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策略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3-06-20 13:0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学科教学知识(PCK)内涵中的核心因素是“从学生立场出发实现知识转化”。而历史教育的实质就是“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孩子,去过明天的生活”。如何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尤为重要。一个历史故事、一本历史著作、一部历史电影都可以成为有效课堂的支点,让学生在课本以外找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史料,帮助自己实现知识的转化。

关键词 历史 故事 著作 电影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舒尔曼(Schulman)于1986年提出PCK理论,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ent Knowlidege)的简称, PCK的实质是一种“转化”的智能,是老师将学科知识“转化”成教学任务,又由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实际的获得。第一次“转化”主要体现在老师的教学设计中,表现为对课程目标、内容和学生认知基础、风格、个性的把握,对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第二次“转化”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中,表现为知识的呈现,课堂的决策和调控、教学的指导与评价等。

正如科克伦(Cochran)等人所言“教师区别于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和教育研究者不在于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的质量和数量,而在于他们如何组织和使用知识上。有经验教师的科学知识是从教学的角度组织起来的,并成为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概念的基础;而一位科学家的知识则是从研究的角度来组织的,是作为建构本领域新知识的基础” 。因此对于学科专家更多需要考虑的仅仅是学科内容本身,而教师则需要考虑学科内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的过程。

在学校教育中,所有的知识其实都是为人而存在的,是服务于学生成长的。即“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孩子,去过明天的生活。”如何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尤为重要。

1 一个故事一堂课

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兴趣则是知识的萌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学得更快、更好。只有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他们才会去关注历史,思考历史,认真学习历史。

教育专家许纪霖说:“历史学骨子里就是讲故事。这就是我对史学的理解。这么多人不喜欢历史教科书,但喜欢看历史电视剧,看历史小说,历史回忆录,为什么?因为故事吸引人。他们关心故事里人物的命运(历史课程网谈话)。”而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多给孩子们讲讲故事,让他们在故事中亲近历史,在历史课堂中找到一点真正的自我,他们也能慢慢喜欢上这门看似枯燥的学科。

例如,关于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中“从共和国到大帝国”一课的观摩活动中,执教者用“罗马的故事”为背景展开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首先选择了三张学生比较常见的事物导入新课。其中包括:

再由这三张图片连贯成罗马的故事,即罗马由城邦国家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的历史过程。三个事物出现的同时,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你觉得这三个很熟悉的东西跟罗马会有怎样的联系?”在一抛一承间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一问一答中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很快引出了罗马成长故事中的第一个环节,罗马故事的起源。

“罗马的故事”源于公元前753年,传说罗马的第一代王罗慕路斯建立了城邦国家——罗马,罗马的“王政时代”由此开始。而传说罗慕路斯是在一头母狼的守护与抚养下长大的。

而罗马故事的第二个环节“共和国时代”则由第二个事物引出。方块K源于罗马共和国时代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凯撒大帝。

至于August则源于奥古斯都,即罗马皇帝的头衔,一般奥古斯都最常用来指称第一位罗马帝国的皇帝“屋大维”,由此罗马故事也进入第三个阶段,“帝国时期。”

三个事物联系到三个不同的人物,却讲述了有关罗马三个不同阶段的故事,但同时也体现了罗马由“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的发展变化过程。整堂课的整体设计看来就是“一个讲述罗马的故事,一条通往帝国的道路”。

一个遥远的国度,一段遥远的历史,却用三个学生习以为常的事物串联,教师不仅在讲述故事的基础上展开连贯性的教学,考虑到了学生的整体认知程度,也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探寻历史真相的兴趣与激情。

2 一本专著一堂课

从古到今,中外历史上都出现了大量的历史学家以及他们付注了心血与精力的历史著作。例如中国古代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近现代陈寅恪著的《柳如是别传》《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翦伯赞著的《中国史纲》先秦、秦汉部分等。美籍华人历史学黄仁宇著的《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美国L·S·斯塔夫里阿诺斯(L.S. Stavrianos著的《全球通史》等等。所有历史著作都是在大量详实的史料基础上建构起历史学家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知。

在现实教学中,现行的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对历史知识的呈现比较有限,更多的是对历史知识整体认知的宏观框架。在没有史料、知识铺垫的前提下,让初中生建构起宏大的知识体系基本只是空谈,农村学生原本就缺少课外知识的援助,在这样的现实下,更是无从谈起。历史学习首要的目的就是了解历史知识,只有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并重新建构,才能考虑以史为鉴,而历史著作中的大量史料就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料。

