这也是债市、房市在一系列紧缩调控政策下仍然走强的原因。

推荐访问:支撑 投资 市场 陈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