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篇

时间:2023-12-19 19:16: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主题教育: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篇

廉政专题党课:以“五心”笃守内无妄思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把握执政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继往开来推进自我革命的必备法宝。现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为答好时代考卷和接受人民阅卷,党员干部一定要處续党的优良传统,以“五心”笃守内无妄思,以“五力”笃行外无妄动,蹿厉奋发实现既定目标,继续考出好成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主题教育: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主题教育: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篇1

 

  总书记在党的**大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明确了新征程上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战略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X系统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工作定位、积极履行职责,团结动员职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下面,我着重从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如何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X机关作用,与大家作以交流。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保持X系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大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最鲜明的特色、最显著的优势和最有力的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重大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也是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一)党的领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共同的理想和追求。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赓续传承中华文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以各种方式苦苦探寻现代化之路。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百日维新在守旧派的无情打压下遭遇夭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葬送殆尽。这些失败充分说明,地主阶级的封建主义老路、维新派的资本主义旧路、民族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道路等,都接连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规划,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向全党郑重宣布:“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明确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步骤进行了持续地探索。1957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底,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党带领几亿人民按照“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砥砺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四个现代化”战略设计的基础上,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2年,“现代化”第一次进入党的十二大报告主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经过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2002年正式宣布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这一时期,我们党制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提出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党的**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在领导力量、价值取向、实现路径、人民主体地位等方面,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的不同。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看,无一不充满着剥削压迫、野蛮掠夺和强权暴力。二战后一些国家盲目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既没有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也没有摆脱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和剥削。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高质量发展,按照“人民逻辑”来展开的,摒弃了西方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现代化等于资本主义”的神话,充分彰显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二)坚持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坚定“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党领导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特别是在重大历史转折、社会变革的紧要关头,领袖人物都发挥着掌舵领航的关键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博弈和斗争中,我们最大的机遇、最大的实力和竞争力、最大的底气和资本,就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之间的竞争,看的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但关键还是最高领导人的执政水平,这在当今世界重大格局变化的对比中越来越得到实践的检验。半个世纪前,西方曾经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到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党的十八大前,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忧心忡忡,甚至担心我们党的命运前途。现在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打消了这一疑虑,打破了西方的图谋,有力驳斥了所谓“历史终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正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奋进,我们才战胜了各种风险挑战,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在党的**大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当代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长期坚持这个科学理论,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回答、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指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筑牢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面向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只有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才能立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思想和精神旗帜

  党的**大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懂弄通做实这一重要思想,首先

  应对其科学内涵、理论渊源准确把握、理解到位。

  从道理、学理、哲理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党的**大报告在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这一重要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用“六个坚持”科学提炼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实现了从道理、学理到哲理的升华。“十个明确”是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的概括,是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座理论大厦的主体部分,构成了这一重要思想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新时代我们党不同时期形成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作的整合发展,是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两个结合”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奥妙所在,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六个坚持”是我们党首次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正确路径,既是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总的看,“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两个结合”、“六个坚持”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只有发挥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和思想伟力,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筑牢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总书记在党的**大上,从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到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再到号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别是在参加党的**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由此可见,团结奋斗是党的**大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基于此,党的**大鲜明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障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着力提高职工生活品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放在首位的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这既彰显了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体现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点。回顾过去十年,报告总结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展望未来,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包含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报告还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入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X系统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具有群众性的根本特点。X系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

  2019年11月2日,总书记考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系统论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党的**大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工人阶级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2020年11月24日,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21年10月13日,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强调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方式,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都对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大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党中央关于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充分表明,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切实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已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施政目标和治国方略。

  早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时,我们党就倡导在其管辖的企业中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从1922年《劳动立法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到1961年《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再到2000年《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以来,X系统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和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载体渠道不断拓展,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和实现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方面,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国有企业党建考核巡视,写入公司章程,成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公司治理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非公有制企业方面,积极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把建立健全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与企业日常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职工对实行厂务公开、参与企业管理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事业单位方面,将事业单位对内公开与对外公开相结合,全面保障事业单位职工在单位改革发展重大事项和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上的民主权利。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途径得到进一步拓展。