例如关于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中“来自海上的挑战”一课的观摩活动中,执教者别出心裁地从法国著名学者佩雷菲特所著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寻找课堂教学的支点。

佩雷菲特以二百多年前,大英帝国派马戛尔尼出访中国为背景,通过考察大量未曾公开的笔记、日记、档案、文献,还原了这次著名的出访,并澄清了一些鲜为人知或被故意隐瞒的事实,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访看作“东方与西方的首次撞击”,全书以详实的史实,有趣的细节,精彩的笔致,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异和冲突。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面对“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是“传统社会”全面遭遇“现代社会”。

而我们的教师则从大量史料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巧妙地选择了其中几则史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如马戛尔尼访华时带来的礼品(对清王朝来说可能叫贡品)、两国在外交礼仪上的差异以及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真正目的等。学生在史料的铺垫下比较东西方之间在科技、经济、政治、外交上的巨大差异和冲突,体味近代中国在遭遇“现代文明”后所做出的让现代人“匪夷所思”的选择。

以历史著作为基点,通过独特的视角,用以小见大的方法,辅以史料为跳板,既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又在弱化学习难点的同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历史眼光看待历史,真正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 一部电影一堂课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近年来,历史题材的电影较为盛行,有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影视作品《孔子》、《荆轲刺秦王》;反映楚汉相争的《鸿门宴》、《西楚霸王》;也有抗日题材的《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建党大业》和纪念建国六十周年的《建国大业》。这些精彩的影视作品为我们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当然影视作品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结合物。历史电影从实质上来看毕竟还是电影,都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形成的,不能完全当做纪录片似地记录实况,还原历史,但作为历史电影,它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还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历史事实之上。结合历史电影的这一特点,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贴近学情,符合教材叙述基本事实的影视资源服务于真实的课堂教学。

例如笔者在执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中“生活中的变化”一课时,尝试过在电影《鸦片战争》中寻找课堂教学的支点。

当然,选择电影《鸦片战争》是基于本课教学前不久,学生利用历史课堂欣赏过关于“鸦片战争”的电影视频。而“生活中的变化”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被工业文明洗礼后的中国同传统社会相比后,人民社会生活在悄然不觉中所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笔者将课堂的支点落实在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的变化比较,希望在比较通讯工具与交通工具中发现差异,在探究中发现变化的原因,以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认识。

课堂从古今通讯工具的比较入手,插入了电影《鸦片战争》中关于道光皇帝通过邮驿的方式给湖广总督林则徐下文的一个长镜头。学生马上从影片中了解到邮驿方式是中国传统的通讯方式,再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通讯方式,教师抛出第二个设疑:“这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我们现在选用的是电话、电邮的方式?源于什么?”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电影的支撑下具化,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是由交通工具的比较入手。插入了从同一影片中截取的图片,也通过古今对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差异,探究原因。

课堂的最后则选用影片中英国战舰挑起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看似真实的战争场面下回溯中国历史,教师也抛最后一个问题:“一个曾在世界历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东方巨龙在以往的岁月中有那么多令人羡慕的发明,为什么到了近代,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又为什么一个泱泱大国是如此地不堪一击?”学生很快将前面比较得出的结论用在了这个问题上,论从史出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实现,在加深了学生对民族历史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凝聚力的同时,既总结了课堂,也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课堂检测。

影视作品将一些抽象的概念用具化的影视形象来展现,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昨天的知识”的难度,抓住了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进行研究性学习,避免满堂灌,让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多样化的,无论选择哪些内容,如何组织都是为学科知识“转化”成教学任务,又由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实际的获得服务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内涵中的核心因素是“从学生立场出发实现知识转化”。一个故事、一本著作、一部电影都可以成为有效课堂的支点,让学生在课本以外找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史料,帮助自己实现知识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表浦实验研究所.小学数学新手和专家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 [J].上海教育科研,2007(10).

[2] 杨薇,郭玉英.PCK对美国科学老师教育的影响及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 2008(3).

[3] 李伟胜.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核心因素及其对老师教育的启示[J].教师 教育研究,2009(3).

推荐访问:教学内容 探索 实践 策略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