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软件:编织历史古城新云锦

时间:2023-06-22 16:06: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前不久有媒体记者作了新闻调查,将大连、南京、成都三个软件名城放在一起做了比较,其中特别提出:中国软件名城南京“两园多基地”的发展模式,形成有特色的软件产品族群,低调的“南京特色”让人不敢小觑。

这里所说的“两园”,即“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多基地”即江宁、玄武、雨花、鼓楼、浦口软件基地。南京软件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南京在人们印象中,应该是以历史文化名城闻名遐迩,是什么样的机缘让她站在了科技革命的潮头?“两园多基地”布局规划,如何拉出一个庞大的南京软件产业生态网?

让我们走进这座历史上久赋盛名的名城……

城墙与逾越

“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孙中山

六月的南京,天刚刚蒙蒙亮,汽车、自行车的车流就如同道道激流,急切地从南京武定门、集庆门两端的城门洞里竞相奔涌。

好像命中注定似的,南京,从来都是在历史的激流中跌宕。

从明朝朱元璋在这里建都,遗冢没能与北京十三陵中的子孙团聚,到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带着对自己《建国方略》未竟的遗憾,安葬在中山陵;从电影《拉贝日记》、《南京,南京》再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悲情记忆,到毛泽东挥手南下时,写下的豪迈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就是这样带着一身的征尘,穿过历史的风雨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的诞生。

江苏省13个城市,长江惟在南京穿城而过。作为沿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南京是中国电子信息、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的重要基地。

在“重”字头经济傲立于国内之际,南京“软”字文化同样引人瞩目。林立在城市中的高校如百年历史的南大、东大,南航、南理工、南工大、南邮,以及100多所科研院所等等。

南京是中国的一座名闻遐迩的历史名城,其宽可并排跑两辆大马车的古城墙,穿越了600多年的沧桑岁月,至今还巍然屹立在长江畔。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南京城,隧道、地铁、高架、高等级公路铺架,穿行在城墙内外,突破“围城”的南京,有了更宽的思路和更高的眼界。一项项荣誉述说着南京今日的辉煌:在“2008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排名第4;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综合实力城市”评比中位居第7名;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排第2位,荣获2008年度“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在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南京是仅次于近邻上海的国际性大商埠。

曾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富国强民理想奋斗了一生的孙中山先生格外钟情南京。他认为,南京居于长江下游最富庶的区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百年过去了。孙中山先生的强国梦,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正在变为现实。南京人的视线正越过沧桑的古城墙、奔腾不息的长江,面向未来。

技术高地与软件硅谷

“一年一大步,三年上台阶,跻身国内第一方阵,引领江苏、长三角乃至全国软件产业发展,力争2011年软件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黄敏

时光进入1987年,钱天白教授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为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们说,一次工业革命用蒸汽动力成就了一个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用电力征服了天空,莱特兄弟的飞机得以飞翔;第三次科技革命用原子能的应用让中国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

很快,智慧的南京人利用自己造就占据的技术高地,开始打造软件硅谷。南京软件业将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从2008年起至2010年,南京将以每年不低于10亿的投入,助燃软件业发展的薪火。巨额资金的投入,是南京打造“软件名城”的举措之一。

南京科技局局长黄敏说:“2009年是南京实现软件产业十年规划纲要总体目标、从中国城市发展软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速进入第一方阵的重要之年,也是能否建成中国软件名城的关键之年。”

在中国600多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优势,像大连,十年前从重工业区中毅然转身,前瞻性地锁定软件外包这个没有“核心技术”的领域;而成都则凸现了人才和财力上大手笔的投入,加之与生俱来的巴蜀文化积淀和环境优势,使得成都一跃跻身主流软件名城之列。

再看南京,挟六朝古都之余威,“闷声发展软件”,不遗余力地实践着自己“两园多基地”的发展模式。在“前有尖兵、后有追兵”的局势下,打造出一个个软件产品的族群。

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郑加强介绍了南京“两园多基地”布局形成的原因。他说,南京软件业发展特色之一,表现在南京软件产业基地多,目前90%的软件企业分布在基地。郑加强说,“南京结合城市产业布局和软件产业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城区和城郊的区位与生态优势,调动区域发展积极性,通过建设软件园、软件基地、软件城和软件大道等,铺天盖地发展软件产业为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奠定基础,并从实际出发统筹布局两园多基地,引导两园多基地细分软件产业错位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电力自动化、通讯软件、游戏动慢、ITS、IC设计、软件外包、工业设计、制造业信息化、医疗软件、安全软件和系统软件等特色产业的集聚。”

江苏软件园2000年12月成立,后被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江苏软件园紧邻南京珠江路科技一条街,处于高校和研究所都比较集中的市中心,而且江苏省信息人才市场就设在江苏软件园内。目前,著名企业联创科技、擎天科技、甲骨文公司等均落户于江苏软件园区。

