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四破”“四立”

时间:2023-04-24 11:30:1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改革的最大阻力是观念,必须破旧立新。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固化在中等和专科两个层次,企业培训缺失、社会力量薄弱,由于路径依赖,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破解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能性人才、办职业教育就是办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就是合作办学等“四大”陈旧观念;同时,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树立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技术技能人才等“四大”新观念。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破除;树立;观念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8-0005-06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期,经济发展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关键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实施期,人口红利走向人才红利的过渡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期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现代”是针对传统而言的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时间概念,也就是说,现代职业教育是与现代经济社会相对应的教育,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现代产业体系、现代技术体系、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教育观念和形态,具有阶段性、动态性和时代性等特征,表现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倡导和应用的教育观念、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结构体系、形式内容、方式方法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新时代,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和要求,破除一些陈旧观念,树立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一、需要破解的“四大”观念

(一)破解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观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外资和发展“三资”企业,进行“三来一补”贸易,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建立,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90年代末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1978年到2011年的30多年,我国职业教育累计为国家输送了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有效支撑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30多年。30多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于人们把发展职业教育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等同起来。

然而,2008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出现不景气,不确定因素增大,外贸出口增速下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扩大内需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双重压力,国民经济发展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国家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总体上从以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重工业和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为主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提升人才的受教育年限和技术技能水平,发展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客观上要求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国际经验来看,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完成工业化并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迈进的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应用科技大学,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进程。综观当前全球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国家,大多重视发展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应用科技大学。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产业结构急需转移升级,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技术类人才,需要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等多类型人才,形成技术技能人才链。

(二)破解行业企业办学就是办职业学校的观念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许多职业学校由部门和行业企业举办,并通过行政命令有效实现了校企合作,总体上做到了培养与使用的有机结合,对中国建立较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尤其是现代工业体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对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国务院部门和单位直接管理的学校绝大部分下放到地方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办学大幅减少,发展职业教育主要依靠地方。由于近50年的历史情结,人们一提到行业企业办学,就自然联想到当时行业企业举办职业学校。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以管为主转向以服务监督为主。政府职能的缩小,给行业企业办职业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行业更多地发挥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积极开展对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工作。企业作为办学主体,在积极完善自身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对接职业院校,积极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看,1999年和2005年,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先后进行了大规模扩招,高职和中职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分别占到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学龄人口减少,2008年以来,初中毕业生出现大幅下降,致使扩招后的职业院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近四年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生困难,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教育资源的闲置或浪费现象。因此,企业作为办学主体不是去办新的学校,而是通过购买、租赁、委托、股份合作、混合所有等多种形式去整合、优化当前职业教育资源,使部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向企业转移,或者变成校企共用的资源,从而盘活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存量,校企资源实现共享、协同培养人才,把企业自身的发展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机整合。当然这一过程需要政府出台有效的激励政策。

(三)破解公办和民办二元化办学体制的观念

总体来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领域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找到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实现了国有经济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城市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形成了由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农村形成了以合作经济为主导的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济形式。

经济体制改革为教育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对公办和民办教育的融合提出了一些具体形式,如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教育可以实行“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形式。在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指导下,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我国民办中职学校数和招生数为2856所和95.74万人,分别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和在校生数的21.8%和11.8%。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着“非公即民”、“公私分明”的观念,对二者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极大影响了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决定》指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这些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性和办学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广泛的社会性,必须摒弃“非此即彼”的观念,借鉴经济领域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在已有教育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创新。如,现代企业需要建立企业培训制度,企业可通过投资入股的形式把培训机构建在职业学校或企业和学校共建;学校可将知识、技术等要素投入企业,参与企业的分红,把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建立厂中校;行业与企业也可以并购职业学校(或某些专业),成为行业企业的培训机构;政府可以把一些办学效果不佳的职业学校,委托办学实力强的民办学校或行业企业经营;当然,公办职业学校也可以兼并民办学校;公办与民办职业学校可以共同创办一些专业或实习实训基地,职业学校也可以引入民办机构开展职业培训,等等。总之,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大,要充分调动多个利益主体办学的积极性,允许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来聚集资金,分担成本,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要充分发挥多种办学主体的优势,在政府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公办与民办之间通过股份、合作、委托等多种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职业教育,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四)破解校企合作禁锢于合作办学的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薄弱、数量不足,发展职业教育一直强调办职业学校,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开展的“学校办学企业、企业办学校”的运动更是影响深远,致使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局限于办学层面。当然,这也与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局限于中等和专科层次有关。近年来,教育部积极倡导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下的校企合作绝非仅仅是合作办学。我国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关键期,培养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成为时代的要求。国家已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且直接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而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本科阶段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应用技术类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这将产生一种新的创新力量,进一步完善整个国家的创新体系,使创新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从欧洲许多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来看,应用科技大学是适应科学技术社会化、生产技术集成化、产品需求个性化、企业发展创新化、人才需求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他们在企业发展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科技大学的科学研究突出应用性,即如何把已有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应用科技大学的许多教授与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与开发创新能力,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多来自于企业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师生共同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欧洲应用科技大学与企业合作形成了双向互惠机制,改变了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企业成为学校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学校成为了企业创新的重要人才库和技术革新思想库。可见,应用技术类高校的校企合作已从单一的人才培养发展到协同创新阶段。

