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旅游的兴起及其深层原因

时间:2023-04-23 09:4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的形成和兴起,与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基地建设密切相关。从深层次原因分析,则顺应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 红色旅游; 形成发展; 深层原因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21-0037-02

2004至2005年,一股红色旅游的热潮在中华大地兴起,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成为影响日益增大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红色旅游的兴起与加快发展阶段

对革命遗址、圣地的瞻仰、参观、学习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但那时尚不具备旅游的属性,革命纪念地也只是政治接待而不是旅游经营。真正意义上红色旅游的兴起应始于上世纪末,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从总体上实现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各项事业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起点。中央宣传部分批公布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达到276处,在全国影响日益扩大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为旅游企业投资的关注点。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力度日益增强,作为新兴产业的旅游业的发展也日益显示强势劲头,红色旅游顺势而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也成为旅游业中分量越来越重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同时也为老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红色旅游的加快发展首先是因为党中央加强执政党建设和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决策的推动。2002年12月6日,党的十六大结束不久,胡锦涛同志率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翌年,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前夕,胡锦涛同志于10月1日赴韶山参观考察,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最高领导人的行动对红色旅游开展无疑起到了引导作用。2004年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中共河北省委和中共陕西省委分别在北京举办了西柏坡精神展和延安精神展,对红色旅游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地积极探索各种新形式、新方法,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经过2004年的试点,2005年在全党分批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人们参观学习的首选地,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红色旅游热潮。西柏坡纪念馆仅在2005年“七一”一天,就接待来自全国的旅游者2.1万人,观众人数之多、分布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党中央综观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发展大势,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全局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发展红色旅游作出战略谋划和部署。2004年初,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向国家旅游局传达了李长春同志关于“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并要求国家旅游局在深入调查基础上提出推进发展全国红色旅游的专题报告。国家旅游局历时3个多月的调研形成了专题报告,随后中央有关部门开始着手编制《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12月,中央批准印发了这个纲要,成为指导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与此同时,中央成立了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从组织上对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支持。

2005年全国红色旅游的发展达到了高潮,不仅体现在舆论宣传的广度上,更体现在红色旅游景区的火爆上。据测算,该年全国参加红色旅游人数已达1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者总数的1/10,红色旅游收入约2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收入的1/30,这说明红色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红色旅游兴起的深层原因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从直接原因来看,主要是党和国家的倡导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需求带动,旅游业自身发展的开拓拉动。从深层次来看,红色旅游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前进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全局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加速发展,在GDP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旅游业发展也在加快。同时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对旅游业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旅游业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提上日程,需要从旅游业的资源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这就为红色旅游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原本潜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性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其中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关系到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切身利益。而许多边远落后地区,都曾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过重大牺牲,又在为改革承担着成本。老区的贫困落后面貌要改变,就必须加快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加强自我发展能力,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发展红色旅游恰逢其时,为加快老区发展开拓了一条崭新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目前,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仍在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集中攻击我国的政治体制,妄图让我们走西方的多党制、议会制、三权分立的道路。而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原则并不真正理解,主要是因为对中国国情包括中国革命的历史缺乏了解。站在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起点上,审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先烈为之奋斗的理想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因此说,发展红色旅游,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契合。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就要求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力量,培育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创造了灿烂的革命文化,丰富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可供继承的优秀成果和优良传统,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思想资料。发展红色旅游,使革命文化遗产溶入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成为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

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最重要的特点是突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党的建设的综合性要求,对于解决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其基础在于共产党员保持和发挥先进性。建国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同志坚持“两个务必”,就是要求执政党和执政党的党员,在取得执政地位以后,不要动摇理想信念,不要脱离群众,不要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要当李自成。在历史发展新时期,党要求党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此,党员教育工作始终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忘记过去的革命传统,那就意味着丧失了现实的先进性。发展红色旅游,使革命遗产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成为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和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不断提高教育功能和水平,适应了党的建设不断深入和创新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史小今

推荐访问:兴起 红色旅游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