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软件业的“三架马车”

时间:2023-06-22 15:1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如果您不了解成都软件业的“三架马车”,可能会有“遍识软件也枉然”的慨叹。

为探究成都软件企业成功的基因,记者走进了被称为成都软件业“三架马车”的颠峰、迈普和梦工厂的世界,了解他们创业的传奇,体味他们成长的艰辛,感悟他们成功的经验。

颠峰:软件外包的“远洋轰炸机”

谈颠峰软件必然要谈及颠峰

软件董事长张玮创业的传奇经历。

张玮曾供职于著名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该医院计算机室的一名技术人员。因为不想过那种一眼就能看清自己一辈子的生活,他产生了去加拿大闯一闯的想法。

但是,在圆了“出国梦”并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张玮发现,加拿大除了生活环境舒适一点外,真实的生存环境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完美。于是,在国内朋友的“怂恿”下,他又有了回国创业的想法。

可回国之后做什么呢?这成了那段时间里张玮下决心回国的最大心理障碍。

游子归国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恰巧在这段徘徊的时期,让张玮与软件外包结下了不解之缘。

起初,张玮在加拿大的一位做CIO的华人朋友找到他,说公司的IT系统出现了问题,需要张玮帮他们开发一些软件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而就在这次“友情帮助”中,张玮了解到,这种非核心软件的外包在加拿大等欧美国家非常盛行,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产业。

于是,在张玮的脑子里,“回国做软件外包”的灵感冒了出来。

2002年4月,抱着“几年后一提到成都的软件外包,就想到自己公司”的愿景,张玮从加拿大回到成都,与朋友合作,以10万元资金注册成立了颠峰软件。

然而,在颠峰软件成立的前几个月里,张玮自己对软件外包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懵懂状态。而且当时成都几乎没有什么软件外包企业,这意味着,张玮并没有什么前人经验可循,只得摸着石头过河。

直到当年10月,张玮终于通过朋友介绍承接了第一单软件外包项目,颠峰软件这才真正迈出了第一步。

迈出了第一步固然值得庆幸,然而颠峰软件的外包道路走得并不顺畅。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颠峰软件就一直以红瓦寺学府花园里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几台电脑、几名员工的规模,靠着公司管理层在海外的关系接下的零散订单而勉强生存。

这段时间里,张玮甚至对坚持做软件外包的方向有过动摇。直到2003年,这种状况才得以扭转。

印度的启示

2003年,成都市政府组织了一个成都软件考察团到印度、新加坡等地进行考察,张玮作为企业代表参加了这次考察。

第一次与竞争对手近距离接触,张玮被印度同行的规模、经验和水平深深地震撼了。也就在这时,他坚定了做服务外包的信心。

回到成都后,张玮便积极筹划,并迅速地赶赴美国,设立了颠峰软件在海外的第一个办事处,负责开拓海外业务。此外,他还联合其他企业,发起并成立了“成都软件行业协会外包分会”。

此时,一个异常坚定的信念在张玮的心中建立起来:真正要把软件外包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到核心区去切“蛋糕”,而不是在外围捡点“面包屑”。

到了2004年,随着成都市及高新区政府对软件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相继出台,张玮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使颠峰软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2004年3月,为了满足公司发展需要,颠峰软件搬进了成都高新孵化园,并巧妙利用园区的产业资源,迅速建立起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生态环境。

不久之后,颠峰软件通过了科技部“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企业”认证。2005年,颠峰软件上海分公司成立,并与微软(中国)公司顺利建立供应商合作关系。此后,颠峰软件迅速布局全球市场,并在美国的8个城市、加拿大的3个城市,以及欧洲、日本等地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外包市场营销网络。

到2005年底,颠峰软件已经成为具备国际营销网络、人员规模达100多人的成都本土标志性软件外包企业。

挡住诱惑

发展壮大后,收购、入股、战略性投资,各种诱惑蜂拥而至。一时间,颠峰软件面临着太多的选择。“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这成了张玮和他的团队亟待思考的问题。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颠峰软件并没有把这个在外人看来急需思考的问题当做是当务之急。在张玮和他的同仁看来,软件外包给成都软件企业带来的机会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他们需要留给自己一些努力的空间。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不做选择”的选择,选对了。

如今,颠峰软件已经发展成为,由以欧美外包为主要市场的“颠峰软件”,和以日韩外包为主要市场的“颠峰众和”,以及“成都全球运营总部”构成的颠峰软件集团。

2007年底,颠峰软件集团人员规模达到700多人,营业收入7000多万元人民币,实现利润近1500万元人民币。其中90%的业务来自于海外市场。

“我们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抓住了机遇,并最终坚持了下来。”张玮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在成长的过程中,颠峰软件经历了许多波折。今日的颠峰软件,得益于自身坚定的外包信念,也得益于成都优良的软件发展环境和各级政府给予的帮助与支持。

迈普:嵌入式软件的“西部大佬”

把迈普与软件放在一起谈论也许会让人有一种“牵强”的感觉。其实,这是一层并不厚的窗户纸。

“如果以数据通信类嵌入式软件的研发来界定,迈普已经算得上国际领先的软件企业了。” 正如迈普通信执行副总裁罗鹏所说,如果从嵌入式软件的研发上看,中国最大的软件企业是华为,而西部最大的软件企业也许就是迈普。

车棚创业传奇

靠着技术起家的迈普,创立过程中同样有着传奇色彩。

1993年,在一个简陋的自行车棚里,那时还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师的花欣发明了MP1000多路调制解调器,使得一台Modem、一根电话线就能支持4台终端,满足了银行营业网点终端联网的迫切需求。

