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

时间:2023-06-19 18:4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技术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记忆日渐稀少,因而解决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显得日益迫切。“和合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资源,其由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及和爱这几个基本原理构成。以此为视野探讨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化,从而获得更具体的生态智慧来对现今生态问题进行思考。壮族的生态文化主要体现在自然崇拜、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其中主要包含火崇拜、牛崇拜和太阳崇拜;布洛陀神话传说;住房、服饰和饮食。

关键词:和合学;江华壮族;民族传统;生态智慧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5)04-0121-04

随着技术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对如何与自然共处的记忆也变得越来越稀少,同时人与自然相处的能力也在下降。在人类从自然解放的文明史中,人对自然的疏远也显得更加“文明”。这种“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却是破坏自然生态的不文明。因此,探讨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在今天就显得日益迫切。随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围绕美丽中国的建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必然成为新格局,而传统文化思想在自然生态保护中的潜在作用重新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和合学”一词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立文先生提出来的。“和合学”思想中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的作用是为了化解新时期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危机。中华文明虽是从特殊地理自然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农业文明产物,但她包含的精神内涵具有普世价值,能够在现代化中进行创造性转生。尤其是在生态方面,因为中华传统不但在价值理念上寻求天人合一,而且更是深入到广大群众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和合学”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的经济与生态危机具有针对性。

一、“和合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所谓和合,是指自然、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而“所谓和合学,是指研究自然、社会、人际、人自身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中存在的和合现象,与以和合的义理为依归,以及既涵摄又超越冲突、融合的学问。”(张立文《和合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张先生认为和合的主旨是“生生”。“生生”是天地间最基本、最一般的德性,和合是生生之所以然。“和合学”包含如下基本内容:

1.和生原理

“和实生物”、“天地之大德日生”,这便是和生。宋明新儒家把孔子的“仁”视为生命的源头,如“桃仁”是桃树发芽、生长之源。《通书·顺化》中,周敦颐说“省,仁也”,以仁育万物。《知言·修身》说:“仁者,道之生也。”王守仁《传习录上》说:“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庄子也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与人都是一样,作为生命体存在,那么就要相互尊重其它生命形式的存在,相互依赖共生,不能一方先灭另一方,征服他方。“和生”也即共生,共生需要平衡、协调、和谐,并以此为基础才能获得。

2.和处原理

在自然、社会、心灵、人己都是生命的情境下,它们之间如何相处,是你争我斗、冲突不断、矛盾重生、恐怖、紧张还是和而不同地和谐相处?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虽然彼此之间不同,有矛盾,但是还是可以选择一种恰当的相处模式。宋明新儒学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应该贯彻“天地合一”的理念,天人和处,这是历史、现实的存在。

3.和立原理

自然、社会、人己,各文明都有自己独立、自我生存的自由和进步的道路,其他人不得干预,不能感觉唯我独优,强制于人。孔子说:“已欲立而立人”(《论语》),和立并不否定竞争;但己立而不使他立,就不合道,也与和立相悖。

4.和达原理

自然、社会、人己、心灵、他文明既要自己通达、发展,也要让他者通达、发展;不能一味己达而压制、制裁他人达,正所谓孔子言:“已欲达而达人”(《论语》)。在多元化社会中、多种形式发展下,进步的不一致性、不均衡性、不长久性,导致了很大的失调性问题;而“和达”则体现了“平等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

5.和爱原理

和生需要和处,使生命得以生存下去;和处需要和立,和立使得和生、和处获得保障;和立需要和达,和达使得和生、和处、和立的关系得以通达。和爱是和生、和处、和立、和达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张载集·乾称篇》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礼记·礼运》讲“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孔子说“泛爱众”。墨子言“兼相爱”。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仁民爱物”的精神。“和爱”的精神对自然、社会、他人、他心灵、他文明赋予爱心,才会使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在爱的指导下得到实行。“和爱”让冲突变为融合成为可能。

二、江华壮族的传统生态文化现象

“和合学”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在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情风俗中有着充分体现,其生态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入考察。

江华瑶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毗邻两广。该县的清塘壮族乡,是壮族同胞相对集中的地方,这里多为丘陵河谷,气候温和,适合植物生长。耕种方式主要为农耕,农作物有稻谷、玉米、红薯、高梁、棉花等,在文学、艺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有显著民族特色。

虽然在江华壮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我们难于发现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生态环境,但从他们的生产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天地万物相处的和谐之道。他们与自然环境共处的根本理念乃是“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其民族和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生存方式,利用丘陵河谷休养生息,从大自然适宜地谋求生活资料。这样,大自然的物质馈赠就成为了江华壮族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从技术文明史来看,此种生存之道就是将生存之技术寄寓于大自然所能所宜供给的基础之上,其中蕴含着交互合宜的相生之道。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和生、和处、和立等)是以互相的适应性为基础的,不能过偏过激。这种生活态度和方式也一以贯之地体现在江华壮族传统文化各个方面,

