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大淡水鱼等

时间:2022-10-19 17: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不久前,科学家在泰国河流中捕捞到一条体重估计在250~450千克的巨型黄貂鱼。随后,渔夫和科学家宣布已将这条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淡水鱼放归河流。这条黄貂鱼体宽2米,体长2.1米,其尾巴已经不见。如果尾巴还在的话,这条鱼的体长就将达到4.5~5米。黄貂鱼曾一度被过度捕捞,但上述发现暗示这种巨型淡水鱼的实际现存数量可能比估计的要多。迄今已发现差不多200种鳐鱼,淡水巨型黄貂鱼是其中最大的一种。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的河流中,都能见到巨型黄貂鱼的踪影。科学家至今对这种巨型鳐鱼所知甚少,甚至就连它是否会游人大海并生存下来也不清楚。事实上,巨型黄貂鱼直到1989年才首次被记录在案。目前,科学家仍在致力于寻找个头更大的巨型黄貂鱼,一旦找到的话,最大淡水鱼的纪录就又要改写。

会数数的鱼

科学家最近首次发现,鱼不仅会游泳,而且能数数。实验证明,蚊鱼能数出了几何图案的数量。

蚊鱼是生活在北美洲和中美洲的一种淡水鱼,喜欢吃蚊子幼虫,因而得名,这种鱼天然具有社交习性。科学家捕来10条蚊鱼放进水箱,训练它们把通过一道合适的门跟识别一定数量的几何形状联系起来,只有选择正确的门(即上面有合适的几何图案数量的门),蚊鱼才能进入其他舱室加入更大的群体。

接下来,科学家将这10条蚊鱼放进它们并不熟悉的其他水箱环境里,这里也有“正确”(上面有合适的几何图案数量)的门和“不正确”的门,观察蚊鱼会作何选择。结果发现,蚊鱼做出正确选择的次数明显多于错误选择的次数。

为了证明不是非数字线索(例如对物体所占据空间大小的估计)在引导蚊鱼,科学家放置了多套大小、亮度和远近都有区别、但总数相同的几何图案来让蚊鱼辨别,但每次只随机挑选一套“正确”数量的图案,结果发现蚊鱼大多数时候都能选择图案数量合适的那道门。这就意味着蚊鱼确实懂得了图案的合适数量是多少。

尽管蚊鱼也能数数,但科学家认为这只是鱼类在进化过程中需要诉诸的“最后手段”,因为非数字线索更容易让鱼类迅速做出决策,而数数可能比仅凭大小来判断数量需要更多脑力。不过,在鱼儿寻求同类群体数量来躲避掠食者攻击等情况下,会数数可能也是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幽灵”海脓包

对地中海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随着最近几十年来海水温度的上升,海洋中的一种巨大的黏团状物质——海脓包也越来越多,它们入侵的海域也越来越宽,存在的时间则越来越长。

海脓包的最大长度可达200千米,过去通常出现在夏季的地中海海岸附近。这一季节的温暖天气使海水更加稳定,从而促进了有机物质的融合,而海脓包正是由这些有机物质组成的。现在,科学家发现由于海水温度的上升,在冬季也能形成海脓包,并且持续好几个月。

从19世纪直到最近,这种浅褐色的“脓包”被看作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它们会堵塞渔网、在游泳者身上罩上一层黏糊糊的“凝胶”。最新研究发现,地中海海脓包中竟然潜藏着细菌和病毒,其中包括致命性的大肠杆菌。这些病原体不仅威胁游泳者,而且危及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

海脓包最初的形式是“海雪”,实际上是主要由死亡及活体有机物构成的一个个团簇,这些有机物中包括一些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例如虾这样的小型甲壳动物以及桡脚类动物。随着时间推移,“海雪”中又加入了不少其他微小的“搭便车者”。这些“搭便车者”之所以加入,是为了寻找食物或以数量求得安全。就这样,“海雪”最终便可能长大成为海脓包。

人们最早是于1729年在地中海发现海脓包的,这里也是海脓包出现最频繁的地亢原因在于地中海海水的流动性相对较弱,也比较浅,使得水体更稳定,从而为海脓包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科学家研究了从1950年~2008年之间的海脓包目击报告,结果发现每一次海脓包数量大爆发都出现在海面温度高于平均值之时。

