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初中史料教学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6-20 13:54: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高中经过大量史料教学理论实践探索后,由于课程层次的差异,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引入应该选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合,寻求适切初中的史料教学,依据初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采用多样化史料呈现形式,坚守初中灵动活泼史料教学的课改成果。

关键词:史料教学 史证意识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5-0088-01

随着新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历史教学的专业性与学术性不断增强,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异军突起的新模式,各种论述论著层出不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讲稿)》将“史料实证”确定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和中高考重要材料来源。高中的史料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初中历史教学?笔者结合多年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史料教学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1 初中史料教学应基于学生能力,呈现适切的史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史料的要求是“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显然,初中历史教学对史料的要求初步学会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史料对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史证的历史意识。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历史奠定正确的认知和史学研究法则。

有学者认为,运用史料说明论证教科书中的观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史料教学,只能称为“有史料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史料教学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对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和运用,让学生体验还原和重构历史真实的过程与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思考问题的根本目的。但是,初中的历史教学若像历史学家一样,让学生做到对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和运用来还原和重构历史真实,难度是极大的。首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很难达到;其次,初中的历史教学是承载着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诉求的,教科书的历史也是史学大家们长期研究的成果,我们使用成熟的史料来验证史学家们还原和重构历史真实,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否让学生形成史证的历史意识,能否提高学生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有史料教学”应是初中史料教学的大多数选择。

2 史料选取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探究欲望为先导

历史上过去发生的事情。与我们现在生活联系不是太紧密。就初中生认知特点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历史中有趣的东西,对于枯燥的历史知识则兴趣缺失。初中的史料教学应该以多样化的历史呈现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出史料中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或者案例引导学生的探索历史究竟的欲望。新课改以来,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大的一个成果就是在教学中在使用了灵动活泼史料的呈现方式,如一些图片、歌谣等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营造更加生动的历史课堂。

在学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时候,笔者在课堂上引入了一些歌谣。如:“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首歌谣生动再现了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被挫伤了劳动积极性的劳动情境。再如:“联产搞承包,队长不用再吹哨”、“全家一齐干,不到天黑不吃饭”,这些歌谣真实的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调动了当时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呈现这种歌谣材料,不仅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对于专业的历史论著来说学生理解起来不吃力,有兴致,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有效的史料教学。

3 利用适切史料落实“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史证意识

利用史料进行教学,符合素养教育的教学理念,在历史课堂上渗透适切的史料,能够有效地引導学生对历史进行分析和理解。对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是一个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认知,感悟历史。

在《遵义会议》的教学设计中,为了让学生感悟遵义会议的转折,笔者选择了遵义会议前后红军行军情况的一些史料:

材料一:当时惟一办法就是争取时间,兵贵神速。然而遗憾的是,博古、李德是想将中央苏区整个家当搬到湘西去……小到坛坛罐罐,大到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抬的石印机、大炮底盘,什么也舍不得丢下。——陈典宏、张碧周:《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踏访湘江之战旧址》

材料二:李德瞎指挥……甚至一个战役中一挺机关枪放在哪里,都得听他的安排。——王平:《王平回忆录》

材料三:文件烧毁了,办公用具被扔进深山峡谷,多余的枪支弹药送给当时可依赖的农民;精简了的运输小分队夜间行军,这就不会轻易暴露目标。——〔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材料四:王道金:有时半夜接到命令,打起背包就走……那时,我们接到上级命令,大张旗鼓喊口号、写标语,要从四川渡过长江去,后面才知道这是迷惑敌人的。等蒋介石把部队调到四川后,我们又悄悄返回贵州。——欧阳浩、李奇松、程必杰:《四渡赤水:毛泽东最得意的战役》

这些史料,有王平、王道金等长征亲历者回忆录和口述史料,还有遗址实地探访报告,本身可信度较高,对于初二学生来说阅读起来的难度不大,不管是单则材料的设问,还是对材料的比较分析都容易设计的。都是历史细节具体的材料呈现,学生理解及分析容易入手。有助于学生对长征前后期行军打仗具体形象的感悟,直观的感受遵义会议的“转折”。

总之,史料教学拥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选用适切的史料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汉林.历史教育追寻什么及如何可能[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

[2] 何成刚,沈为慧,俞雪琴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中国近代史(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汪瀛.中学历史史料教学“四忌”[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0:

4-8.

推荐访问:史料 素养 教学实践 初中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