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时间:2023-06-11 11:12:03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一直把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作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指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加快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我国必须加强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加强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经历了几千年的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发展成为多民族国家。一般认为,世界上单一民族国家数量很少,约20个左右。在全球化时代,人口流动和人才交流已是世界趋势,已经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如何促进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睦相处,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础,也是各民族交往、沟通、理解、融合的桥梁。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中的平等地位,许多国家都在探索切实有效的民族教育政策,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教育发展模式。加强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加强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通过对世界各国民族教育的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民族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世界各国政治体制、民族政策和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和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民族教育发展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世界各国民族教育理论、政策、实践模式的了解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民族教育的本质和特征,把握民族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民族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探索民族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加强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民族教育决策和民族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开展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不同的民族教育诉求和民族教育理念,以及解决各种不同社会矛盾和民族教育问题的思想智慧和教育改革举措,从全球的视野审视我国的民族教育,特别是我国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民族教育的先进经验,汲取其他国家民族教育的教训,为我国的民族教育决策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同路径,为我国的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加强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理论体系,是我国民族教育学理论建设的重要使命。开展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对世界各国的民族教育理论和思潮进行分析、批判、反思、借鉴、创新、超越,可以丰富我国的民族教育思想,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民族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核心议题

民族教育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主要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的教育,既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也包括少数民族散居区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

加强民族教育国际比较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议题:

一是民族教育理论的比较研究。在世界各国,民族教育都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要想理解世界各国的民族教育,首先应该弄清楚民族教育的理论。在国外,有各种各样的民族学理论、人类学理论、社会学理论、文化学理论、语言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等运用到民族教育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教育理論和思想流派,如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教育民族志理论、复杂性理论、教育机会均等理论、冲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全民教育理论、民族认同理论、民族主义理论、现代主义理论、族群—象征主义理论、批判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文化论等。这些理论有着不同的哲学理念、价值追求和教育主张,倡导不同的研究范式和方法,都在民族教育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民族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民族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来实现的,而且我国开展民族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借鉴国外的民族教育政策,为我所用,为制定中国的民族教育政策服务,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民族教育,因此,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应该是民族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重中之重。民族教育涉及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最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包括教育权利政策、入学机会均等政策、课程与教材政策、双语教育教学政策、民族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民族学生资助政策、民族教育师资政策、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民族理解教育政策、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政策、民族教育管理政策、民族学校政策、民族骨干培养政策、民族学生就业政策等。对于民族教育政策的研究,不但要研究政策本身,而且要研究政策的背景和出发点;不仅要研究政策文本,而且要研究政策的实施和效果;不仅要研究政策的现状,而且要研究政策的沿革、制定、评价和调整。

民族教育实践模式的比较研究。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不能停留在理论和政策层面,更应该深入到活生生的实践层面。在国外,在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民族学生入学和就业优待、民族学生资助、双语教育教学、多元文化教育、民族理解教育、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民族学校管理等方面,都有许多好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和办学模式。这些实践层面的模式、经验,可以给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加强民族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范式与方法选择

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就有学者研究国外民族教育,但长期以来,由于受经费、研究者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民族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工作者却不得不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在亟须了解和借鉴国外民族教育理论、制度、政策、经验,同时经费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文献研究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研究方法,即使在今后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单一的文献研究法在今天已经不能满足民族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需要。随着研究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研究方法的转型与创新不但已成为客观要求,而且具备了可行性。我国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应更多地采用各种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尝试田野研究、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实验研究、参与观察、深度访谈、行动研究、人种志方法、扎根理论等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中新的研究方法,开展以证据为基础的研究。

同时,开展民族教育国际比较研究,不但要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挖掘数据,而且要运用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去分析所获得的数据,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如运用新制度主义、教育人种志、解释学、批判理论、现象地图学、谱系学等为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我们可以选择国际上已经证明是科学有效的理论和分析框架,更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理论和分析框架,打造更适合中国国情和思维方式的研究范式。

加强民族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开展民族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正确认识普遍性与差异性的关系,致力于进行科学、有效的比较。可比性是开展民族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基本原则。世界各国的民族教育政策有民族自治型和融入型等不同形态,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有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和地方合作型等不同类型,既不能以点带面,也不能以偏概全,既要看到普遍性,又要看到差异性,对国际社会的民族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模式应该进行分类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正确处理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关系,致力于国际经验的本土改造。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曾经说过,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学校之外的事情甚至比学校内部的事情更重要,它制约并说明校内的事情。这告诉我们,世界各国的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与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对于在国外行之有效的各种民族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模式,也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注意其背后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将其放在中国社会和民族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和实验,实现其本土化改造,才能丰富我国的民族教育思想,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教育政策,开发出切实有效的实践模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正确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致力于建立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开展民族教育的比较研究,最终目的是构建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教育理论体系,为我国的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提供指导。因此,对于国外各种民族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经验的正确态度就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中国本土的民族教育思想,创立中国自己的民族教育学派,探索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访问:民族 研究 国际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