二、需要树立的“四大”观念

(一)树立职业教育事关国计民生的观念

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时代性,既要体现时代特色,又要解决当代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其中关键是发展本科阶段职业教育。关于本科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在现实中存在较大分歧。一方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认为自己是职业教育的领头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业教育办学特色鲜明,应该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一些1999年以后升格为本科的院校认为自己已升格为本科院校,不能再回头办职业教育。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首先,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是不全面的、狭义的,正如温家宝2005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我们说的职业教育是个统称,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其次,没有站在国计民生的角度去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比扩招前的1998年扩大了近6倍,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30%,比2002年提高了1倍,进入大众化的提高期。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就业领域最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的新建本科院校问题更为突出。一是新建本科院校过去办学条件较差;二是在升本时由于国家没有建立高校分类体系,明确规定这类学校的办学方向,致使现实中有的学校办学定位不准确,有的虽办学方向明确,但办学条件跟不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差,所以探索本科阶段职业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形成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举,而是解决教育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之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因此,绝不能从教育内部或学校利益角度来谈论谁最适合发展本科阶段职业教育,而是按照“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来认识。这也是《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并对中职和高职院校作出严格禁止升格规定的缘由。发展本科阶段职业教育就是用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准确、就业率高的优势改造传统本科教育,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融合,实行校企合作,增强这些院校的办学活力,促进本科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助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可见,发展本科阶段职业教育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和民生问题,更是重要的经济问题。国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在促进院校的转型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瑞士1993年开始了高教改革,1995年联邦政府颁布《应用科技大学联邦法》,并将各地工程类、设计类、经济类、管理类、艺术类的50多所专业院校合并成7个州立应用科技大学,成为一种突出实践导向的新型大学,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2]。当前,我国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时期,政府要把高校转型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统筹考虑,充分发挥高校在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利用高校的转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此,中央政府应给予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地方政府要把高校转型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抓好试点,根据条件与需要、现实与可能,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和实施,到2020年使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应用技术类本科高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其他有愿望的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发展,切不可定指标、下任务来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二)树立技术技能人才类型观念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进一步指出,从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探索本科阶段职业教育,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四个层面提出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可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等、专科、本科和专业研究生四个层次。从欧美国家实践来看,我国研究领域普遍把这些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叫应用科技大学,它包含工程类和技术类高校,以德国为例,在应用科技大学注册的学生有37.7%在法律、经济、社会科学领域,有 48.3%的学生在工程科学领域。两者的注册学生占应用科技大学在校生总数的 86%。相比之下,普通大学只有 26.2%的在校生在法律、经济、社会科学领域注册,只有 13.7%的在校生在工程科学领域注册。两者的注册学生仅占大学在校生总数的40%[3]。我国把实施本科阶段职业教育的高校称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而非国外的应用科技大学。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还没有科学的分类体系,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项目的内容来看,也是突出培养工程领域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即培养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可见,我国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应该不包括工程类人才;二是本科阶段职业教育确定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这一划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和职业教育”是相一致的。至此,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从技能型人才延伸到应用技术人才,因此叫技术技能人才。

传统的分类方法把人才类型分为科学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种,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学科的交叉,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技术越来越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人才类型变成了一个链条,可以分为技能型、技术技能型、技能技术型、技术型、工程技术型、技术工程型、工程型、科学工程型、工程科学型、科学型等多样化人才类型[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应是前五类人才,因此技术技能人才是一个人才链,不是一种具体的人才类型,是一个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应的概念,是一个统筹和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概念。因此,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树立技术技能人才类型观念。技术技能人才观念的形成也需要相关的制度作保障。在教育内部,如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在教育外部,各级人民政府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结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等。

(三)树立市场导向的教育观念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虽然采取了中职升高职、专科升本科、高等学校兼并中高职学校等举措,但仍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促使高校采取从银行贷款和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等措施。此外,党和国家积极鼓励和引导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基于以上两方面事实,一些学者提出了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等观点。此后,一些学者、教育行政官员指出“教育是产业,但教育不能产业化”的观点,教育回归了公益性事业的属性,其发展又突出了政府的主导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决定》提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遵循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并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市场引导就是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在“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的同时,充分释放制度红利,增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更好地发挥市场和政府的正向叠加效应。职业院校在政府满足其基本办学条件的情况下,要树立市场观念和经营理念,坚持自主办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业、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其他职业院校等建立多元合作机制,扩大办学资源,拓展办学领域,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充分利用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优点,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办学实力和活力,逐渐成为当地政府部门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机构、企业人力资源来源和职工素质提高的基地。

(四)树立企业也是职业教育主体力量的观念

企业职业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的基石,一个国家可以不举办职业学校,但不能没有企业教育培训,只有职业学校教育没有企业培训是不健全的职业教育。世界上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无一例外是企业职业教育做得好的国家。《决定》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的作用。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只有企业有了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校企合作才有了共同的基础,企业才能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职业院校才能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也有助于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动校企一体化育人。

随着知识经济与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已从传统职业学校和企业分而治之的双轨运行发展为以现代学徒制为标志的产教高度融合,教育与培训的概念交集越来越大。以往在学校进行的正规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采取双元制、实习和顶岗培训等多种实训的培训模式;以往单一的企业培训也加强了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提高受训者的理论知识水平。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制度开始朝着“一体化”的方向改革。当前受出口不畅的影响,我国一些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国家要出台政策,引导企业把“过剩的产能”向“产人”的方向发展,推动现代企业加入职业教育行列,形成职业教育的另外一个学习地点——工作学习场所,有条件的要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为企业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当然,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加紧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在承认企业利益主体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解决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外溢性,彻底扭转当前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搭便车”行为。

推荐访问:加快发展 职业教育 四立 四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