  保障和实现职工民主政治权利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有的企业负责人对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性、必要性还存在认识偏差;有的X系统干部对于深入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推进民主管理工作还存在畏难情绪;部分职工还缺乏民主参与意识。二是部分企事业单位仍存在民主管理制度运作不规范问题。有的企事业单位简单地实行“二会合一”(职代会与X系统会员代表大会合并召开)或“三会合一”(职代会与X系统会员代表大会、企业行政会议合并召开),导致职代会与工代会出现职权混淆的现象。三是保障和实现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相关法制建设有待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职代会制度的规范运作等缺少有力法律依据。现代大型企业中多种民主管理制度如何协同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民主权利的实现方式和途径等,亟待深入研究。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有机系统中,X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这一X系统的独特优势,既要让职工“话有地方说”,也要引导职工“有话好好说”,更要保障职工“说了不白说”。要不断规范民主管理程序,重点解决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意愿不高的问题。要积极推动“互联网+民主管理”深入发展,积极探索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企业民主管理新形式。

  (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提高职工生活品质

  党的**大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居民收入水平连年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目前,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过3万元大关,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居民健康指标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实现。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对于X系统而言,关键就是要切实保障职工群众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等各项合法权益。近年来,X系统聚焦重点群体不断拓展维权服务领域,进一步叫响做实送温暖、金秋助学、农民工平安返乡等X系统品牌,构建起常态化梯度帮扶长效机制,维权服务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更加明显,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X系统工作体系日益健全,城市困难职工如期同步迈入小康,X系统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家庭全部如期实现解困脱困,农民工权益保障取得积极进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取得突破,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X系统要切实落实党的**大提出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重要部署,发挥好X系统维权服务的基础性、普惠性作用。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动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快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深化“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活动。要建立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的X系统服务体系,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平台功能建设。培育壮大基层X系统服务阵地,实现区域内职工活动与服务基本覆盖。要巩固拓展解困脱困工作成果,形成层次清晰、各有侧重、有机衔接的梯度帮扶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常态化送温暖机制,继续叫响做实X系统工作传统品牌。

  四、坚持守正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X系统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党的**大首次把守正创新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强调深化X系统、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工运事业和X系统工作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赋予更鲜明的实践要求

  “桥梁纽带”的提出,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个思想的是列宁同志。1920年,列宁在《论X系统、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的错误》中说:“没有一些把先锋队和先进群众、把它和劳动群众连接起来的‘传动装置’,就不能实现专政。”此后,我们常用“传动装置”或“纽带”来比喻社会主义群团组织的基本功能。

  进入新世纪,几乎每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明确提及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党的**大在重申“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有效”两字。这是党中央对群团组织提出的更高要求。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当前广大干部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一些群团组织不同程度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群团组织存在的这些问题,实质是脱离群众。这些年来,我们在去“四化”上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职工群众中来、到职工群众中去,真正让X系统工作在职工群众中发挥出作用,决不能让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变成“浮桥”、“断桥”,决不能让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变成“空中飘带”。

  (二)锲而不舍深化X系统改革和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团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将群团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大盘子加以统筹推进。

  新时代新征程上,X系统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从职工群众看,我国职工队伍在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职工队伍结构进行了深刻调整,职工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上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征。从X系统工作看,X系统改革向纵深推进、向一线延伸还不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最后一公里”还没打通,部分互联网头部企业X系统工作推进难度较大,“互联网+”X系统普惠性服务实效性有待增强,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直面突出问题、敢于攻坚克难,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X系统改革和建设取得更大突破。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论述,确保X系统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聚焦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方向,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X系统工作体系,增强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功能。要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资源手段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扩大X机关和X系统工作有效覆盖。

  (三)突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加强X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党的**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斗争精神”:报告开篇提出“三个务必”,“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其中之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成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此外,“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内容写入了党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看,仅在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全国就发生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130余起罢工斗争,参加人数在30万人以上,其中很多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有相当多的是工运领导人和基层工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斗争精神的鲜明特色是保卫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涌现出“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等一大批先进模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斗争精神的鲜明特色是改革开放,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斗争精神的鲜明特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国工人阶级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主力军作用,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X系统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职工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希望我们每位同志都要坚持在干中学、干中练,不断成长成才,通过苦干练就真本领,通过斗争练就硬本领,在新时代X系统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多力量!今天的宣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题教育: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篇2

