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性与文明的思辨中反思战争

时间:2023-06-19 19:54: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冯小宁的战争题材片着力于对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进行深度的反思。一方面,他力图表现战争的残酷性,以此突出战争对人性的戕害,达到呼唤和平,控诉战争和反对战争的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极力阐释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使人的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境界随之提高,人性最终得到升华。

[关键词]战争;人性;文明;反思

对于记者提出的“是不是喜欢战争题材,才拍出战争系列剧的”这一问题,冯小宁曾明确表示过:我自己是最厌恶并诅咒战争的,我主张和平与博爱,但是回顾人类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是绝对的,和平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的确,战争是包括电影在内的所有艺术门类的一个永恒母题。据统计,世界电影史上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影片以战争为题材。中国电影自然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工作者在党的领导和指示下,拍摄了大量革命战争方面的故事片。

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与意识形态的迫切需要,这些影片基本上没有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绝大多数都遵循着我党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失败走向最后胜利的叙事路线,线索结构单一,人物塑造上敌我分明,镜头语言上倾向分明:我大敌小,我近敌远,我中心敌边缘。更为重要的是,战争的正义性淹没了身居其中的个人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战争胜利带来的喜悦感遮蔽了战争巨大的破坏力与残酷性。可以说,对战争深入反思的普遍缺席成为相当多影片的共同特征,对战争进行思辨性表现的薄弱也使中国的战争片与同时代世界优秀战争片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

在这个意义上,称冯小宁的战争题材片为中国的“新战争影片”或许颇为合适。他的影片在继承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力于对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进行深度的反思。一方面,他力图表现战争的残酷性,并以此来突出战争对人性的戕害,达到呼唤和平,控诉战争和反对战争的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极力阐释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经过正义而残酷的战争,人的灵魂同样可以得到洗礼,精神境界也会随之提高,人性最终得到了升华。深度的反思使影片产生出极强的崇高感来打动观众,同时也达到了讴歌正义,反对侵略的目的。尽管冯小宁的“新战争电影”还无法达到《现代启示录》、《桂河桥》等世界一流战争片的思想高度与对人性挖掘的深度,但他为中国战争片所做的积极探索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仍有着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战争扭曲人性

“战争片经常被用作宣传的旗帜,在激发爱国热情和展示利益集团自身正义感的同时,揭露和批判对方的罪恶和暴行。”显然,好莱坞战争片的这些旨归也同样是冯小宁作品的政治功能和主题诉求。只是,导演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继续用摄影机镜头表达着他对战争的哲学思考,从而深刻地揭示出战争的荒谬性所在:当被侵略者的肉体被侵略者蹂躏和屠杀时,侵略者的灵魂也必然同时被扭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争没有赢家,它从来都是一场两败俱伤的人类危险游戏。

《紫日》中的女主人公秋叶子,原本是一个天真纯洁、正处于豆蔻年华的中学生。当战争不可避免地侵入到她的生活中时,这位天使般的小姑娘的心灵开始发生惊人的蜕变。在军国主义思想的腐蚀影响下,她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即使在靠个人力量根本无法生存下去的荒芜人烟的原始森林里,即使对于挽救过她年轻生命的杨玉福与娜嘉,秋叶子仍然把两人引进日军的地雷阵,准备与之同归于尽以完成对日本法西斯的所谓忠诚。经历了重重的艰难行进,秋叶子领着杨玉福与娜嘉终于走出了大森林,却又一次把他们带到日军营地,得知天皇已经宣布投降的消息后,她绝望地端起那支曾将自己从泥沼中拉上岸的冲锋枪,将枪口对准曾与自己患难与共的生死朋友。

“回首过去,我们不是在和敌人作战,而是在和自己作战,敌人就在我们身上……对我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战争必将永远伴随我的余生。”《野战排》一片结尾时主人公的这句话外音,是对战争最有力的控诉,显示着战争给人性所造成的创伤将会永远留存在参战者的灵魂深处。著名导演莱得利·司格特在《黑鹰坠落》的片头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名言: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的结束。难道战争将会长时期的伴随人类,成为无可解决的悖论与困境,难道人类自己发明又最终必将毁灭自己的这种危险游戏会成为永难摆脱的阴影与噩梦?

