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宝成学术思想撷英

时间:2022-10-24 19:00:04 思想汇报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570-02

[生平简介]

林宝成,男,汉族,1944年3月出生于河南省孟州市。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高级讲师。1968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五年制本科)。先后分配到酒泉、武威等地,在农村基层卫生部门工作,深刻了解河西地区缺医少药情况和人们群众对中医的喜爱,以及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中的神奇作用,由此立志学习祖国医学。1974年-1976年在甘肃省卫生厅第五期西中班学习,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深钻细研,为日后从事中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0年在陕西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内经中基师资班”进修一年,重点学习《皇帝内经》,收获颇丰,尤其学习班聘请任应秋、方药中、米伯让、付贞亮、李今庸等大家亲自授课,使其对当代中医界名流各家学术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甘肃省中医学校从事教学与临床工作,先后担任中医临床教研室主任;教务科科长;继续教育办公室主任;甘肃省成人中专教材编委会委员;全国中等中医药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编委会委员;甘肃省中医学会理事。

林老先后在省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的体会”一文被收入《中国中医药最新研创大全》。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中等中医药教育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编委会会员,该书已于2002年8月由江苏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学术经验理论精华]

吾有幸自2002年师从林宝成老师学习三年,林老师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使我获益非浅。尤其对老师三十多年来所积累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感悟良多,现就其中几个方面总结一二,以飨同道。

1 外感疾病, 诸家兼采, 推陈致新

1.1 老师认为提高外感病症治水平是关系振兴中医的大事:一般来说,凡是因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等外界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通称为外感病症,中医最早认为“寒”邪是外感病的主要原因,故将外感病症通称为“伤寒”也就是说伤寒既是外感病的病因,又是外感病的代名词。

《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据此,“伤寒”又有广义和狭义之不同。广义泛指所有的外感病症;狭义则专指寒邪入侵人体而引发的一系列外感病症。

当然,目前中医把外感时病作为外感病症的规范名称,与其相对应的则是内伤杂病,二者共同构成中医内科疾病的主要内容。外感内伤是密切联系的,正因为有了内伤才容易招致外感,反之,有了外感又进一步加重内伤,因此外感之中有内伤,内伤之中有外感,二者既是可区分的,又是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医圣张仲景把外感病(伤寒)与内伤病(杂病)合而述之,曰《伤寒杂病论》,确是其高明之处。

1.2 老师常用的经验方

1.2.1 杏苏散;原为治疗凉燥咳嗽之方,我校儿科专家周天心老师用其化裁治疗感冒咳嗽等外感病初期阶段效果较好。

紫苏, 杏仁, 前胡, 桔梗, 枳壳, 半夏, 陈皮, 茯芩, 甘草, 生姜, 大枣

此方实为杏苏散十枳、桔、前十二陈汤而成、周老使用其治疗外感病时常加黄芩、百部、浙贝母、白芥子、白头翁、荆芥、防风,同时酌减二陈汤。若喉痒咳嗽,加橘红;若鼻塞不通加白薇。

1.2.2 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而成,治《伤寒论》太少合病,此处“太”应为太阳表虚之证即桂枝汤证。《伤寒论》有“传经”之说,此方证应为外邪已入少阳,但仍未完全脱离太阳之表(半表半里),感冒病人大多生病3~5天后才来就诊,而应属于此方证者居多,据统计冬季门诊感冒病人的30~35%竟属于此证型(于己白语)。本方证的特点是:

发热恶风,寒热往来,有汗,关节酸痛,

胸肋苦满,或腹痛,食欲不振,心烦喜呕,

舌质暗红,或暗淡,苔薄白或薄黄腻

以上特点,关键是发热、汗出、四肢酸痛、口苦。投以此方,可立竿见影,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而伴有外感症状者,效果更佳。

本方亦可用于植物神经紊乱的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失眠、经前综合症,对改善自汗,胸闷、腹痛、食欲不振、精神抑郁等症状有效。其剂量应以下面为参考。

