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预测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治理

时间:2023-04-26 17:00:2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当前大学生的失业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专业设置滞后是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建立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是治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举措。文章对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等方面的复杂性作了详尽分析,提出了尽快建立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分两步实施系统构建任务等几点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专业设置;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结构性失业治理

作者简介 曹洪军,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讲师,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科技与教育管理专业2005级博士研究生,江苏徐州221116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09)05-0191-04

一、构建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是治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大学生失业主要是结构性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接踵而至,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0年各类高校待就业毕业生为30万左右,2001年为34.5万,2002年为51.2万,2003年为67.67万,2004年约为70万,2005年约为100万,2006年约为124万,2007年约为120万。200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目前尚没有官方公布的2008年大学生就业率和具体待就业人数的相关数据。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将有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全国待就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1000万。今后几年毕业生人数还会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依然严峻。大量的毕业生失业,其根源是什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3%,远低于美国的82%,与日本、英国和法国的50%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在我国7亿从业人员中,大学生比例仅占5%左右,而美国则为35%。2005年中国就业高峰论坛提供的数据表明: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由此可见,目前大学生失业率居高不下,并非大学毕业生总量上相对于社会劳动力市场需求过剩,而是表现为“无业可就”和“有业难就”,即“人找岗位”与“岗位找人”并存的结构性失业。“当大量可得的工作机会与大量的失业同时存在,而那些失业的人又缺乏工作必需的资格证书时,结构性失业就出现了。”

(二)专业设置滞后是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

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很多,但僵化的专业设置模式、调整机制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是主要原因。几十年来学界关于如何设置和调整专业才能使毕业生更好适应职业需要的争论不断,国家也先后四次对专业设置目录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但“时至今日,我国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先确定专业,再来考虑课程,由国家统一制定学科专业目录来规范人才的培养,并由国家控制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计划经济模式的框框。在进行专业调整时,几乎从未认真地对高校专业设置如何主动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机制进行过探讨。即使是最近一次学科专业调整,也主要集中在专业数量压缩、专业归并重组以及新专业代替旧专业的吐故纳新等方面,没有建立起高校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运行机制”。这种专业设置模式又必然导致专业设置的稳定性、滞后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波动性、即时性之间存在矛盾。学生在稳定专业设置情况下学得的知识也是相对固定的。但是,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不规则的波动性。专业设置的效果必须等到四年以后才能根据当年大学生的就业实际状况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是说,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不存在共时性,而是表现为专业设置的滞后性与就业的即时性的矛盾。如果高校对专业设置缺少前瞻性,盲目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必然导致四年后大量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三)构建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是治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举措

既然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之间不是即时性关系,专业设置总要滞后于大学生就业,那么亦步亦趋地根据大学生当前的就业状况来确定专业的取舍和招生规模,无疑不是明智之举,这样设置专业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结构性失业。治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举措是消除专业设置滞后性与大学生就业即时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要建立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遵照学科分化组合的内在逻辑,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变化的方向,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超前设置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平衡,从源头上破解我国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难题。下面拟就构建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复杂性做具体分析,并提出构建该系统的几点具体建议。

二、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所谓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作用的要素按内在的必然联系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呈现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通常认为,要素、结构、功能、环境是定义系统的充要条件。所谓高校的专业设置是指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设置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世界各国众多大学的经验与做法,大学专业设置一般可在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变化设计,以充分施展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多方面作用。由于高校专业设置既受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又要满足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建立不但涉及到教育部门本身,而且更多的涉及到社会。这无疑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下面从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等四个方面做具体的阐述。

从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要素看,如果把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看作母系统,那么它应该包含对科学分工情况变化的预测和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情况的预测两个子系统。而这两个子系统的内部又包含了诸多需要调查研究的具体要素。由于科学分工的变化会表现为学科专业的分化组合,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会导致职业种类的兴亡,而具体的职业岗位数量则取决于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各行业就业弹性系数等相关要素,所以,科学分工变化情况、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职业需求变化情况、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各行业就业弹性系数等都是建立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必须考察的要素。

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该系统的结构。具体说,专业设置取决于科学分工和社会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作用,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专业的设置:科学分工的变化导致学科结构的变化,学科结构的变化反过来也会影响科学分工变化的走向;产业结构的变

