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时间:2023-06-11 13:12:03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是世界各国追求的教育目标。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人人都应当受到教育,不要区分类别。这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教育公平是中国人追求世界“大同”的内容,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世界尚未“大同”,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理想与现实还有较大的差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教育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经济发展的水平。中国的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必然给教育公平带来种种困难。我们要力争促进教育的协调发展,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的基本保证。

人民政府在推进教育的协调发展,促进实现教育公平上负有很大的责任,并且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成都市人民政府下大力气推行“城乡教育一体化”,大大缩小了城乡教育在基本设施上的差距,有力地推进了教育公平的逐步实现。同时,非常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水平,农村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有显著改进。对此,广大人民群众是满意的,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肯定。

教育水平的关键是教师水平。从整体上看,城市和农村都有“优质学校”,又都有“薄弱学校”,而农村“薄弱学校”的比例更大些。较快地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特别是有效地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是一项实现“教育公平”的长期任务。这方面,人民政府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保证农村教师得到较好的发展。

有人主张城乡教师“大换班”,优秀教师“轮流转”,将城市的优秀教师来一个“上山下乡”,以为这就是“教育公平”。我认为,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并不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各学校之间总是存在差异,而且永远有差异。“教育公平”绝不是要“削峰填谷”去“教育拉平”。人为地“拉平教育”,忽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严重违反“科学发展观”。

教师的工作必须相对稳定,校长的工作也必须相对稳定。世界各国的“优质学校”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校长和教师长期保持不变,相当稳定。学校之间加强学术交流,相互听课;在自愿的原则下,学校之间适当地交换教师,参与式地观摩学习,等等,这有利于学校发展。要办好学校必须“尊重教师”,优秀的校长都知道,“尊重教师”才可能办好学校。

每一个家庭的子女都想进“优质学校”,但“优质学校”是相对的,不可能全部都是“优质学校”。教育公平的第一步是“机会均等”,所以“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等方式,人们接受。教育公平是要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所以“考试录取”、“择优录取”也是现阶段教育公平的方式之一。反之,仅仅通过“权力”和“金钱”去择校,人们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正在缩小距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构“全民终身的素质教育”体系,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保证。

(查有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610071)

推荐访问:公平 现实 理想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