柴胡5~12g, 桂枝5~10g, 芍药6~12g, 黄芩6~10g,

半夏6~10g, 党参3~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10g。

1.2.3 柴平汤:即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合方,治疗小柴胡证并见腹满(胃气不降)舌苔白腻者,也属于少阳阳明合病的范围,只是没有象大柴胡汤证那样热结在里,郁郁微烦的里实热证,所以柴平汤与大柴胡汤的区别关键是,一是舌苔白腻(湿郁),一是舌苔黄白且燥。故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凡有发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痞硬、呕吐等症状者也就是符合热结在里证的特点者用大柴胡胡汤,而柴平汤仅对一些消化不良,兼外感者有效,故适应范围广,但病症相对大柴胡汤证要轻的多。

1.2.4 苍耳子散:(鼻窦炎兼有外感证者)

苍耳子10g, 薄荷6g, 辛夷6g, 白芷6g

此方能通鼻窍,止头痛。对于一些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本方配合相关的解表方剂(多为辛凉解表如银翘散之类)效果很好。证属风寒或阳虚之人用本方合桂枝汤加细辛、亭力子、蝉衣亦可‘此正合《伤寒论》:“太阳中风……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5 银苇汤:(上海曙光医院经验方)

银花15g, 连翘15g, 黄芩12g, 芦根30g, 生苡仁g, 冬瓜仁10g, 桃仁10g, 杏仁10g, 桔梗10g, 鱼腥草30g, 红藤30g, 生甘草6g

是用于发热较高、咳嗽、咽痛(或化脓)、大便干或秘。对肺炎(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化脓症、肺脓肿成痈期效果良好。

咳吐浓痰者加瓜蒌、桑白皮、地骨皮、枳壳。

1.2.6 霍朴夏苓汤

即三仁汤(杏仁、蔻仁、苡仁、厚朴、通草、滑石、竹叶、半夏)去滑石、通草、竹叶、加藿香、豆豉;赤茯苓、猪苓、泽泻组成、与三仁汤同属化湿之剂、但三仁汤有滑石、通草、竹叶、故清热利湿作用强,而本方用藿香、豆豉、二苓、泽泻、解表渗湿作用强,是介于藿香正气散与三仁汤之间的一个方剂。亦属于疏表和里之剂。

2 调理脾胃 突出辩证 选方用药

2.1 脾胃同治,调畅气机是关键:脾胃在生理上升降配合,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五脏六腑中,脏腑表里莫过于脾胃关系之密切。病理上,脾胃常常同病,但有侧重不同,老师认为,侧重于脾则多虚多寒,侧重于胃则多实多热。脾胃病的另一特点是;“多于饮食有关,常以湿、食为患。”脾胃病症多见寒热错杂者,究其根本,寒多指脾胃虚弱内生之寒,热多为宿食湿郁所化之热,故脾胃病辨治,只要把握八纲,平调寒热,畅达气血,兼理肝肾,抓住“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原则,就能提纲挈领,每可得心应手。

2.2 调理脾胃,升降和合,勿伤中气:老师认为“脾胃病用药,贵在升降和合,勿伤中气”。老是用半夏泻汤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当以胃脘部(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或痛;或兼呕噁,腹痛汤鸣,下利,舌苔滑腻或白或黄,脉濡或弦为辨证要点。同时根据各种消化道疾病的特点而采用不同治法,如泄泻者,本方如茯苓,车前、滑石之类的分利湿邪,所谓“利小便而实大便者也” ;宿食内停加寇仁、苡仁、三仙以消食导滞;呕吐者加生姜、竹茹、代赭石、旋复花以和胃降逆;胁痛加元胡、川楝子以舒肝理气;痢疾者加桃仁、归尾、木香、厚朴以调气活血。

2.3 调理脾胃,须兼顾相关脏腑,突出辩证论治:老师常说:“准确辩证,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组方用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合病机。”如脾气虚与脾阳虚,前者多表现为脾胃消化功能减弱,应选四君子汤治疗,而脾阳虚则是在气虚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出现了手足欠温,腹痛下利的寒象,所选方应为理中汤。两方组成药物仅变一味,(干姜易茯苓)而适应症候迥然不同。另外,脾胃病的辩证,尤应注意舌苔的变化,临床常根据舌苔的黄白厚腻的情况来判断寒热、湿、食的程度,从而决定使用辛开与苦降药的比例。此外,对呕吐物与泻下物的色、质、量、味,排出时间,次数均应仔细观察分析。

