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形成研究

时间:2023-04-24 09: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但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环境和教育水平的限制,还没有形成校企合作的有效互动机制。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本质来源于不同参与主体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动力机制的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经济利益机制,充分调动与发挥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力机制的形成主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解决困扰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76-02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环境和教育水平的限制,还没有形成校企合作的有效互动,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宏观层面职业教育得到充分重视,但在如何推动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困境

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提出的“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或组织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能影响的团体和个人[1]。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组织发展必须考虑每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认为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和活动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组织活动追求的应该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体的利益。在校企合作中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学校、学生、企业和政府。

大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对校企合作持肯定态度,但真正实施的企业不多。有些企业只想用人不想育人。实施了校企业合作的企业过分注重短期效应、急功近利,把学校看成企业的人力资源中转站,较少为学生或为学校着想。另外企业的工作强度较大,人员及精力有限,往往无法为学生作系统、专门的指导,不能将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的经营过程很好地结合起来。

学校在校企合作上有较强的意愿,一方面是由于主管部门的压力所致,另一方面是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驱使。但校企合作大多还处于比较低级的层次,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办学时间不长,学校的软硬件还有待提升。如自身科研能力不足,对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帮助不大。实施了校企合作的院校教学计划与企业用工冲突,学校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时间、进度迁就企业,使教学计划不能完成或者草率从事,影响学生的素质提高。

二、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

利益共同体理论认为,一个组织获得长期生存和繁荣的最好途径是:考虑其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发展有着十分强大的影响力[2]。利益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的动力和纽带,也是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的基础。高职院校是为企业培养有用之才,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学校自身的发展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还要关注如何与其他利益主体共存,应充分考虑相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因此,通过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各种形式,对社会、政府、企业和学生都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企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但要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面对日益复杂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应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为此,应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校企合作对企业长远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是商品生产的场所,也是人才培养和开发的基地。所以,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应该有利益共同点,关键要找到一个结合点,这样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

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是在企业和高职院校都有获益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激励各方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培养人才为目标的一种巨大推动力。其本质来源于不同参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动力机制的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经济利益机制,达到充分调动与发挥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也就是如何对各参与主体给予恰当的激励。所以,动力机制的形成主要依靠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的运用。

三、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

影响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形成的外部性因素(或者称为宏观层面的因素)有法律法规、产品市场、人才市场、人口、地理环境等;微观层面的因素有企业文化、经营者的理念、学校管理者的办学理念、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等。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的原因主要有产品市场竞争所导致的创新压力、人才招聘的压力、员工流动率高或人才难以为继等压力,当然也有出于人才储备考虑的。高等职业院校热衷于校企合作很多情况下是出于学生就业的需要,往往是被动的。有的院校是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开展校企合作。高校扩招、入学人数的下降、同类院校的竞争,同时为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而开展校企合作。当然也不排除有的院校确实为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情况。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来推动校企合作。目前我国有些省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经济结构要调整,产品要更新换代,技术要升级,为此需要大量的高级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迫在眉睫。

上面主要是宏观方面的因素,在校企业合作中更应关注微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的参与员工、学校的管理层、学校的教师。经营管理者对校企合作的认知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从实际看,大部分经营者都认为校企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包括对企业都有利。但由于企业的经营实际、学生的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实际上能够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并不多。企业具体参与校企合作的员工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其可能是见习学生的同事或上级,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直接的。参与员工的合作精神、技能水平及其他方面的素质对学生往往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对校企合作的支持是又一重要因素。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有的曾经是普通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或教师,普通高等教育的思维模式会在日常工作中显现出来,过分追求论文数量,追求高职称,强调学术,而忽视了高职院校的特点,偏离职业教育的初衷。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师是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者,校企合作能不能持续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参与。但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考核工作量,教师的薪酬与课时挂钩,导致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挣课时,无暇顾及企业实际,并且部分学校教师配备本身就不足,为降低成本,大量外聘教师,这些教师只管上课,上完课就走人。

四、形成动力机制的关键点

(一)目标统一

利用组织力量统一双方目标。如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邀请相关企业、高校的专家学者建立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校外技术专家及校内骨干教师,共同探讨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明确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确立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这种形式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这种形式相对比较松散,并且是临时性,组织的力量比较有限,增加了参与者除本职以外的工作,参与者的积极性大多都不高,因为在个人收入没增加的情况下,增加了个人的工作负担。所以,要有序推进校企合作应由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此项工作,可以是企业的某个部门如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学校参与;也可以是学院的某个部门如继续教育部门牵头,企业参与;也可以是企业与学院共同组建机构如咨询公司为企业和院校架设合作的桥梁。

利用合约统一双方目标。高职院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行业岗位用人标准培养学生,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通过订单模式培养的人才往往是针对特定的行业或企业,学生操作能力较高,企业参与的热情较高。但这些企业通常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或企业,学生未来的收入较低,或者就业环境差。因此,高职院校应努力拓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或企业的订单式人才的培养,真正发挥院校优势。

利用项目统一双方目标。借助特定项目解决重点问题,一方面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一方面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机会。院校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项目,如“模拟公司”、“教学工厂”,使企业与院校达成共识。对于“模拟公司”、“教学工厂”的经营管理,院校往往并不擅长,也不关注,这通常是企业所关注的地方,所以,实践教学可以引入企业专家参与,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对于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有时企业之前可能并未涉及,职业院校可能在这一方面是行家里手,所以,通过立项进行技术攻关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二)激励制度

落实校企合作具体由企业员工、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进行,对各方的激励引导非常重要。企业对参与的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其应区别于其他员工,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院校的教师的考评,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薪酬应适当与校企合作的成果挂钩。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要求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定位,服务企业。

职业教育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肯定。政府应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完善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媒体应大力宣传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

(三)高职院校软硬件

职业院校应不断探索职业教育的新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实训条件。教育部门的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师资严重不足,特别是缺少双师型的教师的情况。为此,职业院校应加大双师培养力度,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利用扶持政策,优化教师队伍。

(四)社会责任

企业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这只是企业的经济责任。除此以外,企业还应履行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法国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履行职业教育义务,同时也对参加学徒培训的企业给予补偿性补助,并将“学徒税”减免额由20%提高到40%。1992年,日本500人以上的企业中,实施企业内教育的占95%。韩国将“产学合作”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法制化。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2005年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0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真正的有效进行需要各方努力、制度引导、人员激励,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高职教育水平,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中衡,吴金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J].职业时空,2011,(7).

[2]查伟华.基于“IC”理论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构建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3).

推荐访问: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 动力 校企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