 

  总书记在党的**大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明确了新征程上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战略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X系统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工作定位、积极履行职责,团结动员职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下面,我着重从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如何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X机关作用,与大家作以交流。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保持X系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大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最鲜明的特色、最显著的优势和最有力的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重大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也是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一)党的领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共同的理想和追求。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赓续传承中华文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以各种方式苦苦探寻现代化之路。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百日维新在守旧派的无情打压下遭遇夭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葬送殆尽。这些失败充分说明,地主阶级的封建主义老路、维新派的资本主义旧路、民族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道路等,都接连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规划,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向全党郑重宣布:“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明确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步骤进行了持续地探索。1957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底,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党带领几亿人民按照“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砥砺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四个现代化”战略设计的基础上,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2年,“现代化”第一次进入党的十二大报告主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经过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2002年正式宣布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这一时期,我们党制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提出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党的**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在领导力量、价值取向、实现路径、人民主体地位等方面,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的不同。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看,无一不充满着剥削压迫、野蛮掠夺和强权暴力。二战后一些国家盲目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既没有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也没有摆脱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和剥削。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高质量发展,按照“人民逻辑”来展开的,摒弃了西方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现代化等于资本主义”的神话,充分彰显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二)坚持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坚定“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党领导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特别是在重大历史转折、社会变革的紧要关头,领袖人物都发挥着掌舵领航的关键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博弈和斗争中,我们最大的机遇、最大的实力和竞争力、最大的底气和资本,就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之间的竞争,看的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但关键还是最高领导人的执政水平,这在当今世界重大格局变化的对比中越来越得到实践的检验。半个世纪前,西方曾经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到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党的十八大前,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忧心忡忡,甚至担心我们党的命运前途。现在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打消了这一疑虑,打破了西方的图谋,有力驳斥了所谓“历史终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正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奋进,我们才战胜了各种风险挑战,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在党的**大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当代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长期坚持这个科学理论,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回答、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指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筑牢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面向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只有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才能立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思想和精神旗帜

  党的**大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懂弄通做实这一重要思想,首先

  应对其科学内涵、理论渊源准确把握、理解到位。

  从道理、学理、哲理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党的**大报告在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这一重要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用“六个坚持”科学提炼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实现了从道理、学理到哲理的升华。“十个明确”是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的概括,是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座理论大厦的主体部分,构成了这一重要思想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新时代我们党不同时期形成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作的整合发展,是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两个结合”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奥妙所在,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六个坚持”是我们党首次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正确路径,既是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总的看,“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两个结合”、“六个坚持”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只有发挥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和思想伟力,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筑牢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总书记在党的**大上,从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到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再到号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别是在参加党的**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由此可见,团结奋斗是党的**大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基于此,党的**大鲜明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障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着力提高职工生活品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放在首位的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这既彰显了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体现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点。回顾过去十年,报告总结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展望未来,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包含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报告还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入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X系统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具有群众性的根本特点。X系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

  2019年11月2日,总书记考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系统论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党的**大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工人阶级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2020年11月24日,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21年10月13日,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强调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方式,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都对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大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党中央关于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充分表明,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切实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已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施政目标和治国方略。

  早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时,我们党就倡导在其管辖的企业中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从1922年《劳动立法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到1961年《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再到2000年《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以来,X系统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和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载体渠道不断拓展,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和实现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方面,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国有企业党建考核巡视,写入公司章程,成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公司治理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非公有制企业方面,积极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把建立健全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与企业日常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职工对实行厂务公开、参与企业管理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事业单位方面,将事业单位对内公开与对外公开相结合,全面保障事业单位职工在单位改革发展重大事项和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上的民主权利。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途径得到进一步拓展。