2.4 脾胃病的治疗,应以法统方,据证选药:脾胃病症虽繁多,但老师能把握住“理、法、方、药”这一治疗脾胃药的纲领。认为“理”就是脾胃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是立法的根据;“法”就是治疗大法,也是选方用药的依据。老师曰:“以法统方,即是在大法的前提下掌握若干基本方,然后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在据证选药,做到‘有方有药’,就能切中病机,效如鼓桴。”

2.5 调理脾胃,须顺应其生理特点,医护并举:脾胃病的辨治,还须顺应其生理特点,选方用药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脾病时注意湿多伤脾,多用醒脾化湿之品,少用甘润滋腻品;而胃病时,当防止燥热伤及胃阴,常用甘凉滋润之品,慎用香燥。

(2)清阳不升则泄利,宜升阳举陷;胃气不降则縝胀,宜和胃降逆。

(3)脾病多虚多寒,胃气多实多热。故治脾宜健脾、益气、温中,治胃当以消导、和胃、泻热。

(4)脾胃病应特别注意饮食调摄。另外,寒温适宜,劳逸结合,注意休息。畅达情志,防止外感,亦很重要。

3 辩证施治黄疸 主要责之于湿 故护脾胃阳气

对黄疸病,林老师认为病位上应考虑脾胃肝胆的顺序,病起于脾土,黄成于肝木,始终抓住“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的关键,以祛湿利小便为基本的大法,强调“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使“黄从小便去也”。利湿、化湿、燥湿、祛湿诸法随症选用,特别对长期慢性黄疸患者,治以益气养血,疏肝助脾,顾护脾胃阳气更为重要。永登一名长达20余年的慢性黄疸患者,经林老师用此法三月余,终于痊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重视黄疸消退后的调治。黄疸的消退,并不意味着病情的痊愈,常有残湿余热不清,肝脾气血损伤尚未恢复。因此,仍需善后调理。若脘腹作胀,胁肋隐痛不适,不思饮食,肢体困倦,大便不调,舌苔薄,脉弦细者,为肝郁脾虚,治当疏肝健脾,可用逍遥散加减调治。若腕腹胀痛,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弱者,属脾胃虚弱,治当健脾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若脘腹痞满,胁助胀痛,食欲不振,口苦口粘,小便短赤,苔黄薄腻,脉濡数者,属湿热留恋,治当清利湿热,继用茵陈四苓汤加减。若胁下有积块,日久不消,疼痛拒按,舌有瘀斑、痰点、脉涩,属气泻血瘀,治当化瘀软坚,可用鳖甲煎丸,或在辩证用方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桃仁、莪术、鳖甲等。

4 中风先兆和后遗症 方药专一 虫藤类药优先

高血压、中风是目前长期困扰很多家庭的问题,林老师善用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治疗中风前或中风发生后血压不稳定的病人,同时强调“通腑”在改善症状上的重要性,后遗症的治疗则以王清任补阳还五汤为基础,酌以虫类、藤类、搜风通络。中风后遗症病人若能够严格按医嘱要求服药及锻炼,则效果较好。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风病后遗症期,病情恢复较慢,往往需要坚持治疗,坚持锻炼。

[验案介绍]

1 林老对外感病的临床诊治经验

1.1 外感风温验案:李某某,男,58岁。身热、出汗、烦渴咳痰黄稠5天,于2003年3月12日就诊。患者于5天前不慎受凉后出现发热,微恶寒,烦渴,咳嗽,口干苦,咯痰黄稠,舌红,苔黄,脉滑数。神志清楚,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林老诊断为风温病卫气同病,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以清泄肺热,化痰止咳,方药以银苇汤加减:银花15g, 连翘15g, 黄芩12g, 芦根30g, 生苡仁30g, 冬瓜仁10g, 桃仁10g, 杏仁10g, 桔梗10g, 鱼腥草30g, 红藤30g, 生甘草6g。水煎分服,每日一剂,三剂后发热退,咳嗽症状消失痊愈。

