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民风建设如何助力脱贫攻坚

时间:2023-06-04 09:30:07 脱贫攻坚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卓著。当前,脱贫攻坚外部合力基本形成,但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主体的贫困群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等、靠、要”思想突出,自觉自助意识淡漠,缺乏内生动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对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有所帮助。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新的抓手及具体的举措。

【关键词】新民风建设;内生动力;脱贫攻坚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于是,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然而,纵观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流程从初期的进村入户摸排情况到后期脱贫成效的跟踪监测,从具体制贫原因的分析到一系列针对性帮扶措施的制定;都是在顶层设计的带动下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摸着石头过河的民生实践。这其中工作冗杂,头绪繁多,甚至偶尔陷入重复颠倒、形式主义的误区。鉴于上述种种问题,陕西省脱贫攻坚指挥部于2017年9月出台了《培育脱贫内生动力工作导引》,倡议把脱贫攻坚与新民风建设紧密结合。

一、新民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提出的社会背景

当前,脱贫攻坚外部合力基本形成,但贫困群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等、靠、要”思想突出,自觉自助意识淡漠,缺乏内生动力;加之一些地方人情分子重、红白事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盛行,徒增群众负担,一定程度影响了脱贫攻坚成效。严峻的攻坚形势要求各级、各部门在全面落实好既定帮扶政策、计划的同时,更加注重扶智、扶志,正如《國际歌》里面唱的: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精准脱贫必须要让思想冲破牢笼,必须更加注重优良民风建设,切实激发内生动力。

二、新民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要把新民风建设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内生动力,就是要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把新民风建设转化为智力、志趣资源,要投入精力进行大量规范性的工作:如村规民约的制定与遵循、村史的编撰与讲传、家教家风建设与传承、道德讲堂传统文化宣讲、平安建设戒赌戒毒、红白理事会办事章程等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加强新民风建设的积极意义,弘扬正能量,引导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精神层面的支撑。

我们要认真梳理和总结新民风建设所蕴含的种种内容到底能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什么,提供哪些思维?这样的梳理和总结不能只是停留在学院里口若悬河的纸上谈兵,而应该要以秦腔、戏剧、秧歌、广场舞及体育比赛;以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优秀学生、致富能手、党员标杆、道德模范的嘉奖评选或事迹宣讲;以唱村歌讲村史办村级自乐班搞文艺汇演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青少年的嬉戏玩乐,走进老百姓的街谈巷议,走进新农民的养殖种植,使得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在贫困地区的每一个犄角旮旯里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并最终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源头活水,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不竭动力。

三、新民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径探析

(一)“关键少数”的典型引领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作为扶贫最“前沿”的“关键少数”,是直接联系上级与村社间的纽带,在落实扶贫政策、实现精准脱贫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新民风建设,首先须从“关键少数”的作风整顿入手,提升干部精气神,狠抓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的“标杆”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部带头干”,干部以身作则,党员敢闯敢干。基层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岗位对党和国家的重要性,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时时、事事率先垂范,必然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

(二)村规民约的道德约束

乡约古已有之,由北宋发展至明清并一直作用至今。北宋张载有言:“欲事立,须是心立。”意即做事当先立心,内心不够崇敬则做事懈怠惰懒,事情也没办法完成。贯穿于陈忠实小说《白鹿原》始终的《乡约》,是原上百姓必须遵守的社会礼仪和行为规范,充当了"法律"应具有的社会约束力。乡约具有超强约束力,是邻人乡里互相劝勉共同遵守,以相互协助救济为目的的一种在中国普遍长久存在的制度,是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尺。村规民约的潜移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挤破头争当贫困户,我是贫困户我光荣的怪象。

(三)家教家风的长期熏陶

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教家风,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作为长辈,该为子女留下点什么,是钱物、品德,还是技能?马克思一生穷困潦倒,但却始终坚持以火一样的热情不知疲倦的投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其思想的光芒及伟大的追求在百余年之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依然被亿万万人追随,其父的言传身教功不可没。马克思的父亲教导马克思要勇于承担其对于恋人、家庭、人类应负的责任,做一个高尚的人。林则徐在一幅有关家风的对联中写到: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朱德一生俭朴,两袖清风,临终时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点存款,而是叮嘱他们要自食其力,永保艰苦奋斗的本色。徐特立也曾告诫后辈:“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先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先哲大家如是,历史贤达如是,革命前辈亦如是。这种遗苍生情怀遗革命之德之才重于单纯遗钱遗物的做法,值得今天的父母们深思。传统美德,是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脱贫攻坚的内在驱动力。

(四)法制建设的保驾护航

强化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仅靠村规民约和家教家风这样的道德约束远远不够。我们一要坚持依法治理与以德治理相结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依法维护公序良俗和社会秩序,形成知法用法、学法守法的良好环境。二要厚植全民法治精神,利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依法释理,解决部分群众法治意识淡薄、信闹不信法等问题。三是健全基层法治建设,畅通渠道。调动乡里能人、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发挥村规民约、传统道德文化等约束激励作用。四是重典治乱,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坚决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突出打击为其充当保护伞的职务犯罪。无论是村规民约的润物无声还是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甚至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典型带动,都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方能促进良好新民风的形成,从而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生动力。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民风 助力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