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平观念

时间:2023-06-20 13:12: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和平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愿望。历史学科又是最适合探讨非暴力、世界公民责任、社会公正等和平观念的学科。师范院校的历史学专业一方面可以培养有历史素养的多方面人才,更重要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历史教师,因此他们的观念素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也可以说师范院校历史学学生有着传播和平观念的重任。本文结合历史专业学生世界现代史课程的学习,来说明和平观念的培养。

【关键词】和平 世界现代史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58-0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两大主题,而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和平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愿望。但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一古老而常新的课题已经具有了与以往历史阶段完全不同的意义。二战后出现的和平学,既是对二战带给人类灾难的反思,也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怀。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之路并不平坦的现实情况下,应重视教育在建构人类持久和平、化解各层次冲突上的积极角色。在暴力文化与校园冲突不断的形势下,和平教育更是矫正青少年的暴力心态,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和平教育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学校可以充当和平教育的基地,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及渗透和平的理念。在这方面可以从师范院校的学生培养起。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学生未来更多的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他们本身具有和平观点,对未来向青少年普及树立和平观念是有着重要作用的。而历史学科又是最适合探讨非暴力、世界公民责任、社会公正等和平观念的学科。师范院校的历史学专业一方面可以培养有历史素养的多方面人才,更重要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历史教师,因此他们的观念素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也可以说师范院校历史学学生有着传播和平观念的重任。本文结合历史专业学生世界现代史课程的学习,来说明和平观念的培养。

和平学(Peace Studies) 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和平研究、和平教育与和平活动。大学课堂是进行和平教育的很好和合适的场所。世界现代史是以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大、最快的世纪,而世界现代史内容也太过庞杂,有太多重大历史事件在20 世纪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及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处和斗争;两次科技革命;史无前例的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世界的深刻影响;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的深刻变革;独特的两极格局及由此出现的核恐怖平衡;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战后形成第三世界在世界崛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所有这些历史事件和巨变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梳理,因此有人把20 世纪看成一个屠杀、战乱不停的时代,或血腥动荡的一个世纪,足见其20 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复杂。这些复杂的内容我们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来解读,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体系初级形态解构过程中的战争与革命,以及下半叶的冷战和殖民体系的瓦解过程,都充满了战争。因此,在世界现代史课堂上是非常适合向学生传播和平观念的,进行和平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简单的和平思想灌输来进行和平价值观教育,告诉学生要热爱和平,远离暴力等,这种教育方式当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和平观念的形成,但是大学生是有思考能力的年青人,这种空洞、灌输式的说教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麻木。因此在和平观念培养中,理应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教学所学内容,来进行和平观念的培养,以求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也可以结合所讲解内容来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综合运用参观访问、影片放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在此过程中达到理解和平的观念。

基于世界现代史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在具体方法上可以选择:

1.利用多媒体展示

20世纪留给人类的影像资料是很丰富的。现在大学课堂的硬件设施也是很完善的,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有的学校甚至拥有3D教室,有了这些便利条件,教师在课堂上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破坏,以及战争造成的难民问题相关纪录片和影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例如,在讲解两次世界大战时,就可给学生放映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战争造成的破坏的印象,激起对和平的渴望。随后,在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中,同样可以向学生说明对战犯的惩罚,同时可以进行比较,既加深对于具体知识的理解又体现了全人类的爱好和平的愿望。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也是用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这样,结合课程内容用多媒体展示,在直觀上加强印象,树立和平观念。

2.参观访问与实地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当地的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纪念馆、博物馆之类场所,这同时也是本科生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可组织学生参观七·三一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这类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灾难的纪念馆,通过这种身临其境使学生感受灾难,但在参观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其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教师可以结合实地进行二战相关知识的讲授,同时在参观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不是让学生感受日本对中国侵略所形成的那种仇恨,而是要让学生体会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特别是妇女和儿童。引导他们尊重妇女保护儿童,这也是一种和平观念。还可以参观像拉贝纪念馆这类为人类和平作出杰出贡献人物的纪念馆。可以结合《拉贝日记》了解拉贝先生对保护战争中的平民所做的努力,为和平所作的贡献,用这种人物的力量号召青年学生向他学习

3.探讨和交流的方法

历史教师作为历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因其相对学生来说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教师应利用自己的这种优势,结合世界现代史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探讨和交流,同时也能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历史思维能力,这也是我们本科生培养的目标。例如,通过对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学会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方法,根据每个人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来得出自己分析的结果,然后平等地与其他人一次参与组织讨论,得出一些可以避免战争发生的方法。还有二战后的冷战发生的原因,冷战中的一些冲突和危机,都可以与学生展开探讨。学生对冷战中的一些案例也都比较感兴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这些问题离学生更近,可能他们的祖父辈都经历过,有实在感,更容易形成共识,倡导和平。

4.利用“慕课”平台的方法

慕课(MOOC)直译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它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大规模、在线和开放。从2012年慕课在中国大规模兴起后,国内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大学都有了自己的慕课平台或者加入了慕课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网上注册听知名大学的与世界现代史相关的课程,例如,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简明世界史、冷战史专题等课程;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对20世纪战争问题的探讨。学生课下自主的学习这些课程可以对基础知识有相关了解,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提供一些相关参考资料,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探讨,例如对于战争的反思,学生有了自主的学习查阅资料再进行探讨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对于和平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深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世界现代史课程特点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养成和平价值观,在以后的工作中树立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协作的意识,自觉传播和平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胥江:《中学历史教学中和平价值观的培养》,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胥江:《中学历史教学中和平价值观的培养》,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3]刘成:《和平学与全球化时代的和平建设》,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4]吴于瑾、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5]曾珍:《慕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其对策》,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作者简介:

何兢(1980.12-),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冷战国际史。

推荐访问:树立 观念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