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组合”课案例与反思

时间:2023-06-21 14:42: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青年教师怎样才能进步,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授课让学生不仅能跟着老师学习,牢固掌握课堂知识,而且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方法,把知识上升为能力,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图像组合”一课谈计算机专业课应该教会学生什么。

[关键词] 图像; 案例; Photoshop; 兴趣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24. 080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1)24- 0137- 03

1 引 言

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怎样才能进步,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上得更好,让学生不仅能跟着教师学习,牢固掌握课堂知识,而且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把知识上升为能力,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利用Photoshop进行图像组合是Phtoshop一个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应用形式。这节课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Phtoshop中工具的使用方法,所以笔者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1 知识目标

学会设置和查看图像的大小,理解Photoshop图层的含义,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方法。

1.2 能力目标

能利用已有素材图片组合成新的图像。

1.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欣赏、品味和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熏陶、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艺术素养。

1.4 教学重点

重点是Photoshop图层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方法;根据需要设置图像大小。

1.5 教学难点

难点是图层的具体应用,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定主题的图片。

将教学目标定位之后,笔者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引起人的兴趣不难,如何让人的兴趣保持住,让兴趣发展成能力才是最难的。尤其是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兴趣一时就可以兴起,最难在于保持,于是笔者将这节课主要目标放在“兴趣”上。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法。

2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起兴趣

首先欣赏几幅图片:

(1) 展示几幅黄山的五大奇观图片。

(2) 展示用Photoshop拼接而成的效果图:美丽的黄山宣传画。

提出问题:

怎样把几张图片合成到一个页面中?怎样调整它们的尺寸,制作出相应效果的图片,学生看到合成图片的奇特效果,会产生好奇心,萌发学习和创作的强烈欲望。

本节课就是利用学生产生好奇心萌发学习和创作的强烈欲望。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特定的情境,用实物效果和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操作的动力和积极性。

3 兴趣在于保持

学生有了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如何让这种状态保持住,这就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老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在学习新知时,采用明确任务、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接下来不直接讲授新课,而是把课前做好的本节课的教案、操作过程视频、应用到的素材,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新课内容:由单体素材组合成效果图,完成图层应用的学习。

(1) 明确任务:请同学们用Photoshop制作出展示的黄山宣传画。

(2) 自主探究:首先发放教案和课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把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概念放在预先发放的资料里,在提供的学习资料里体现学习目标。遇到问题可以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里寻找解决方法,或向老师和同学提出,以求得帮助。

(3) 教师引导: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个别解决,普遍性问题可集中提示或讲解,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加以点拨。

这样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且能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问,在总结问题和讲解时更有针对性,对今后教学内容的改进更有价值。

4 兴趣的延续

学生掌握了教师安排的新知内容,接下来就是如何让知识有所扩展。为了使学生能把本节学习的知识有所扩展,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实施了实践检验、协作学习的方法。

4.1 实践检验

实践应用可以巩固知识。发放题目《爱我江城》,要求有主题、有内涵。合理使用多张素材图片,创意独特,整体布局合理、科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4.2 协作学习

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和其他同学合作,帮助学生分小组讨论确定要展示的图片(可以在网上下载自己需要的图片,但要掌握时间),设计方案和制作方法(可以借鉴成功案例)。

实践检验,学生动手创作作品,巩固了知识,并且让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扩展。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小组成员一起协作完成任务。分小组完成任务,可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各自的技能,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

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及网络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区别对待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和个性爱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巡视和监控学生的学习和操作,进行个别答疑和辅导,普遍问题则统一讲解,可以更真实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所需知识;继续鼓励学生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以增强协作学习精神。

在学生在欣赏、品味和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熏陶、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艺术素养。

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很愉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持。

4.3 真诚评价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为了更进一步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主导者,学会审美,学会评美,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首先明确评选奖项:创意图片,最美观图片等。

