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时间:2023-05-29 13:36:03 思想汇报 来源:网友投稿

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河南省结合本省实际,在全省开展了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全省人民为推进新跨越、实现新崛起做出了不懈努力。就商丘而言,在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大潮中,如何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通过解放思想来推进新跨越、实现新崛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共商丘市委书记王保存同志。

记者:请问王书记,您是如何理解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与广大干部群众达成了哪些共识?

王保存:我的理解是: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时机非常重要、主题非常鲜明、影响非常深远。

时机非常重要。从时机上看,商丘市同全国、全省一样,伴随着30年来思想不断解放的脚步,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踏上了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和谐兴市的新征程。但以全局的眼光来审视,推动商丘发展新跨越、新崛起仍任重而道远。商丘既是内陆地区、内陆城市,又是农业地区、农业城市,长期处在农业经济和农耕文明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及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我们来讲尤为重要。在这个改革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省委积极推进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对于我们客观看待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清醒认识我们在发展中所处的历史方位,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紧迫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对推动商丘市的改革开放、构建和谐商丘、实现跨越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题非常鲜明。省委书记徐光春强调:必须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努力改变主观方面的不适应、客观方面的不符合的状况,不断分析新情况、迎接新挑战、解决新矛盾,开辟思想解放的新境界,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把实现科学发展作为这次解放思想的主题,既体现了对改革开放以来两次大的思想解放活动的继承,又给新的发展阶段解放思想赋予新的内涵;贯彻了党的十七大精神,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突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推动力。

影响非常深远。从影响上看,解放思想是开放性、变革性、创新性活动。只要我们认真落实省委部署,切实把解放思想作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改革发展、加快跨越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第一抓手,在理论武装、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干部素质、创新党的建设等七个方面下功夫,就能确保解放思想取得扎实成效;就能抓住重点带动全局。通过思想解放的大讨论,必将会使我市改革发展活力充沛、动力强劲、助力充足。这为我们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城镇经济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商丘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对我们化解严峻形势带来的困难,牢牢掌握主动权十分有利。

对商丘而言,资源、自然条件等发展要素是常数,是客观的、很难改变的,而能改变的是人的主观因素、精神状态,是思想这个变数。在常数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在变数上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多下功夫。商丘是商业、商文化的发祥地,商丘王亥又是中华民族经商第一人,可谓“三商之源”。今年以来,商丘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关于商丘要围绕“商”字作文章、谋发展、求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开放、全民大创业”实践活动,并与此后省委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取得了初步成效,达成了如下共识:在观念体制上,提出在破除“十重十轻”观念的同时,推动观念、机制、制度“三项创新”,做到“五破五立”,使跨越发展有了新保障。在重点难点上,坚持从薄弱环节抓起,积极推进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三项突破”,找准了在黄淮四市率先发展的关键点。在工作推进上,我们突出抓好五件实事,即积极做好千名优秀干部离岗招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带头创业、核减审批收费项目、治理经济发展环境、落实服务承诺等五项工作,将解放思想落到了实处。这“三大”实践活动得到了干部群众的支持和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记者:请问王书记,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程中,商丘市是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取得了哪些成就?

王保存:商丘县域包括六县一市,县域人口677.11万人,县域土地面积9007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的82.1%和84.1%。“郡县治,天下兴”。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既是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又是统筹发展的“重头戏”。为此,我们创新机制体制,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此项工作,我市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显著提高,产业层次大幅提升。2007年,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1%,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市的70.7%,县域粮食产量占全市的80.56%;县域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1.7%;农村公路总里程8851.4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48元。与此同时,我市的社会事业、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党的建设等都迈出了较大步伐。

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我们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是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加快推进农区工业化进程,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把工业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主要支撑,坚持培育骨干企业和发展中小企业并举、培育新兴产业和整合提升传统产业并举,走出了一条工业发展规模化、经济结构合理化、主导产业集群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的传统农区的工业化路子。目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4.4:20.6:25.0调整为2007年的30.6:41.2:28.2,实现了向二一三的历史性转变;2007年县域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较2006年平均增长32.6%,工业经济在县域GDP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商丘也由工业小市逐步转变为工业大市,正在向工业强市跨越。

