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时间:2022-10-21 11:4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5i,uv^5tIu_mu3i]io饨ky报告。

2.3 数据标准化

2.4 指标权重与因子得分计算

2.4.1 确定主成分因子个数 。根据因子提取原则(特征根>1),提取2个主成分因子,因子贡献方差累计为90.52%(表2)。

2.4.2 权重确定。通过各主成分的特征值可以计算主成分因子的权重:,式中为相应主成分因子的权重,为特征值,m为主成分因子个数。由表2可知,2个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11.909、1.668,根据上式可得出权重分别为0.8771、0.1229。

2.4.3 主成分因子变量确定。根据Varimax最大方差法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主成分因子对变量的影响程度即为变量在主成分因子上的载荷。由表3可知,第一个主成分权重最大,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程度也最大,这一因子主要代表土地生产力、地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地均GDP的比例、工业用地效率、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地均财政支出、万元GDP综合能耗、农用地生产率、建设用地生产率、生物丰度指数、城市化率等因素,第2个主成分主要代表地均财政收入占地均GDP的比例、城乡居民收入比等经济因素。

确定主成分因子后,根据得分系数矩阵(表4)得到原始变量在不同成分因子上的因子得分,计算公式为,式中为相应的指标因子分值;为相应的因子得分系数;为原始变量标准化值,m为主成分因子个数,u为原始变量个数。

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得分的计算

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值:,式中,B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值;j为主成分因子个数;为因子分值;为相应主成分因子的权重值。

根据有关专家对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划分标准,将之划分为可持续起步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可持续利用阶段4个等级(表5)。

据此可计算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分及等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时序分析研究。

3 结果分析

3.1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分析

通过计算,永兴县总体而言属于可持续发展较好,即处在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其中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土地利用的社会和谐化均处在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化还处在可持续起步阶段,说明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较差。

3.2 土地可持续利用时序分析

综合考虑可持续利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间发展在不断推进和加深的,因此,该研究对2005~2014年永兴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永兴县2005~2014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在不断加强。通过近10年的发展,永兴县土地资源从可持续发展阶段,发展成了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通过分析,我们还发现,上一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对来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该研究以能够较好体现区域差异的县域为基本评价单元,选取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永兴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评价,并从时序上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可以很好的评估永兴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实际情况。结果表明,永兴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

从时间序列的分析来看,永兴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也证实了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时间的动态变化。

在未来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盘活存量土地;改变土地用途,转变土地发展模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加农业科技含量;降低污染废弃物的排放,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长期、稳步推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张碧,高成凤.四川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1):171-177.

[2]赵磊,刘洪彬.基于熵权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研究——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2(4):63-69.

[3]赵德义,高晓魏.基于熵值法的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石家庄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26):14741-14744.

[4]郑炎成,陈文科.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变迁理论与实证[J].财政研究,2006(3):5-20.

[5]何培香.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8(6)40-41.

[6]袁丽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16):4069-4072.

[7]赵旭.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以湖南省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2012(5):42-48.

[8]张磊,吕世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贵州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5(5):199-203.

[9]王腊芳,朱丹.长株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视角[J].经济数学,2014(3):35-42.

[10]戴亚南,贺新光.长株潭地区生态可持续性[J].生态学报,2013(2):595-602.

[11]赵兴国,潘玉君.中国省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及时空格局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4(3):196-203.

[12]尹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1(2):6-9.

[13]刘庆,陈利根.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及空间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6):245-251.

[14]杨星,蔡彦,郭璐.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65-68.

[15]袁磊,雷国平.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0(1):127-133.

推荐访问:永兴县 土地资源 综合评价 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