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思考

时间:2023-06-20 15:24: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河北省2009年秋季開始新课程的实施,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贯彻新课标精神成为教师的研究题。开展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有利于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

关键词:新课标 历史教学 实践 反思

一、高中历史新课程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化的课堂是新课程教学成功的基础;良性的、多元化的、以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历史教学的主体功能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学中运用多样化手段和方法,力求三维目标的统一;注重教学反思。

二、新课程教学实践

1.以集体备课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集体的智慧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推动了新课程课堂教学发展。我们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备课时应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明确一节课知识与能力的获得经过哪些步骤、程序和阶段;懂得在学习的前、中、后选取何种具体做法,整个学习过程实现最优化。注重学习方法,要考虑这一方法什么时候能有效发挥,哪种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何种方法,个体与整体学习效果最好。备课还要考虑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评价等问题,考虑到课堂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教育机智随机应变,需要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补充备课,写出体会和不足,记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开发一切对学生有益的历史教学资源,运用情景设置、问题探究、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辩论、合作学习探究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开发教学课件作为历史教学的辅助,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新课程的高中历史内容涉及面广而且多。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有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牢固地记忆,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如我在讲西周的《宗法制》内容时,学生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概念不能很好的理解,于是我通过古代—位官员死后,他的爵位和财产如何继承的案例,要求学生当一回法官。学生对此十分有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原本枯燥难懂的内容变得有趣又易懂。总之,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如沐春风的新感觉、新发现,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并发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萌动创新的意识。

3.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多样性与可选择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多维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如在具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最终评价可由“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评价”“完成课外教学活动优劣评价”“参与社区、学校历史活动竞赛评价”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分别按一定的比例构成。学生的评价等级最终由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评价小组共同决定。学生代表由各学习小组公开推荐3名,与教师一起完成每位学生的各项评价。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是建议者、组织者。实践证明,建立多维的学生评价体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课外教学活动任务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大有进步,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人和事的能力。

三、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

1.教材的编排也并非完美无缺。高中新课程是建立在学生初中三年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的,大部分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相当薄弱。高中新课程突出专题性、线索性、理论性的内容,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难度大。

2.新课程课时紧,内容多,理论性太强,缺乏感染力,课堂教学处理困难,且主线不突出,每周只有两节课,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难以有效的统一。教材内容的度不好把握,比如《抗日战争》一节,内容太多,新教材讲到什么程度不好把握,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大困难。

3.新教材、新教法,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课时进度这么紧,自主学习过程不好操作。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而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时间很有限,上网查阅的条件并不具备。

推荐访问:新课程 思考 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