1991年,一位意大利海洋生物学家曾在亚德里亚海(地中海的一部分)围绕一只海脓包游弋,最终因这只海脓包的密度很大而不得其“门”而入。这位女生物学家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时她潜到海面下大约15米深处,突然感觉一个“幽灵”出现在她的上面。

当然,人们通常是不会故意游进一只海脓包中的。科学家警告说,如果人穿越海脓包,就可能患皮炎;如果鱼和其他海洋动物游进了海脓包,就可能受到病原体的致命性危害。有毒的海脓包还可能成为动物陷阱,覆盖在鱼鳃上导致鱼窒息。那些最大的海脓包则可能沉到海底,最终构成一张巨大的“地毯”,令海床上的生物窒息而死。

海脓包危及的可不仅仅是地中海。最近的研究发现,或许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的上升,它们可能已经通过海洋从北海(位于大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之间的大西洋海域)进入了澳大利亚。

与尸体为伴的蚜虫

大多数人和其他动物都不愿以尸体为伴,但科学家最近发现蚜虫是个例外,它们跟同类的尸体依偎在一起,目的是躲避寄生黄蜂的攻击。寄生黄蜂通常将卵产在蚜虫体内,孵化后每只蚜虫体内只有一只黄蜂卵子最终能变成黄蜂:幼蜂将蚜虫从里吃到外,最终获得自由飞走。

一般而言,当非掠食性动物(例如鹿或兔)遇到一堆动物尸体时,其直觉是“赶快逃走”。所以,科学家的直觉是:当蚜虫面对一堆被寄生黄蜂杀死的蚜虫尸体时,它们也会逃走。蚜虫繁殖速度很快,并且既能生育有翅膀的后代,也能生育无翅膀的后代。对于蚜虫为什么会这样产生后代,科学家并不清楚,但他们猜想,在那些明显面临黄蜂掠食危险的区域,蚜虫应该迅速产下有翅膀的幼虫,这样幼虫就能飞到一个新的安全处。

科学家还推想,来自蚜虫尸体的“化学信号”会诱发蚜虫产生有翅膀的后代,但他们猜错了_一蚜虫产下的是无翅膀后代。科学家注意到,寄生黄蜂倾向于忽略掉那些有蚜虫尸体的植物,而在不见蚜虫尸体的情况下黄蜂则会近观植物。科学家因此又推测,当黄蜂看见蚜虫尸体成堆时,它们会以为这片区域已被其他黄蜂使用过,于是它们便会飞走。事实上,与尸体堆为伴的蚜虫遭到的黄蜂袭击比无尸体堆为伴的同类少30%。科学家指出,与尸体为伴能够提高蚜虫个体的生存机会,于是蚜虫主动采取了与尸体为伴这个策略。

空间站上拍摄的陨击坑

这是最近发布的由国际空间站上一名宇航员拍摄的乍得奥隆加陨击坑照片。奥隆加陨击坑被认为已有3.70亿~3.45亿岁,对它的研究暗示它是同一次撞击事件中形成的三个陨击坑之一,另外两个陨击坑可能已被掩埋在撒哈拉沙漠下面。

恐龙打地洞躲避极端气

极地恐龙有许多让人着迷的特点,而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活在一年中长时间被冰雪覆盖、被黑暗笼罩的极地。一项新发现显示,极地恐龙为了适应极端气候,采取了打地洞躲到地面下的生存策略。

古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东南海岸发现了一个已有1.1亿年历史的恐龙地洞,当时该地区与南极洲相邻。其实早在2006年,古生物学家就在美国蒙大拿州发现了一个这样的恐龙地洞,化石证据表明在那个洞里曾经生活着一个9500万年前的恐龙家庭。

在澳大利亚发现的这个恐龙地洞长182厘米,宽31厘米,嵌在白垩纪早期的一块暴露的大岩石里。科学家在这个地洞中没有找到恐龙化石,但根据洞龄、洞的形状大小及其他特点判断,当初住在这个洞中的应该是小型鸟脚龙,它们的大小与大型鬣蜥相仿,能用右脚站立。这些素食恐龙通过一个螺旋形地道下到洞里,地道是鸟脚龙自己在河岸上挖的,河岸如今已变成森林平原上的一块大岩石。