  保障和实现职工民主政治权利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有的企业负责人对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性、必要性还存在认识偏差;有的X系统干部对于深入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推进民主管理工作还存在畏难情绪;部分职工还缺乏民主参与意识。二是部分企事业单位仍存在民主管理制度运作不规范问题。有的企事业单位简单地实行“二会合一”(职代会与X系统会员代表大会合并召开)或“三会合一”(职代会与X系统会员代表大会、企业行政会议合并召开),导致职代会与工代会出现职权混淆的现象。三是保障和实现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相关法制建设有待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职代会制度的规范运作等缺少有力法律依据。现代大型企业中多种民主管理制度如何协同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民主权利的实现方式和途径等,亟待深入研究。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有机系统中,X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这一X系统的独特优势,既要让职工“话有地方说”,也要引导职工“有话好好说”,更要保障职工“说了不白说”。要不断规范民主管理程序,重点解决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意愿不高的问题。要积极推动“互联网+民主管理”深入发展,积极探索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企业民主管理新形式。

  (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提高职工生活品质

  党的**大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居民收入水平连年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目前,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过3万元大关,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居民健康指标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实现。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对于X系统而言,关键就是要切实保障职工群众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等各项合法权益。近年来,X系统聚焦重点群体不断拓展维权服务领域,进一步叫响做实送温暖、金秋助学、农民工平安返乡等X系统品牌,构建起常态化梯度帮扶长效机制,维权服务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更加明显,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X系统工作体系日益健全,城市困难职工如期同步迈入小康,X系统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家庭全部如期实现解困脱困,农民工权益保障取得积极进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取得突破,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X系统要切实落实党的**大提出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重要部署,发挥好X系统维权服务的基础性、普惠性作用。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动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快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深化“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活动。要建立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的X系统服务体系,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平台功能建设。培育壮大基层X系统服务阵地,实现区域内职工活动与服务基本覆盖。要巩固拓展解困脱困工作成果,形成层次清晰、各有侧重、有机衔接的梯度帮扶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常态化送温暖机制,继续叫响做实X系统工作传统品牌。

  四、坚持守正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X系统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党的**大首次把守正创新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强调深化X系统、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工运事业和X系统工作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赋予更鲜明的实践要求

  “桥梁纽带”的提出,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个思想的是列宁同志。1920年,列宁在《论X系统、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的错误》中说:“没有一些把先锋队和先进群众、把它和劳动群众连接起来的‘传动装置’,就不能实现专政。”此后,我们常用“传动装置”或“纽带”来比喻社会主义群团组织的基本功能。

  进入新世纪,几乎每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明确提及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党的**大在重申“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有效”两字。这是党中央对群团组织提出的更高要求。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当前广大干部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一些群团组织不同程度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群团组织存在的这些问题,实质是脱离群众。这些年来,我们在去“四化”上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职工群众中来、到职工群众中去,真正让X系统工作在职工群众中发挥出作用,决不能让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变成“浮桥”、“断桥”,决不能让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变成“空中飘带”。

  (二)锲而不舍深化X系统改革和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团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将群团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大盘子加以统筹推进。

  新时代新征程上,X系统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从职工群众看,我国职工队伍在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职工队伍结构进行了深刻调整,职工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上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征。从X系统工作看,X系统改革向纵深推进、向一线延伸还不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最后一公里”还没打通,部分互联网头部企业X系统工作推进难度较大,“互联网+”X系统普惠性服务实效性有待增强,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直面突出问题、敢于攻坚克难,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X系统改革和建设取得更大突破。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论述,确保X系统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聚焦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方向,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X系统工作体系,增强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功能。要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资源手段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扩大X机关和X系统工作有效覆盖。

  (三)突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加强X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党的**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斗争精神”:报告开篇提出“三个务必”,“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其中之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成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此外,“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内容写入了党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看,仅在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全国就发生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130余起罢工斗争,参加人数在30万人以上,其中很多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有相当多的是工运领导人和基层工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斗争精神的鲜明特色是保卫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涌现出“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等一大批先进模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斗争精神的鲜明特色是改革开放,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斗争精神的鲜明特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国工人阶级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主力军作用,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X系统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职工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希望我们每位同志都要坚持在干中学、干中练,不断成长成才,通过苦干练就真本领,通过斗争练就硬本领,在新时代X系统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多力量!今天的宣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题教育: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篇3