按:本病为感受春季的风热病邪,春季风木当令,气候温暖多风,阳气生发,加因患者起居不慎,感受风热病邪而成病,正如叶天士所说:“春月受风,其气已温。”风热外邪从口鼻、皮毛而入,邪热壅肺,里热蒸迫则出现身热,汗出,烦渴;肺热灼液为痰则可痰黄稠;外邪未全入里,则有微恶寒的表症。现代医学认为是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原因是病毒、细菌感染,导致气管、急性支气管炎症反应。目前西医临床过多的使用抗生素,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并无价值,相反可能导致耐药菌株产生,由此引起更多的医源问题。林老认为中医药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症状中有独特优势。方中银花、连翘、黄芩清热解毒,是当前常用的双黄连针剂组成成分,桃仁、冬瓜仁活血清化痰热,连翘有解表作用,甘草缓急与桔梗、鱼腥草、红藤合用有化痰排脓作用。全方合用共奏清泄里热,疏解表邪之功。本方对肺炎(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化脓症、肺脓肿成痈期效果也佳。咳吐浓痰者加瓜蒌、桑白皮、地骨皮、枳壳。

1.2 鼻渊验案:

王某某,男,63岁,七里河调味品厂退休工人,因感冒引起“鼻窦炎”输液打针月余无效而于2004年5月17日出诊。现头痛鼻塞,流黄浊涕,胸闷而不咳,大便干,舌尖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血压160/90mmHg,中医辨证痰热壅肺,肝阳偏亢,治宜清热化痰,平肝潜阳。处方银苇汤合苍耳子散加减

银花12g, 连翘12g, 黄芩10g, 菊花12g, 勾藤15g, 桃仁10g, 生薏仁15g, 冬瓜仁12g, 苍耳子10g, 辛荑10g, 白芷10g, 薄荷(后下)6g, 枳壳12g, 桔梗10g, 瓜蒌12g, 芦根15g

取六剂,每日一剂,水煎分服。

2004年5月24日,复诊,黄浊涕大减,头已不痛,便通,唯觉口苦,胸闷,微咳,胁痛,舌淡尖红,苔转为燥,脉弦。证又见少阳,兼而治之。

处方:

菊花12g, 勾藤(后下)15g, 银花12g, 连翘12g,

牛子12g, 柴胡10g, 黄芩10g, 竹茹10g, 枳壳15g,

桔红10g, 茯苓12g, 瓜蒌皮10g, 芦根15g, 冬瓜仁10g,

炒苡仁10g, 丹参10g, 元胡6g, 川棟子6g, 薄荷(后下)6g

再服六剂后,患者来告,病已痊愈。

按:西医鼻窦炎,应属中医鼻渊。鼻为肺窍,故仍以肺热壅滞论治,以苍耳子散为通鼻窍之传统方剂合银苇汤加减,故收效迅速,因患者血压偏高,始终以勾藤、菊花平肝潜阳。

2 林老对脾胃病的临床诊治经验

胃脘痛案:李某,男,35岁。因胃脘胀痛,胸胁满闷于2004年5月17日初。伴善太息,呃逆频作,不思饮食,四肢困重,嗜睡,大便通而不爽,查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弦滑。证属肝郁脾湿,治以疏肝和胃,健脾利湿。方用杏仁10g,栝楼皮12g,柴胡6g,香附9g,茯苓20g,藿香12g,草寇仁9g,厚朴9g,枳壳9g,白芍12g,甘草6g,半夏6g。服药3剂,胃脘胀痛渐减,大便如常,食欲增加,舌苔厚腻渐退。继服4剂而告愈。

按:胃脘痛常因情志不遂、劳累、饥饱、寒凉无常,导致脾胃气机不畅,病因虽多,但病机则是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根据胃脘胀痛,每遇情志不遂而发作的特点,故常从肝论治。方中用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藿香、草寇仁芳香化湿,健脾和胃;茯苓淡渗利湿;杏仁、栝楼宣肺解郁,使肺气宣通,脾湿得运;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健脾燥湿之功。