这之后,凭着花欣获得的“国家爱迪生杯”的金奖和5000元的启动资金,四川迈普成立了。

当时,迈普的软件研发人员只有花欣一人。这种状况持续了将近3年,直到1996年,迈普才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

随着研发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迈普很快就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2001年,迈普研发出了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路由器。之后,在四川省和成都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迈普先后成为中国高科技863计划承担单位、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西部)基地和国家数据通信设备中试基地。

压力带来的动力

也正是从2001年开始,迈普路由器享有了中国路由器市场前三甲的头衔,并正式开始了自身的国际化征程。

2003年,英特尔以及指南基金、汇丰银行、法国NBP等4家全球著名基金公司与迈普达成协议,一次性向迈普投资1500万美元。

国际融资的成功,在给迈普注入动力的同时,也给了迈普国际化拓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作为一家走技术路线的企业,国际市场的开拓势必对研发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迈普人把压力当成了动力,把国际化当成了进一步提高技术实力的催化剂。

当年,迈普就开始了针对嵌入式软件研发团队结构的调整,并进一步扩大研发团队规模。到2004年,其研发团队已经达到近400人。

宏大的计划

技术实力进一步提高后,两个宏大的计划开始在迈普内部萌生。

一个计划是MP7500高端路由器的研发。

从2004年开始,迈普累计投入数千万元人民币研发MP7500高端路由器。为了这款产品,迈普共投入了6个高级架构工程师,就连迈普执行副总裁、迈普研究院院长肖志辉博士也亲任架构师,整个研发项目有200余人参与其中。

2007年,集合了ATCA开放架构、多核等亮点的MP7500一经推出,震惊业界。

另一个计划是CMMI认证体系的搭建。

当内部研发团队达到数百人之众的时候,一个问题凸显出来。软件研发是团队作战,在研发过程中,软件研发的效率往往遵从的是“木桶原理”,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以整体提高研发团队的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6年,迈普开始着手CMMI认证体系的搭建,并于2007年顺利通过了CMMI 3级认证。

“目前,在我们的研发人员中,软件研发的人员已经占到70%到80%。强劲的嵌入式软件研发实力,是我们得以成为企业级路由器‘中国第一’的核心保障。”罗鹏称,迈普作为一家看似很“硬件”的企业,却是以软件研发作为核心技术,从迈普的经验来看,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嵌入式软件研发也许是成都软件发展的另外一个重点方向。

梦工厂:数字娱乐的“梦幻选手”

寻梦归乡

对于梦工厂老总裘新,记者一直是以偶像来看待的,这种视角从裘新还在金山工作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

生于沈阳而长于成都的裘新,对成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或许是循着梦里对第二故乡的眷恋,2003年1月,裘新辞去了金山西山居负责人的工作,怀揣着几百万元的天使资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成都,创立了成都梦工厂。

公司一成立,裘新就着力于研发大型国产武侠网络游戏。由于现金流比较顺畅,2003年底,梦工厂迅速地研发成功一款蕴含华夏武功魅力的国产武侠网络游戏《侠义道》。同样迅速进行的是,遍布全国各地的《侠义道》运营机构和梦工厂办事处的建立。

仅仅在公测阶段,《侠义道》就深深地吸引了大量武侠游戏爱好者。成都梦工厂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隐患往往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悄悄地潜入。

恶梦惊人

2004年初,由于投资方的原因,原定到账的第二批投资资金没能如期到账,梦工厂的现金流出现断链。

原定所有针对《侠义道》的营销和推广活动都面临搁浅,游戏的后续研发和维护也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突然的变故,让裘新无所适从。他不得不大规模地把已经遍布全国的办事处和营销机构又撤了下来,而更让他担心的是,公司内部人员的自信心可能由此受到沉重的打击。

这场恶梦对“欣欣向上”的梦工厂来说,虽然并不致死,却也令其元气大伤,直到2005年,梦工厂才缓过气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记者第一次采访了裘新。记者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裘新当时用到的那个字眼——“撑”。

当时梦工厂面临的状况是:公司内部人心惶惶,骨干员工纷纷出走;游戏的后续研发与营销都几乎停滞;公司账面现金只剩下几万元,裘新甚至还需要从妻子那里拿出家庭储蓄来为员工发工资。

梦想成真

然而,裘新还是撑过来了。

从2005年底开始,投资方的第二批资金陆续到账。另一方面,随着成都数字娱乐产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出身于成都的游戏研发企业逐渐得到了业界的重视。

在裘新的努力和在成都相关政府部门的帮助与扶持下,梦工厂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游戏运营模式:联合腾讯、网易、联众等大型网络游戏运营商,共同运营《侠义道》。

撑过来的梦工厂发展迅速。不但《侠义道》运营情况良好,而且其后续产品《侠义道Ⅱ》也加快了研发的速度。

2007年3月,《侠义道Ⅱ》正式公测,掀起了一股国产武侠网络游戏的热潮。2007年,只拥有100名左右员工的梦工厂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2008年,梦工厂的利润将有望达到5000万 元到6000万元。

链接

2007成都软件产业十大事件

1、成都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2、信息化基础设施首次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成都被评为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和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

4、成都正式启动软件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5、第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在成都举行。

6、首届成都软件设计大赛成功举办。

7、第二届成都国际数字娱乐周在成都举行。

8、成都软件产业举措得到相关部委和行业的认可。

9、成都被评为中国10大最有潜力软件外包城市。

10、成都软件产业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信息来源: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

推荐访问:软件业 成都 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