 

  总书记在党的**大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明确了新征程上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战略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X系统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工作定位、积极履行职责,团结动员职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下面,我着重从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如何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X机关作用,与大家作以交流。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保持X系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大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最鲜明的特色、最显著的优势和最有力的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重大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也是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一)党的领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共同的理想和追求。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赓续传承中华文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以各种方式苦苦探寻现代化之路。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百日维新在守旧派的无情打压下遭遇夭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葬送殆尽。这些失败充分说明,地主阶级的封建主义老路、维新派的资本主义旧路、民族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道路等,都接连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规划,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向全党郑重宣布:“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明确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步骤进行了持续地探索。1957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底,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党带领几亿人民按照“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砥砺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四个现代化”战略设计的基础上,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2年,“现代化”第一次进入党的十二大报告主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经过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2002年正式宣布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这一时期,我们党制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提出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党的**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在领导力量、价值取向、实现路径、人民主体地位等方面,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的不同。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看,无一不充满着剥削压迫、野蛮掠夺和强权暴力。二战后一些国家盲目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既没有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也没有摆脱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和剥削。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高质量发展,按照“人民逻辑”来展开的,摒弃了西方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现代化等于资本主义”的神话,充分彰显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二)坚持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坚定“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党领导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特别是在重大历史转折、社会变革的紧要关头,领袖人物都发挥着掌舵领航的关键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博弈和斗争中,我们最大的机遇、最大的实力和竞争力、最大的底气和资本,就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之间的竞争,看的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但关键还是最高领导人的执政水平,这在当今世界重大格局变化的对比中越来越得到实践的检验。半个世纪前,西方曾经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到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党的十八大前,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忧心忡忡,甚至担心我们党的命运前途。现在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打消了这一疑虑,打破了西方的图谋,有力驳斥了所谓“历史终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正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奋进,我们才战胜了各种风险挑战,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在党的**大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当代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长期坚持这个科学理论,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回答、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指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筑牢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面向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只有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才能立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思想和精神旗帜

  党的**大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懂弄通做实这一重要思想,首先

  应对其科学内涵、理论渊源准确把握、理解到位。

  从道理、学理、哲理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党的**大报告在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这一重要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用“六个坚持”科学提炼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实现了从道理、学理到哲理的升华。“十个明确”是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的概括,是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座理论大厦的主体部分,构成了这一重要思想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新时代我们党不同时期形成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作的整合发展,是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两个结合”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奥妙所在,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六个坚持”是我们党首次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正确路径,既是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总的看,“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两个结合”、“六个坚持”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只有发挥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和思想伟力,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筑牢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总书记在党的**大上,从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到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再到号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别是在参加党的**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由此可见,团结奋斗是党的**大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基于此,党的**大鲜明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障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着力提高职工生活品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放在首位的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这既彰显了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体现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点。回顾过去十年,报告总结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展望未来,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包含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报告还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入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X系统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具有群众性的根本特点。X系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

  2019年11月2日,总书记考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系统论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党的**大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工人阶级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2020年11月24日,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21年10月13日,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强调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方式,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都对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大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党中央关于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充分表明,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切实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已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施政目标和治国方略。

  早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时,我们党就倡导在其管辖的企业中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从1922年《劳动立法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到1961年《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再到2000年《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以来,X系统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和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载体渠道不断拓展,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和实现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方面,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国有企业党建考核巡视,写入公司章程,成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公司治理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非公有制企业方面,积极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把建立健全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与企业日常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职工对实行厂务公开、参与企业管理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事业单位方面,将事业单位对内公开与对外公开相结合,全面保障事业单位职工在单位改革发展重大事项和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上的民主权利。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途径得到进一步拓展。