然后明确评美标准:有主题,有内涵。合理使用多张素材图片,创意独特,整体布局合理、科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最后明确评美规则,然后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1) 自我评价: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让学生交作业和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介绍自己作品的闪光点和创作体会,说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小组评价:让学生说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组织交流、评价作品,并对他人的作品的创意、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品评,评选最佳创意图片,最美观图片等。

(3) 教师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在自评与小组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美、体会美。

让学生介绍、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评价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同时培养学生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良好习惯。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教师也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审美方向和审美趣味,使今后的素材组织和内容准备更能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有利于教学。

5 兴趣成就的体验

采用成功激励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成就感。把优秀作品通过多媒体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及班级的板报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6 升华兴趣的收获

兴趣会让人学有所得,要让一节课上得不仅不疲惫、不乏味,更要有收获,学会总结也是一个人应学习的能力。

6.1 教师总结

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确保重、难点的突破,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细节问题。

6.2 学生总结

总结自己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

7 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精心的设计,学生积极的配合,上完之后笔者感觉很满意,大部分学生也有了相当的成就感,不仅学会了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设计能力,学生积极性的保持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笔者对此进行了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本课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意义建构,学生的技能不断加强,实效性强。

(2) 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和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本课教师主要是指导和组织学生学习,避免了枯燥的讲述,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探索和具体操作的时间。

(3) 教学策略丰富、实用,优化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成为辅助学习的认知工具和组织学习过程的信息平台。在学习过程中的讨论极大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4) 图像处理软件的学习还涉及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创作一幅实用美观的作品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有不少学生因此没有机会将整个作品制作得更加完美,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遗憾。

8 教学改进

就在我心满意足准备以后就这么上这节课的时候,一个学生问我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老师,这节课学的东西我都会用了,也能看出别人的东西是很美的,但是在自己创作作品时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美?有没有什么章法可循呢?”为此笔者认真地对这节课进行了教学改进。

这节课的目标应该调整为:学会图层的操作同时让所学知识能服务于实践,创建审美的正确观念, 掌握老师总结的审美标准和创作的基本章法,并认可这一规则,去评价、创作、修整产生作品最终的整体美。才是这节课应该达到的最高目标.才是这节课的真正实践价值所在。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对这节课的整体方案进行充实,不仅让兴趣引领教学,也要让审美伴随。

8.1 审美建立的时机

组织团队设定方案时,应该加入把学生拟模仿的成功案例和自定方案做一个集体评定和教师指导的过程。这样在主题的设定时就能分析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内涵的结合是否适当,在整体布局时就找到创作的方向,在具体配色时就能找到表现主题的色彩等,把老师工作总结出的审美观灌输给学生,并通过这些成功案例的分析得到学生的认可。这些设计目的的设想完成应该是其他操作技术问题的前提,用什么学什么,根据需要选择应用才会使学习更有主动性,更有目的性,才能使学习更有延伸性和拓展性,而不应该是学什么用什么。传统的教学只会让大部分学生“只会这一点”,得不到更多的延展和拓宽,这也不是一个可持续性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思想。

8.2 审美创造的时机

在制作和设定方案后,制作出基本雏形时再进行一次集体评议和教师评议,进一步奠定学习的审美观念。并根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难点,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共性问题集体解决。

8.3 审美评定的时机

审美在于天生,更在于培养。让学生脱离稚嫩的审美更趋近于成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作为这个专业的教师要从头就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有成效地将审美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要循循善诱。学生上交和评定作品时,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适当改进方向,让作品更近于完美。

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学会软件的使用并不难,但能在工作中学会审美,进而应用所学创造出美才是优秀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别所在。

经过以上的再三思考与精心调整,这节课还能不能上得更好,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探讨的。

图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很多学者称当代为“图像时代”或“视觉文化时代”。并且图像在人们的生活中呈现出日益强化的趋势,而且也使人们处在更多的艺术和美的光环里面,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爱这种美。我们只有备课更用心,讲授更合心,师生才能更舒心。

推荐访问:组合 反思 图像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