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双创”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探析

时间:2023-06-12 13:24:03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对广西和广东深圳市两个地区“双创”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从创新思维与会计实训相融合、创新技能与实训评价体系相融合、创新教育与教育人文环境相融合、创新教育融入真实的项目研发等方面分析“双创”教育与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路,并论述具体的融合措施:分群体、分层次、分阶段加强融合;构建区域层面的创新创业联盟,搭建“双创”教育资源平台;多主体共同参与,建立“双创”教育协同治理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创”教育  会计专业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C-0180-02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在2015年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上,推动成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联盟,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2016年1月,第一批国家职业院校“双创”教育基地获得批准。他们以创新创业为合作目标,共同促进“双创”教育工作的发展。这种全新的模式在合作内容、合作方式、运作方法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力图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平台的正式启动,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助于推动我国人才培养工作跨越式发展。

一、国内“双创”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始终重视岗位与实践的融合,为了进一步研究如何建立高职“双创”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笔者对广西和广东深圳市两个地区“双创”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一)深圳市“双创”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现状。深圳市的高职院校在“双创”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是全国领先的,其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改革机遇和科技创新氛围。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凭借深圳市当地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势,立足于本地众多的创新创业企业,在高职教育上把握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和经济发达的市场环境,将一些重点和优势专业与创新科技企业、实习就业充分密切结合,在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室共建、教师队伍培训、教材编写、职业资格认证、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均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就拥有较多的实习机会和课程实践机会,充分学习和接触到企业所需的各种职业技能,在学生创业项目、校企合作研发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深圳市的高职院校重视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积极与中兴通讯、华为、腾讯等国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他们签订全方位战略性合作协议,在培养创新技能人才方面成效显著。

(二)广西“双创”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现状。广西的经济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广西北部灣经济区的形成,不少高科技企业逐步落户广西,给广西的“双创”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根据调查我们得知,由于历史原因,广西的高职教育发展相对较慢,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双创”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仍然是“两张皮”,与相互融合的程度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少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领域缺乏导向性,例如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到企业参加两周的企业实习,时间较短,接触到的专业岗位也不太重要,即使到了大三阶段,也只是学生毕业前为了找工作而到企业实习,在工作适应性和技能提高上还是存在诸多的不足。

二、“双创”教育与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路

经过调查,“双创”教育是当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在培养职业技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双创”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工科类的学生,而是面向全体,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手段要打破以往的惯性思维,利用企业的实践平台,将“双创”教育与会计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相融合。把以往关注学生的课堂理论教学和仿真模拟教学转变到真正的企业岗位实践上。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支持创新项目的推广,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创业相结合,把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融入会计专业技能课程中。

(一)创新思维与会计实训相融合。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起点,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必须立足于产业发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采用新技术和创造新方法,培养个人创新思维。高职院校依据会计行业专业需求,结合不同岗位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从最初的规范化工作上升到创造性工作,不断地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并把这些能力融入项目任务中,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领学生具备改进新方法、优化新流程的意识和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依托专业群建设,开设跨专业课程,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创新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新技能与实训评价体系相融合。创新技能的提高是创新思维提升的体现,必须运用特定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融入的效果。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原有实训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模式僵化,不能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于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来说,原有的实训评价体系并没有体现出其创新分值,如果沿用以往的评价指标,容易挫伤这部分学生的实训积极性。

(三)创新教育与教育人文环境相融合。创新教育不能脱离原有的教育文化环境,而是原有教育环境的提升。创新教育需要尊重教育文化的差异、在实践中鼓励求同存异,注重文化环境的合作共赢。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教育中,不能忽略教育人文环境,而是必须融入这些人文环境元素,营造一个优良的创新环境。

(四)创新教育融入真实的项目研发。创新教育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学上的创新,更应面向中小企业,在工作中解决技术难题。在实训过程中,应积极组织跨专业师生团队进行真实性的项目工作,以项目为工作重心,以专业互补作为技术配合,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项目工作中提升创新能力。

三、“双创”教育与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措施

(一)分群体、分层次、分阶段加强融合。具体如下。

1.分群体。“双创”教育改革需要划分不同教育群体,根据不同群体的核心需求有目标地进行培养。学校要对全体学生普及创新教育,开展全校性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部分特别有兴趣钻研创新工作的学生,可以依托社团进行创新培养;对于有创新兴趣并具有一定的项目开展基础的学生,可以申请建立创业园,培养学生产业成果转化能力,甚至可以进驻高校创业园区进行产业孵化。

2.分层次。高职教育对于专业的划分已经相对清晰,在与产业相关和市场对接方面,都有利于“双创”教育的开展。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大致相同,但是其内在特征各不相同,反映在实践指导方向上。例如某些高校的上级部门是工信委,可以充分利用行政归属的优势突出工业和信息化方向的岗位创新。某些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是粮食局,可以充分利用行政归属的优势突出粮食会计的岗位创新。因此,我们有必要分层次进行“双创”教育的规划。对于制造行业,“双创”教育应聚焦会计如何服务工艺创新和技术变革;对于服务业,“双创”教育应聚焦会计服务流程的创新;对于农林行业,“双创”教育应聚焦会计如何服务于现代农业等。

3.分阶段。“双创”教育的改革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创新创业学生要给予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支持。例如在创新思维培养阶段,注重给学生创新思维精神上的鼓励支持;在创意应用技术阶段,注重在人员、技术方面的支持;在成熟产业的孵化阶段,注重在经费、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的支持。“双创”教育阶段性的支持力度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技术和资金,满足不同阶段创业教育的需要。

(二)构建区域层面的创新创业联盟,搭建“双创”教育资源平台。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教育上,离不开有限的教育和社会资源。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寻求创新资源的多元化。“双创”教育仅仅依赖高职院校是不够的,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牵头,构建区域层面的创新创业联盟,把不同地區的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充分调动起来,通过架构资源综合平台来服务本区域内的高校、企业和个人。例如玉柴机器、五菱集团、两面针集团等企业都是广西本土创新性企业,这些企业大都面临着成本、质量及产品性能等各种难题,高职院校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从多方面、多主体获取资源,就有可能实现协同创新。

(三)多主体共同参与,建立“双创”教育协同治理体系。“双创”教育的顺利实行和有效实施不仅仅取决于高职院校内部,更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双创”教育是个多主体参与的复杂工程,需要协调统筹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已出台一些政策提供相应的支持,但是仍然是各个机构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的零星建设,并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双创”治理体系。地方政府要在创业活动中发挥主导性和宏观调控作用,适当出台一些教育指导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整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支持初创企业初期发展,完善“双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形成创新创业社会文化,在社会上形成创新文化的舆论氛围。

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是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探索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为了完成这一重大使命,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双创”教育的内涵与定位,理清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认真遵循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加强与区域企业的紧密合作,让更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创新工作“锤炼”,使“双创”教育踏上理性之途。

【参考文献】

[1]匡瑛.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J].教育研究,2013(1)

[2]刘云朋,邢文生.协同创新视阈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创新科技,2018(12)

[3]熊素宜.“双创”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4]王新文,闫绍惠,崔秀艳.构建“双创”教育的生态环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

(责编 苏 洋)

推荐访问:教育 探析 高职 会计专业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