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主导角色价值的再思考

时间:2023-04-21 20:0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角色,是由教育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决定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具有必然性、辩证性。教师的主导角色体现在充当学生的引路人和辅助者,并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两个方面,良好素质是教师主导角色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教师 学生 主导角色 主体角色

一、教师的主导角色是教育规律的必然定位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一个怎样的地位,一直是教育史上争论较激烈的问题,明显地分为两派,即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以卢梭、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为中心的理论”,首先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自变数,看作是能够完全决定整个教育过程和整个教育结果的主体。从哲学理论上看,他们较多强调学生内因的作用,否定或贬低学习过程中外因的作用。从心理学理论上看,其观点大多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人本主义理论实质上包括了格式塔学派,心理场理论和认知学派理论)。他们认为学生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力,不凭借外力帮助,就能达到和谐的社会行为(罗杰斯)。他们十分强调学生的态度、期望、情感和需要等等“动机系统”、“内部机制”,认为以上这些力量组成了与外部力量相互作用的内部力量。也正是这些内部力量的变化引起了行为的变化(温勒)。为此,这一派极力要在教育过程中寻找排除外部控制的条件(其中当然包括教师的控制),从而谋求一种最大限度允许学生做出个人选择的教育环境(罗杰斯)。

另一种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理论”。他否定“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的心智形成完全仰仗于教师以及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刻意求工和定式指导。赫尔巴特十分强调教师的权威,他宣称“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从哲学理论上看,维护此观点的人一般都是外因论者。而从心理学理论上看,其观点很多是源于行为主义理论。一般行为主义者都认为不应当从人的内在心理去寻找对人的行为解释,而应当从决定行为的那些外部条件来解释人的行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需通过包括他对学生的奖赏、惩罚在内的外部刺激就可以控制他们的学习。在部分现代行为主义者看来,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行为矫正问题,教师是一种行为工程师,他完全可以按照他的预期要求去形成学生的一定行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把条件反射或程序设计施之于人,使学生做出期待中的反应,避免不期待反应。他们重视的只是环境变化和行为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把学生完全视作为一种因变数,认为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完全消极被动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

上述两种观点都存在偏颇,在教育过程中,单纯强调教师或学生一方的中心地位,忽略或贬低另一方,都是不全面的,从而导致教育的不完善。所以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肯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是现代社会教育事业高度发展,对教育规律认识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提出崭新的教育理念。在这一教育理念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角色得到了普遍认同。本文对教师主导角色也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首先,从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来看,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他的角色地位决定了他对实践对象学生所起的主导作用。

其次,从教育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来看,教师体现着一定的社会要求,他的作用就在于使学生的身心朝着与社会要求相统一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他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第三,从教育是一种学校的有组织过程来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组织者与影响者,他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和方法起着决定的作用。

最后,从教育是促使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来看,教师在知与不知等矛盾中,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

二、教师的主导角色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

作为教育过程的一种客观规律,教师的主导角色作用还有其辩证性。不可否认,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的学生。学生只有在有目的、有意识的积极的教育活动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发展。但决不能因学生具有主动性而否定教师的主导角色作用。同时,肯定教师的主导角色作用并不意味否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主导角色作用就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主导角色作用下,教育的影响以客观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学生以其主动活动接受教育影响。他们不断地将客观形式的外部影响内化为主观形式的认识、情感、动机、态度等。随着这种内部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得到更大的发挥。可以说,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这种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角色作用就失去了它的主要内涵,失去了它的对象和归宿。因此,教师的主导性角色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绝非孤立独存的概念,它们的关系是相依相存、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三、教师的主导角色就是充当学生的引路人和辅助者

教与学的平衡状态往往虚化了教师主导角色的真实存在,即教师的教学意图必须变成学生的学习意图,并且必须使学生自己行动起来。在哲学上,这叫做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而不是外因简单地、径直地起作用;是辩证的发展观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外因论。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学生仍然处于赫尔巴特所要求的“一种被动状态”。许多教师的主导角色意识只是困扰在“教什么”的误区中,那支撑教学半径的脚却常常忽略了“怎么教”的圆心,亦画亦圆的教学模式终究不能和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要求的大圆重合;看似圆满的教学过程而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不能让学生处于主动探求知识的兴奋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成功的,这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就没有起到主导角色的理性作用,教师主导角色作用不是一个简单、感性的影响概念,而是一种达到预期目标的契合。无论是改变旧的,还是创造新的,都是在寻求“契合当前”这唯一目标。一个教师若能使学生面对学习、生存、竞争、创新的人生进程,渐进为更高、更快、更强的适应能力,这样的主导角色是每位教师的价值追求所在,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