科学家对照上述两个恐龙地洞推测,地球两极的恐龙打地洞至少有好几百万年的历史,而在较为温暖的古代蒙大拿,恐龙打地洞很可能是为了保护幼子,而非躲避极端气候。科学家相信,随着挖掘范围的扩大,一定能找到更多的恐龙地洞,而且是更多种类的恐龙所打的地洞。

寻找可居住的卫星世界

在这幅艺术想象图中,一颗行星正透过云层“偷窥”一颗“太阳系外的月球”。美国宇航局近日宣布,该局2009年发射升空、专门用于寻找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的“开普勒号”人造卫星,不仅将找到像地球一样的行星世界,而且将发现有可能可居住的行星卫星。

行星在环绕恒星运行时会遮挡恒星的一部分光芒,“开普勒号”正是通过探测太阳系外的恒星亮度的周期性微小变化,来寻找行星的存在。现在,科学家进行的新的模拟结果显示,“开普勒号”也能通过行星速度和位置的变化来探测行星卫星的存在,这是因为卫星的引力拉动会造成行星速度及位置的改变。一旦知道行星的大小、质量及其跟母恒星之间的距离,就能揭示行星的卫星是否支持液态水的存在,或者说是否支持类似地球生命的存在。

旋转的星系

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最近抓拍到下面这张NGC 4945星系照片。尽管照片中的这个星系看起来像一支雪茄,但天文学家却发现它实际上是一个旋转星系,就跟我们的银河系一样。不过,从地球上看去,看到的只是它的边缘。照片上那些粉色明亮带显示的是该星系中的恒星诞生区,而来自星系中心的高能辐射流则暗示,NGC 4945星系中央也跟银河系一样,隐藏着一个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

偷东西的白矮星

在下面这幅艺术想象图中,一颗大质量、小个头的白矮星(图中左下部)正在盗取来自明亮恒星HD49798(图右上部)的物质。从1997年开始,科学家一直在搜寻这颗恒星附近神秘X射线的来源。2009年9月,欧洲空间局的“XMM-牛顿号”人造卫星终于揭示,这些x射线原来是来自正在迅速旋转的一颗白矮星——死亡恒星的残骸。这颗白矮星只有地球大小的一半,质量却比太阳还大一点,足见其密度之大。天文学家预测,这颗白矮星将在大约50万年后以超新星的形式爆发。

彗星撞地球导致冰期大灭绝?

在距今大约1.29万年前的上一次冰期,北美大陆上的巨兽和一个早期人类文化突然消失。科学家最新指出,最近在美国加州南部附近一座岛屿地面下发现的罕见纳米钻石,证明了彗星撞击地球是这次大灭绝的元凶。

此前在北美各地沉积层中发现的类似的纳米钻石,被认为是太空岩石撞击地球导致古代大灭绝的有力证据。根据一种较新的理论,在上一次冰期,一连串彗星残骸撞击北美大陆,引发大面积野火,初始的高热和压力在土壤中形成了微型钻石。不过,高热很快使冰架融化,引发一股巨大的淡水流,从而阻碍了一类重要的洋流,使该地区的融冰发生逆转,气温再度骤降。正是这种突然大降温杀灭了这里的剑齿虎、猛犸象等大型哺乳动物,同时还杀死了北美已知最早期居民——克洛维斯人中的大部分。

反对上述理论的人指出,天体撞击地球所形成的微型钻石中有典型的晶体结构,而先前发现的纳米钻石中却找不到这类结构。不过,这次新发现的纳米钻石中有一种独特的六角形结构,这种结构只在已知遭遇过天体撞击的地方发现过。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究竟是不是彗星撞地球导致了冰期物种大灭绝,科学界至今仍缺乏共识。

“宇宙花瓶”

在这张新近发布、由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轨道器拍摄的照片上,土星的一颗小卫星土卫十的表面散布着多个阴影——陨击坑,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陨击坑使得自己就像土卫十这只“宇宙花瓶”的瓶嘴。土星有超过50颗有名字的卫星,土卫十是其中最靠近土星本身(土星有环)的卫星之一。直径为179千米的土卫十于1966年被发现,并以罗马神杰那斯(看守门户、掌管开始与结束的两面神)的名字来命名。

推荐访问:淡水鱼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