3 林老对黄疸病的临床诊治经验

3.1 王某某,男性,35岁,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目黄、身黄、尿黄七日于2004年3月18日初诊。门诊查:巩膜黄染,肝在右胁下1cm,无明显压痛及叩痛,脾未触及。化验检查:血清总胆红质5.75mg %,麝香草酚浊度实验6u,麝香草酚絮状实验(++),血清谷丙转氨酶 495μ。患者舌淡,苔白腻,脉缓。初诊为阳黄,属湿邪偏重;予茵陈胃苓汤加减治疗。服药10剂,症状不见好转,除恶心呕吐外,黄疸继续加重,总胆质上升到23.75mg%,谷丙转氨酶下降至310μ。血清胆红素与转氨酶的反相变化,提示病情有急剧恶化的可能。且病人出现畏寒肢冷,虽值炎夏,不仅以被复身,还要紧闭门窗,饮水服药虽滚烫却不嫌热,伴头痛头晕,尿色如浓茶,舌淡而嫩,舌苔白腻,脉濡弱。经分析后认为,本病属于阴黄,辨证为脾肾阳虚,寒湿内困。以茵陈四逆汤加人参施治。3剂后,症状有明显好转,头痛头晕消失,不觉畏寒,说话已增多,饮食增加。继用茵陈四逆汤加味,调治三个月,黄疸全消,肝功能恢复正常。

按:阴黄易与阳黄的湿重于热证相混淆。患者初诊,以湿重为主,阳虚之征尚不明显,但并无“阳证阳脉”之象,实际上已属阴黄。随着病变的发展,阳虚之征显露出来,则及时按阴黄诊治,以温阳补虚化湿为主,故疗效显著。若不重视温阳补虚,恐难取效。所以,要注意阴黄的特征及用药的思路。

3.2 2003年10月初,永登县农民徐某某,男,36岁,患黄疸20余年多家医院检查均未确诊。肝、胆、胰均未发现异常。食欲欠佳,神疲乏力,胃脘不痛,肝脾不大,不发热,单间巩膜皮肤深黄,尿黄赤,黄疸指数38。前医予茵陈药剂之类,屡不见效。老师细审其脉舌,苔白而有瘀斑,脉虚大,诊为气大衰,气滞血瘀,脾土不运。林老拟黄芪、党参、当归、鸡血藤、生地、黄精、白术之品益气养血,苍白术、青陈皮、柴胡、薄荷之疏肝助脾,三棱、莪术、当归、丹参之活血。6剂后,黄疸竟然大减,精神好转,食欲增进,上方加减继服20余剂症状基本消失,黄疸指数接近正常。又用胃苓汤、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加减调治两月余终于痊愈。

按:我对本病久治难愈百思不得其解,老师详细解述《伤寒》、《金匮》有关之论述:“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始悟茵陈之误。后期用胃苓汤、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加减调治两月余终于痊愈,认为黄疸虽消,并不意味病情痊愈,常有残湿余热不清,肝脾气血损伤尚未恢复,因此,仍需善后调理,治以清利湿热、疏肝健脾、健脾和胃。

4 林老对中风病的临床诊治经验

吕某某,男性,60岁,突患中风(脑血栓),曾经中西针灸治疗3月余,效果不显。邀师诊之,症见左半身发凉麻木下肢僵硬,行动不便,需人搀扶或用拐杖,方能慢行数步,语言謇涩,口中涎多,头晕不能转侧,舌紫暗,苔白腻,脉弦滑无力。辨证为气虚血瘀挟痰浊痹阻经络,给予益气活血、温经化痰法,药用补阳还五汤加桂枝、白芥子各15g,服药3个月,基本恢复如常。半年后恢复正常,能慢走1000m而无不适。

按: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以半身不遂为主,或兼患侧凉麻无力,或语言謇涩,口角流涎等,此时应重用黄芪,一般为30~60g。若瘀血中兼有痰阻者,方中尚需配伍化痰通络药,如患侧无寒凉感者可加僵蚕、全蝎、地龙、蜈蚣等虫类药,患侧有寒凉感的宜加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桂枝(或肉桂)等较好。

吾有幸随师侍诊三年,恩师言传身教,历历在目,当定铭记在心,奉为日后执业楷模。

推荐访问:撷英 学术 思想 林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