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儿童保健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时间:2022-10-22 12:36: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对了解桂平市儿童保健管理现状并进行分析。结果目前桂平市的儿童保健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城乡医疗资源不平衡、留守儿童和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水平较低、基层儿保人才流失量大、群众保健要求增加等。对策政府要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管理,改进对策,加大保健资金投入,特别是基层投入,健全三网医疗保健系统制度,缩短城乡差距,改进保健管理模式,为全市儿童提供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儿童保健服务。

关键词:儿童保健;现状;对策

桂平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地理环境山区居多;是一个卫生资源缺乏和分布不平衡的县市,城乡之间的医疗设备配置、医疗水平、服务质量等差距很大,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局面。在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却又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如此的非良性循环,必然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桂平市儿童保健管理情况和模式,通过调查桂平市2011~2014年全市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现状,总结桂平市在儿童保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桂平市卫生资源基本情况

1.1卫生机构情况 全市现有各类卫生机构1618个,医院2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卫生院27个,其中乡镇中心卫生院8个、乡镇卫生院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民营医院4个;门诊部2个;城区诊所42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全市农村卫生室1521个,其他15个。

1.2 人员情况 2014年,全市卫生人员5023人,平均每千人口有卫生人员2.18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0.95人、注册护士数0.5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218人,非卫生技术人员805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225人(占52.77 %)、注册护士1993人(占31.58 %)。

1.3 仪器、设备情况 2014年全市拥有万元以上设备570 台(50万以下的设备558台、50-100万元的设备5台、100万元以上的设备7台),其中医院93 台,卫生院247 台,妇幼保健院111 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0台,其他79 台。

2 儿童保健现状

2.1桂平市儿童死亡率的调查情况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3年间桂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2年的8.28‰降到2014年的7.72‰,死亡率低于"十二五"目标。

2.2影响儿童健康体检的影响因素调查情况 影响卫生服务覆盖率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收入仍是其中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儿童在为享受免费健康体检的同时,通常需要为了进行健康体检而花费的交通费用往往比得到的服务费用还要昂贵。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有31.8%儿童家长由于交通问题不愿意接受国家免费的卫生保健服务。

2.3 桂平市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情况 2014年在桂平市城区随机抽查6岁~7.0岁健康儿童916例,其中男462例,女454例。对这916例儿童进行生长发育检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1显示了2014年桂平市城区6岁儿童男、女儿童的体重、身高的均值及标准差,而体重、身高与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标准比较如表2所示。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男、女体重、身高均比WHO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我们分析其结果可能与种族、遗传等因素有关,而后天环境因素亦是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此结果还说明了桂平市城区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与WHO仍有一定差距,这些差异显然同我市的经济发展等情况密不可分。

2.4桂平市儿童特殊群体的保健状况的调查情况 桂平市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少,青壮年大多数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一直是困扰我市卫生事业的难点,日益成为新时期儿童保健的焦点。大量农 村剩余劳动力为 改善生活 条件长期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 夫妻同时外出,因 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文化程度低,缺乏卫生保健知识,预防意识薄弱,主动参与意识差,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能力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家长的共有特点。他们的观点多数认为只要能够维持三餐温饱即可,特别是隔代抚养家庭,有病不能及时就医,拒绝体检的现象时有发生[1]。因此加强这部分人群的保健是流动儿童健康的保证。

2.5桂平市儿童保健医疗资源配置的调查情况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医疗市场同样飞速前进,CT、MRI、染色体分析、基因诊断等高精技术在我国医学界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局部的高设备、高技术并不能完全代表当地的医疗水平[2]。但从当地基层医疗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却能从侧面反应当地群众医疗情况。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儿童保健科却普遍缺乏适应专业发展的基本的临床实验技术与设备,是专业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桂平市儿童保健管理策略

3.1健全三级网络体系,重点在网底 根据国家《妇幼保健体系建设标准》相关要求,针对条件差、底子薄、人员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全市儿童保健的建设目标。

3.1.1发挥市妇幼保健院的"龙头"作用,负责全市的儿童保健技术指导、管理、培训、儿科危重症抢救以及妇幼卫生信息收集汇总等。

3.1.2发挥各乡镇卫生院和保健院、防疫站的"枢纽"作用,各单位均配备2~6例专(兼)职妇幼保健人员,做好辖区内妇幼保健及妇幼卫生信息收集上报工作。

3.1.3科学配置村级妇幼保健队伍,发挥村级保健员的"网底"作用,全市所有村级保健员担负着农村儿童保健基础工作。每例村级保健员每年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卫生院解决200元的劳动报酬,其中乡镇财政解决150元,卫生院解决50元。

3.1.4积极挽留基层医护人员。首先可采用针对性的招生政策,录取具有农村背景的学生,以便加大毕业生选择在农村地区开业的可能性。再者完善经济奖励措施。使之足以超过与在农村地区工作相关的机会成本,以便加强农村留任。其次是改善医护人员及其家人的生活条件,为其提供良好的安全的工作环境,因为这些因素对于他们能否决定前往和留守农村地区具有显著影响。

3.2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薄弱环节的管理质量 发挥社区、街道委员会、村委会、村保健员等的网底作用,履行职责,共同管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

3.2.1以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社区为基层网点,各居委会、村委会、协管员为杠杆,多方式、多部门合作共同管理流动人口儿童。另外,妇幼保健机构、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得到街道、居委会的帮助,在日常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加大宣传。

3.2.2建立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卫生部门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紧密合作,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可利用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信息,对流动人口儿童及时建立电子信息。

3.3提高整体儿童保健服务能力 优化儿童保健流程,增加体检次数。目前全市大部分儿童保健流程基本上是先进行预防接种后进行健康体检。对于某些儿童的特殊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时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为了保证保健服务质量,杜绝疫苗接种安全隐患的出现,应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此外,增加健康体检次数,在国家要求的4∶2∶1基础上,改变为9∶3∶2:3系统管理方式,即1岁以内儿童体检9次,1~2岁体检3次,2~3岁体检2次,3~6岁体检3次。这种管理方式既可以系统管理儿童,还可以从侧面强化群众保健意识,提高群众的保健重视度[3]。

随着儿童保健的普及,群众观念的改变,社会要求提供优质、多层次的儿童保健服务的呼声越来越大。服务内容从单一的测量的身高、体重,逐渐上升到高层次的智力发育、行为指导,从躯体不适到精神心理异常。充分利用现有的保健服务资源及管理网络,尽可能将基本服务覆盖到所有辖区的儿童,使特殊服务尽可能满足所有需要享用的儿童[4]。

3.4规范网络督导考核工作,确保保健工作顺利开展 鉴于各个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管理情况不一样,因此,基于对现状的了解,确立对未来的构想就非常关键。在实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过程中,我们还要在人口比例、卫生经费、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权衡取舍。在决定如何进行保健工作开展的同时,了解实际并预期进行整体构想是很重要的。建立儿童保健工作督导检查和工作评估制度,适时召开各相关部门项目工作协调会,了解相关部门及具体实施项目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刘岳.中国中西部县域卫生系统绩效及其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2]杨晶,李传荣,崔爽,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7,15.

[3]刘湘云.儿童保健学[M].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周立.公共卫生事业管理[M].2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编辑/翟辰万

推荐访问:桂平市 对策 现状 儿童保健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