教师主导角色作用实现的根本条件,便是教师智慧地体现教学形式与目标效果的高度统一,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是教师主导角色作用的充分体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善教”是至关重要的。

孔子的学生颜渊说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是古人对“善教”的一种诠释。能够使教学双方达到一种心满意足而又“欲罢不能”的情感体验的教师,是善教者。因此,“善教”二字应是每位教师追求的一种完美的教学境界的必要条件。每位教师都有过学生时代,那时是怎样的课让我们感到乏味而昏昏欲睡?是什么课又会让我们神情振奋,耐人回味?什么样的老师始终是挥洒自如,风格别具?学生时代,让我们大脑中枢神经常常处于抑制状态的教师和他们的课,留下的印象仅是一个抽象的大概,而那些让我们感到或涓涓细流或激情澎湃的教师和他们的课,总是别有情韵,令人难忘。正是古人所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善教是善于在学生周围营造一种氛围;善教是善于在学生面前塑造一个形象;善教是善于在学生心中涂抹一片蔚蓝。善教者能让教学双方都能享受到一种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领略自然世界的神奇奥妙,人文宝库的博大精深。在此意义上,善教是教师主导角色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角色作用不是机械地把持,而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是放鱼入水,纵鸟归林;是学生以求知的主动性和快乐的体验;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尊重和高扬。教师的善教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是达到目标的必要条件。学生可以通过善教者的影响,使认识、情感、动机、态度等内部因素引起变化和发展,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五、良好素质是教师主导角色的价值核心

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角色作用,是顺利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而教师的善教也正是这一条件的具体体现。良好的整体素质又是作为一个善教者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主导角色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的价值内存。因此,教师的良好素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所在。

教师善教的“势能”是来自于自身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得以储备的。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动能”也是随着这种势能的增加而增大。高素质的教师都会注重对教材、对学生的研究、把握,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较新的视点突破。因此,他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更可以说是沟通教材与学生的媒体,使学习的主客体的知识,文化的内存被充分地激活,它们之间的交融是一个充满了情智转换组合的过程;它们之间的改造与重铸就像充满了哲理与人情味道的宏伟大厦赫然伫立在面前;它们之间的每一次撞击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会产生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的“动能”情绪化了,他们内心洋溢着知识的海洋,文化的海洋和美感,快乐的体验。于是,他们的思想是这种美感降临后灵光的闪耀,变得神奇而富有创新。学习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知识,文化的气息,探求知识文化奥秘的每株根须都凝聚着这美感与快乐的滋润……这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教学轨迹,都是教师主导性淋漓尽致的发挥,都是一个高素质善教者的体现。因此,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有序、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根本。

教师的整体素质大致包括心理素养、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三个方面。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它们综合地反映在教师个体身上便凝结成一种教学风格,人格魅力。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

1.教师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育观念要超前,人生态度积极上进不断提升视点,超越自己,能深刻领悟人生价值及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应宽厚待人、不自私、不自负、不偏激、不委曲求全。多理解存己见,多宽容而不附庸。

2.教师应不断虚心学习、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对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要精熟和广博。在提高自我中力求创新,走出本学科陈腐的教学樊篱。

3.教师应能够准确把握大纲思想,提高深入理解、领悟、消化教材的能力。熟悉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思维灵活,教法新颖。教学语言精炼、风趣、得体,具备娴熟地驾驭教学时空的艺术,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度能够伸缩自如,运用得体。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学习理论,目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学法指导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是艺术家。孟子说:“君子有三乐”。 其中一乐就是为师之乐。通过不断学习,加强自身整体素质修养,把教师职业视为一种事业,一个值得自己把智慧、情感、精力融入其中的生命过程。用爱心和智慧送给学生一双搏击未来的翅膀,这样的教师才是主导性的充分体现者,这样的教师才是阳光下崇高职业中最值得享受阳光的人。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8.

[4]陈澔.礼记•学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本文为韩山师范学院2007-2009年教改课题“推进反思性教学,促进高师院校英语学科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JG0705。”

(作者单位:广东韩山师范学院)

推荐访问:主导 角色 思考 价值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