二是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县域经济的基础。近几年,我市立足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强力推进科技农业、市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扶持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国内外有竞争力的品牌。我们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粮食生产从2004年以来连续5年获得丰收,常年产量占全省十分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形成了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花卉、辣椒、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提高了经济作物在农作物中的比重。永城枣干、柘城三樱椒、宁陵金顶谢花酥梨等享誉全国,永城市、柘城县分别被授予“中国面粉城”、“中国辣椒之乡”称号。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抓好“五类十大基地”建设,即十大万亩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十大千棚以上温棚园区、十大万头以上规模养殖示范基地、十大年产值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及农村道路、农村沼气、乡村卫生院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村有线电视等十大农村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目前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167万亩。科迪集团、福润集团等十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产值110亿元。面对“以千家万户小生产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困局,我们把分散的村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集体,共同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全市组建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00多个、年产值达150多亿元。此外,全市已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是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突破口。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规定》,通过抓改革,放活发展一批;强龙头,分类发展一批;搭平台,引进发展一批;兴市场,带动发展一批;靠科技,提升发展一批,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培育民营经济主体,初步形成了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生动局面。2007年底,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50%以上。

四是把第三产业和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增长点。商丘市地处河南省东部黄淮平原腹地,豫、鲁、苏、皖省结合部,产品可辐射到四省,在商业上又是河南省距港口最近的一个城市,京九铁路与陇海铁路在此交会,公路四通八达,交通非常便捷。同时还要发展水运和航空,航空已列入“十一五”规划。商丘市资源、市场优势突出,再加上近几年加大了硬软环境的改善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商丘还是中华民族火的发源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因此,充分利用商丘的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以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势在必行。目前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大型批发市场有14个;2008年1月~9月,全市接待游客与去年同比增长36.8%,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3.3%;商丘演艺集团改制和王公庄画虎产业得到中宣部刘云山部长的充分肯定,民权王公庄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重视并加强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组织劳务有序输出。在商丘的600多万农业人口中,劳动力就有380万人。近年来,全市年平均外出务工人员达20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00多亿元。目前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现金收入的36.8%,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记者:商丘市产业集群具有哪些特色?为培育这些特色产业群采取了哪些措施?将来如何继续突出优势、发展特色?

王保存:近年来,我们按照“壮大规模、培育龙头、打造名牌、发展集群”的思路,催生了一批像永城面粉加工、夏邑会亭打火机生产加工、虞城稍岗钢卷尺生产加工、梁园区铝加工、柘城金刚石微粉生产、睢县皮毛皮革加工、宁陵县白酒生产、民权县葡萄酒生产等20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为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产业基础,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民离乡不离土、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这些特色产业体现出了产业内生性、主导产业关联性等特点。从产业内生性来看,立足本地资源,成本优势明显,叠加效应显著,这已成为民营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依托和提高产业根植性的重要基础。从产业关联性来看,如虞城稍岗钢卷尺生产加工产业集群,现已形成拥有钢卷尺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275家,是全国最大的钢卷尺生产基地。虞城利民镇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是以科迪食品集团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循环加工企业群,集科、工、农、牧、商于一体,成为中原地区比较大的食品加工基地。该产业集群带动了周边几个乡镇600多万亩种植产业和1000多奶牛饲养户的发家致富,带动了几百家印刷包装业、运输业的发展,形成相互促动、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的大产业集群链条,构成资源、环境、经济的良性循环经济圈。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到科迪视察,对其“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在发展产业集群上,我们主要是做好“四篇文章”:一是围绕龙头企业做文章。对于龙头企业,我们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并为其营造宽松环境,推动其加快发展。截至2008年10月份,全市50家大中型企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4%,其中13家企业的增长速度在50%以上。二是围绕特色做文章。目前商丘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20多个“块状”、“集群”型经济。我们围绕这些特色板块,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突破口,上规模,做大做强一批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上档次,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集群;上水平,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经济,使其成为经济中的“亮点”。三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做文章。我们充分利用商丘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从“催、扶、增”三方面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催”,就是催生一批农产品加工型企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扶”,就是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使其发展壮大;“增”,就是增加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四是围绕园区与基地做文章,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目前,商丘在工业集聚区建设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全市共建设工业集聚区12个,已入驻企业245家。今后,我们将发挥区域优势,继续把特色产业群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产业专业化协作,逐步完善上下游企业的配套产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其做大做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打造一批特色突出、集聚发展、成长迅速的产业集聚区。

推荐访问:区域经济发展 推动 解放 新跨越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