南京软件园坐落在国家级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2007年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区内拥有中国第一家全面计算机化的卡通动画制作公司——南京鸿鹰动漫以及盛大网络、蓝与白等国内国际动漫大腕。另外电力、安全信息、系统软件等也是南京软件园的主导产业,已有南瑞、联创、欣网视讯、南大苏富特等一批骨干软件企业,这些企业已占有全国电力、电信市场1/3的份额。根据南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与三桥之间的南京长江隧道将于2010年6月建成通车,届时南京软件园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江宁基地位于南京的南端,是前往南京国际机场的必经之路。基地以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大陆中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是国家认定的电力自动化特色产业基地。

说起江宁基地的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人们一定还对2008北京奥运的宏大开幕式场面记忆犹新。对于这样一个大型的活动,可靠的电力供应是不可或缺的。南瑞继保为北京的30个奥运体育场馆供电的变电所提供继电保护和控制设备。继电保护被人们誉为“静静的哨兵”,它时刻监视着电网的状态,一旦电网有短路事故就立即动作切断电源,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南瑞继保的继电保护是世界上动作速度最快的,在中国市场上的保有量达到了44%。

雨花软件基地,坐落在市中心南端,距离国际机场仅20分钟,将要建成的亚洲最大火车站南京南站就在雨花软件基地。

雨花软件园工委杨昌生书记谈到雨花软件业的发展时,更是如数家珍,信心百倍。2008年8月成立了雨花软件园,中国通讯软件的“三大巨头”——中兴、华为、普天已齐聚雨花。当前园区已入驻全国软件服务外包排名第一的东软、排名第三的文思创新、排名第四的软通动力,以及省内服务外包前二强的润和外包和南大富士通等服务外包企业,已形成江苏省内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集聚区。2009年园区预计实现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200亿元,实现税收9亿元,将达到全区税收总量的25%以上。按照“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的布局,软件大道的规划已经出笼,未来三年,人们的目光必将聚焦雨花。

玄武徐庄基地位于玄武湖畔,是IC设计、软件中小企业创新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基地;鼓楼基地及其江东软件城集聚了阿尔卡特-朗讯、艾默生等国际知名研发机构以及多家全省服务外包十强企业……

从以下数字也可看到南京软件业的整体发展速度:

2000年,南京软件企业仅有200多家,年销售收入18亿元。但到2008年底,全市软件企业数累计突破1200家,年销售收入达471.96亿元,人均创造财富53万元,占据江苏软件年销售收入“半壁江山”,软件出口达8亿美元。

品牌和人才

“今后南京将实施一系列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面向世界,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软件产业领军人才;开辟软件产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制定相关‘绿色政策’。”

——王咏红

IT业技术发展速度是由人才储备决定的。能否快速、有效、实惠地获取人才,是很多软件企业比较关心的问题,那么南京到底有多少可供企业挑选的人才呢?软件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否足够呢?

南京市作为江苏的省会,又处在东部几个省市的中心,人才和信息资源相对集中,具有发展软件研发的基础。南京现在有软件企业1200多家,软件从业人员9万人,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研发队伍。南京现在有41所全日制高等院校,其中不少是历史悠久的名牌院校,每家院校都有软件专业人才的近远期培养规划。此外,南京有100多所一流的科研院所,1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家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这些都是软件企业在南京进行研发的技术后盾。

南京市政府对于人才储备有着积极的政策扶持,如每年评出两位软件领军人物,各资助100万元;评出4位青年企业家,各资助50万元。“种子资金”扶持、人才培训补贴等,28条高含金量政策,更为软件产业裂变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将实施一系列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南京市副市长王咏红如是说。

曾以小灵通在中国市场称雄多年的中兴集团的汪先生如此评价南京的科研环境,他说:“南京的这个城市气质悠闲,环境幽雅,特适合软件人才在这里潜心搞研发。”中兴集团在雨花软件基地建了一期、二期工程,现在又投入了第三期。

很有点南京情结的是,落户在雨花软件基地的中兴、华为的高层领导很多是从南京培养的人才。他们还是眷念着南京这座城市,看重南京高校聚集、院所积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派生出的大批量的优秀科技人才。

地灵聚人才,人才出品牌。

2008年第四届“南京软博会”与首次移师南京的“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不期而遇。同时开幕的还有“2008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业内人士称这“表达了南京人打造‘创新之都、软件名城’的强烈诉求”。南京软博会在业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也使其与北京软博会、大连软交会齐名,成为国家批准的三大国际性软件展会品牌。

人们说,软件应该是一个超越人类想像的功能实现工具,应该是让人类更加舒适的生活的工具。南京如此之“大手笔”编织软件产业生态网,显示了南京意将软件业领跑全市经济的决心。

“遥看一色海天处,正是轻舟破浪时”,离开南京时,想起不久前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南京调研科技创新情况时,写下的感慨。这也正是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推荐访问:云锦 南京 古城 编织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