  保障和实现职工民主政治权利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有的企业负责人对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性、必要性还存在认识偏差;有的X系统干部对于深入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推进民主管理工作还存在畏难情绪;部分职工还缺乏民主参与意识。二是部分企事业单位仍存在民主管理制度运作不规范问题。有的企事业单位简单地实行“二会合一”(职代会与X系统会员代表大会合并召开)或“三会合一”(职代会与X系统会员代表大会、企业行政会议合并召开),导致职代会与工代会出现职权混淆的现象。三是保障和实现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相关法制建设有待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职代会制度的规范运作等缺少有力法律依据。现代大型企业中多种民主管理制度如何协同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民主权利的实现方式和途径等,亟待深入研究。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有机系统中,X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这一X系统的独特优势,既要让职工“话有地方说”,也要引导职工“有话好好说”,更要保障职工“说了不白说”。要不断规范民主管理程序,重点解决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意愿不高的问题。要积极推动“互联网+民主管理”深入发展,积极探索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企业民主管理新形式。

  (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提高职工生活品质

  党的**大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居民收入水平连年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目前,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过3万元大关,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居民健康指标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实现。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对于X系统而言,关键就是要切实保障职工群众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等各项合法权益。近年来,X系统聚焦重点群体不断拓展维权服务领域,进一步叫响做实送温暖、金秋助学、农民工平安返乡等X系统品牌,构建起常态化梯度帮扶长效机制,维权服务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更加明显,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X系统工作体系日益健全,城市困难职工如期同步迈入小康,X系统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家庭全部如期实现解困脱困,农民工权益保障取得积极进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取得突破,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X系统要切实落实党的**大提出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重要部署,发挥好X系统维权服务的基础性、普惠性作用。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动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快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深化“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活动。要建立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的X系统服务体系,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平台功能建设。培育壮大基层X系统服务阵地,实现区域内职工活动与服务基本覆盖。要巩固拓展解困脱困工作成果,形成层次清晰、各有侧重、有机衔接的梯度帮扶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常态化送温暖机制,继续叫响做实X系统工作传统品牌。

  四、坚持守正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X系统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党的**大首次把守正创新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强调深化X系统、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工运事业和X系统工作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赋予更鲜明的实践要求

  “桥梁纽带”的提出,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个思想的是列宁同志。1920年,列宁在《论X系统、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的错误》中说:“没有一些把先锋队和先进群众、把它和劳动群众连接起来的‘传动装置’,就不能实现专政。”此后,我们常用“传动装置”或“纽带”来比喻社会主义群团组织的基本功能。

  进入新世纪,几乎每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明确提及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党的**大在重申“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有效”两字。这是党中央对群团组织提出的更高要求。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当前广大干部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一些群团组织不同程度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群团组织存在的这些问题,实质是脱离群众。这些年来,我们在去“四化”上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职工群众中来、到职工群众中去,真正让X系统工作在职工群众中发挥出作用,决不能让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变成“浮桥”、“断桥”,决不能让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变成“空中飘带”。

  (二)锲而不舍深化X系统改革和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团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将群团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大盘子加以统筹推进。

  新时代新征程上,X系统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从职工群众看,我国职工队伍在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职工队伍结构进行了深刻调整,职工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上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征。从X系统工作看,X系统改革向纵深推进、向一线延伸还不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最后一公里”还没打通,部分互联网头部企业X系统工作推进难度较大,“互联网+”X系统普惠性服务实效性有待增强,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直面突出问题、敢于攻坚克难,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X系统改革和建设取得更大突破。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论述,确保X系统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聚焦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方向,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X系统工作体系,增强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功能。要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资源手段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扩大X机关和X系统工作有效覆盖。

  (三)突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加强X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党的**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斗争精神”:报告开篇提出“三个务必”,“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其中之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成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此外,“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内容写入了党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看,仅在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全国就发生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130余起罢工斗争,参加人数在30万人以上,其中很多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有相当多的是工运领导人和基层工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斗争精神的鲜明特色是保卫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涌现出“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等一大批先进模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斗争精神的鲜明特色是改革开放,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斗争精神的鲜明特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国工人阶级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主力军作用,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X系统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职工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希望我们每位同志都要坚持在干中学、干中练,不断成长成才,通过苦干练就真本领,通过斗争练就硬本领,在新时代X系统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多力量!今天的宣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 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式的现代化依据 中国式现代化体会 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 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