二、战争毁灭文明

人类的出现促成了文明的诞生,人类社会的发展镌刻着文明进步的每一个脚印。然而,人类的发展史同时又是一部战争史。战争的爆发严重的摧毁着人类的已有文明成果。就在不懈创造与彻底毁灭的轮回中,就在渴望和平却又无法避免战争的张力中,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一路走到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文明。

冯小宁清楚地知道战争的毁灭力和破坏力,在“战争三部曲”的结局篇《紫日》的片头,他用一长串冷冰冰的数字,显示着二战各主要国家的伤亡人数。而3500万的中国人死亡数字(约占世界伤亡总数的二分之一)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与众不同的是,他在讲述中华民族被侵害的同时,也将表现的视角延伸向了侵略者:他们在战争中又得到了什么?从而在人类学的高度审视、反思着一个人类永远面临的难题:人类究竟应该如何相处,文明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交流、传播、借鉴与吸收。这样带有哲学思辨色彩的深度挖掘不仅突破了中国战争片的传统,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红河谷》的影片结构大致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由前一部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倾心到后一部分两种文明的彼此毁灭。西方人依靠着工具理性和科技主义的巨大推动力在物质文明方面领先一步时,便骄傲地以文明传播者自居,一厢情愿地想担当“拯救者”的角色,并不惜以武力来解决问题。这种强制性的推动方式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必然会遭到藏汉人民的誓死抵抗。“除了狼,我不随便杀生”,格桑的这句简单质朴的语言里透露出凛然不可侵犯的坚毅:当狼来骚扰美丽的家园时,自己会决不手软。于是,他用罗克曼赠给他的打火机点燃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烈烈火焰。而战争带来的结果也只能是双方文明的两败俱伤。

三、战争与和平:在倾斜的人性天平上寻找平衡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为贵”、“与人为善”等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已深入到我们的骨子里和血脉中。然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册上,尤其是近代史以来的一百多年中,竟多次被异族列强蛮横侵入,备受凌辱。所以,尽管反对战争,中国人民却不得不一次次直面战火硝烟的血腥与残酷,一次次拿起武器保卫我们神圣的国土,捍卫民族的尊严。“我以为所有正义的人包括向往和平的人,都要有一种特别勇敢甚至牺牲自己的精神去争取和平,靠膝盖下跪是争取不到和平的。” 冯小宁的这段自白一方面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争取和平的必要途径——靠勇敢和牺牲精神去换来和平。这同时也是他在影片中屡屡涉及到“人类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的原因所在。在冯小宁看来,人类自创世以来,的确取得了形态各不相同的多样化的文明成果。然而,人性不可否认的在本原上有自私、贪婪的一面,如果任其发展到极端,人性异化为兽性便不可避免。

难得的是,冯小宁并没有简单地在影片中否定和批判“适者生存”这一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竞争原则,而是让丹珠、格桑乃至嘎嘎睁开眼睛看世界,让原本只会用锄头耕地的杨玉富喜欢上娜嘉手中的枪,并最终将正义的枪口对准了那些顽冥不化的军国主义分子。与此相对照的是,导演也没忘记对无意中打响枪而吓得不知所措的男主人公做出滑稽式处理。这样,在人性与文明的思辨中便将对战争的反思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人性天平的倾斜是产生战争的直接动因,而只有跟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才不至于被动挨打,也许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有效的减少与避免战争。

[参考文献]

[1] 李宝江.《冯小宁:用激情燃烧〈紫日〉》.2001年第3期《电影创作》,71—72页.

[2] 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6月版.313页.

[3] 紫砚.《冯小宁:靠下跪不能争取和平》.2001年第7期《大众电影》.8—9页.

[作者简介]段红红(1968—),女,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推荐访问:思辨 反思 人性 战争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