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有效方法探索

时间:2023-06-21 15:24: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形势下努力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方式显得重要而紧迫;因此,在方法上: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挖掘校园文化的作用;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武装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3-230-02

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善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青年学生的头脑,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推进伟大事业的战略需要,是我们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解决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新局面,承受和抵御各种风险,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我们面临着新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威胁,面临着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面临着和平演变、“分化”的图谋,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由其引发的越演越烈的贸易战、汇率战的影响。这些因素极大的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再加上国外各种思潮渗入大学校园,大学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政治、思想渗透的重点对象。因此,在新形势下,努力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多渠道多形式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使大学生能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的应对经济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难题。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

首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大学生在卓有成效的教学过程中认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在教学内容上,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改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及其基本内涵。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灌输法与自我教育法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客体进行充分的认识与解读,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让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的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和社会考察,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去认识社会实际,研究社会问题,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指出的是,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需要持之以恒,次数有限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因此,运用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用反复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把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去解决实际问题内化为自己的习惯,突出理论武装的有效性。

二、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三进”工作,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建设力度。高校在大力开好《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同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大学生一门选修课,让大学生在获得选修课学分的同时,把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化为自觉的行动。使他们更加的原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人生坐标。

第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定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授课教师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库,加深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授课能力。另一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研素质进行全面考察。因此,建立一个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科研水平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师团队显得非常重要,这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进”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提供了人才保障。

第三,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增强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动性、自觉性。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在共同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教学客体上,主体之间加强互动,共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换为他们喜闻乐见形式的有效方法。“要结合大学生成长的规律,把学习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大学生十分关注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个人成才等问题结合起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的理论指南和未来罗盘。”总的来说,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他们的头脑。

三、挖掘校园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过程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学校特有的价值观载体,它有渗透力强、影响持久等特点。同时校园文化形象、直观、生动,为广大学生所欢迎。因此,把校园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方式之一,这为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提供了新方法。

一是高校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高校要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用有效的校园文化形式使大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内涵。二是组建大学生理论学习团体开展学习。“要整合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科学发展观研究会等学生理论学习团体,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开展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研讨活动,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三是在大学生中评选学习、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让获得先进表彰的同学和集体组成宣讲团进行宣讲活动,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激发大学生学习、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积极性。四是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竞赛,让大学生们在竞赛过程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的理解。五是建立相邻高校校园文化联动机制,资源共享。相邻大学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后会极大的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相互的借鉴、探讨学习过程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四、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用理论宣传画报、普及读物和大众传媒等方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头脑的武装

高校在发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需要同社会大环境联系起来,社会大环境正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所以,建立学校与社会有关组织的联系共建制度就非常重要。将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有效方法等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舆论有机统一起来,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最大程度地发挥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运用社会主流媒体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重视大众传媒手段,力求精准、生动、鲜明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宣传画报。以图片、画报、墙报、海报等形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解读,形象鲜明、可感可知。有助于向大学生解释、说明那些看似深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党的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成果。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普及读物的宣传与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普及读物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简明扼要的阐释国家政策与社会理论,以适应大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这也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头脑的武装工作。

第三,大众传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解读。21世纪,大众传媒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它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学习、宣传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解读有助于对大学生的武装工作的推进。因此,应该充分运用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等大众传媒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的普及工作,从而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受众度。使大学生自觉地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树立起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五、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影响逐渐加大,网络在便利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网络中信息的复杂性和不可控制性,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自由性,这极大的降低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这就迫使高校必须改变方式,寻求新的出路。将网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的方法和载体,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理论武装工作,是新形势下的迫切需要。

一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网站。高校建立资料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数据库是在网络上向大学生系统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阵地,为大学生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极大的便利,将会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通过设立一些临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网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快速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息,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宣传;三是利用校园广播、手机网络和手机短信,以通俗、简洁、快速的方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传递到大学生耳中、眼中和心中,增强他们对其的理解;四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效链接。充分挖掘和利用政府、其他高校和好网站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头脑的武装。

注释: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中共中央理论宣传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徐柏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思想.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

推荐访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武装 理论体系 探索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