化导致职业种类的变化,反过来职业的变化也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学科结构和职业种类的变化共同决定专业的设置,而专业设置也会影响学科结构和职业种类的调整;同时科学分工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会相互影响,学科结构变化与职业种类变化两者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从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功能看,总体说来,它既要定性地预测出即将产生和行将灭亡的学科专业,为国家进行远期的学科专业规划服务,又必须定量地预测出一定时期内国家所需要专业的数量、种类和层次,为中期和近期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具体看,对学科分工发展变化预测的子系统必须根据当今科技发展和学科之间分化组合、相互渗透的趋势,预测出新兴的学科专业,以便为专业设置的长远规划提供前瞻性的服务。产业结构变化预测子系统必须在科学把握当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基础上,进而准确预测职业发展变化的情况:一方面。必须根据国家乃至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调整的整体走势,对可能产生的新兴职业和可能退出社会的夕阳职业作出定性的预测;另一方面,必须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具体行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和相应的数学模型,推算出职业岗位需求总量、具体职业岗位数量和层次,从而为确立高等教育专业的总体规模、层次、种类和各专业间的比例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从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内外部环境看,母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之间、母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都在不断进行信息的交流,各要素都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这就要求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必须与影响其运行的一系列外部监测系统相衔接。只有在多个系统信息交换和统筹发展中才能作出准确的监测预警报告。笔者认为,影响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运行的外部要素主要包括:职业变化预测系统、全国宏观经济运行监测系统、各行业就业弹性系数监测系统、各专业就业率监测系统等。

三、对建立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几点建议

(一)必须尽快成立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专门工作机构

通过以上对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构成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异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的具体操作需要国家教育部门、人口统计部门、经济统计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共同参与,需要大批的教育专家、数学模型专家和统计分析专家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顺利完成。由此看来,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单独承担建立这样一个预测系统的重任。不久前,教育部宣布高校改革工程将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希望这个系统能够对高等教育和社会的结合起一点推动作用。希望通过这个系统,推动专业设置,比如是宽口径好还是窄口径好?是通识教育还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好?其基本的工作思路是:教育部将会把在校的学生和高中的学生都输进去,也会从国家的宏观管理部门把相关的数据拿过来,通过招标方式,请专家,包括搞数学的、搞预测的等等做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建立相应的预测和分析系统。教育部勇于承担重任的精神固然可嘉,工作思路也许可行,但是通过招标方式聘请专家组建的机构很可能是临时性的,而对高校专业设置的预测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教育部不可能有如此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建一支庞大而稳定的工作队伍。笔者建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依靠其强势的资源优势,聚合教育、统计和人力资源分析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高校专业设置预测工作,方为长久之计。

(二)采用职业预测先行。专业预测随后跟进的两步走战略。由上文分析可知,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考虑知识传授和科研向纵深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社会职业变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说,高校专业设置必须在学术力量和职业要求之间求得平衡。在高校专业设置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未能建立和完善之前,首先建立社会职业需求的有效预测系统,无疑会对高校的专业设置提供有益的参考。目前我国职业预测体系还很不健全,所发布的有关信息不够精细,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劳工统计局(BLS)每两年对未来十至十五年的经济发展、劳动力结构、就业市场等变动作一次预测。并不断根据新的发展趋势修正有关资料,向社会提供连续性的系统信息,供联邦和地方政府以及民间组织拟定人力发展措施时参考。BLS预测的内容包括劳动力及其结构的变动(按性别、年龄、种族等分类预测),行业结构的变动(按生产、服务两大部门十大行业预测),职业结构的变动(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生产人员、操作及体力工、农林、渔、牧人员等项预测)。BLS还对今后新就业机会进行分析,既有按行业的宏观分析,也有按职业的微观分析。我国的劳动人事部门应该借鉴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做法尽快建立起专门的职业预测系统,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三)预测系统模型务必科学。采集数据务求精准。预测模型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预测结果的真伪,所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则与预测结果的有效性密切相关。笔者建议:邀请多位著名数学模型专家,让他们在听取教育、统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方面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首先分别设计出自己的模型,然后再共同讨论,取长补短,最后设计出各方公认的最佳模型。数据的采集面广量大,政府、高校和具体行业可能出于不同的利益考量,对外发布虚假的数据信息。所以,除采用官方的统计数字外,还必须参考社会中介调查机构的统计结果。必须参考各行业组织自己发布的统计和预测数字,三方数字加权平衡才可能得到最接近真实的数据。总之,收集的数据越多,系统模型做得越好,预测的结果就会越科学,从而使得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社会职业需求结合得更紧密,在源头上化解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难题。

建立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以化解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必然性已经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所认同,然而对建立该系统的复杂性认识分析不足,对具体如何建立该系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粗浅的思考,希望引起更多学者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美]阿琳·霍格,约翰·霍格,经济学导论[M],刘文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王伟廉,中国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策略探讨[A],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三辑)[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龚怡祖,大学专业设置模式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

[4]蒋乃平,呼吁完善人才预测系统[J],教育与职业,1995,(2)

责任编辑:陈梅云

推荐访问:结构性 失业 治理 专业设置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