1.自然崇拜

壮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存在,由此产生了对一些自然物的崇拜。人的生老病死都和灵魂密切相关,世俗的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长寿和避免疼痛,把期望寄托在“灵魂”身上,以此满足人类的愿望。他们认为,除了人类以外,动物、植物和其它的自然物都是有灵魂和生命的,对和人现实生活相处的自然物,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祀和膜拜。壮族所崇拜的自然物有火、牛和太阳崇拜。这些自然崇拜的根本理念就是人和物一体,人类与自然和生共处,并且自然与人类社会可在精神层面交互体验。壮族人会认为万物有灵,与人无异,而且此“灵性”可以相互感应流通。人可以通过祭祀和祷告与万物之灵进行沟通,将其自身的意愿传递于万物之间,并企求它们的回应。万物之灵亦可以其自然之方式回应人类。这种交互感知的过程则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表现出人类与大自然“和爱”、“和达”的生存样式。

(1)火崇拜

对人类来说,火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当原始壮民们还不了解火这个东西的时候,对其十分好奇和困惑,同时也对它的神奇产生恐惧,认为是神的化身,这是火崇拜的原因。壮族习俗认为,火塘是家中火神居住的地方,这表示要保持它的活力,火种要保留。每年正月初四这天,当地有个赶火神的活动,当天全部寨人集中起来,用挂竹刀的草绳拦住通往寨外的每个路口,年轻一些的人手持栎树枝跟在布摩(壮族祭司)身后。布摩右手提刀,左手抱公鸡。每经过一家,先从火塘里捡一块火炭放入盆内,边念驱火神咒语以灭火。此刻旁边手拿树枝的人们边手舞足蹈边大声喊唱,从家内赶出家外,主妇随之端起熄过火炭的水盆泼出门外,挨户赶完,最终赶到河边沙滩,再供祭火星神和山神。

这种情态无疑让大自然与人类共时存在的平等方式进入了人类生活之中。如此,“火”不仅在人类的精神世界获得鲜活的存在方式,而且直接深入地镶嵌在人类物质生活之中。大自然在火崇拜中获得了保存其自身原态的可能性,同时人类也可以从自身原态的大自然获得更多物质资料。人类和大自然都在其相互“和爱”、“和达”的尊崇中获得了一致的积极利益。

(2)牛崇拜

在壮族地区,牛被视为有灵魂的动物,在特定的时间还祭拜牛魂。关于牛还有这样一个说法,牛本是天上的神,后因为犯了错被贬到人间干苦力,一年到头都很辛苦,所以在每年夏历四月初八牛诞生日这天,农家会修整牛棚,帮牛清洁身体,还会准备食物供祭牛栏。而在这一天,牛不用耕作,也不能对牛大声叫唤,更不能鞭打,否则就是对牛的不敬。

牛被尊重,当然与壮族人选择了适应其生活环境所适宜的生存方式有关。农业对壮族人而言是他们获得生活资料的根本方式,而牛又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所以壮族对牛的崇拜就显得无可厚非。壮族对牛的“和爱”便使他们有效地从大自然中获得更多“和生”的生活资料。倘若人对牛无视,那么他们缺乏适宜大自然供给方式的生产工具,以致其生活变得贫乏。壮族对牛的崇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太阳崇拜

壮族同胞祭神的器物铜鼓上雕刻有太阳的纹饰。铜鼓被视为镇妖的神器,即是宗教圣物,太阳纹出现在铜鼓上,击铜鼓而祭祀太阳神,表达对太阳的信仰和崇拜。此外,《从宗爷爷造人烟》神话故事、《布洛朵》创世诗和《盘古歌》等大都是跟太阳有关的传说,亦是壮族崇拜太阳的表现,反映了壮民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这种原始的自然情感有助于人类认识自身与大自然所处的关系,也能帮助人们理解某些自然现象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便是对自身生存利益的保护,这也无疑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生”、“和立”的理念。

2.神话传说

布洛陀神话和形象经历了由创世神、始祖神到宗教神的发展过程,在壮族的神话传说、宗教祭祀、歌谣颂词、风俗礼仪中,都可以寻得到颂扬布洛陀功劳和神秘的内容。布洛陀形象浸透于壮族生活的各个领域,壮民们把现实生活中追求的理想、美好愿望、生活体验以及对各种崇高人格和超强本领的期盼都附在她身上,经过代代人的推崇和塑造,形象日渐高大、内涵不断丰富。布洛陀被尊称为始祖神和英雄神,认为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她创造和安排的,传闻她一生为人们做了很多事:造房子、种五谷、养家畜、制万物、求雨求火,实在是人民的英雄。壮族及先民尊崇布洛陀,接受它的意愿和自然友好相处,处理好人与生态的关系,尝试着在自然找到自我生命的意义和立足,借助虔诚崇拜求得谷物丰收、风调雨顺。如今,壮族人还点香焚烧纸钱祭祀石头,这可以追溯到壮族布洛陀神话中的天、地和人是由同一块石头而生的断想。布洛陀神话一方面体现了壮民们对自然的敬畏,使人们不滥砍杀动植物等;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人对自然的依赖,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3.风俗习惯

(1)住房

壮族居住以“干栏”式建筑为主。“栏”在壮语中是“家”或“住房”的意思。“干栏”在壮语中是“ranz gan”,即楼居建筑。“干栏”式建筑流传甚久,据《僚传》记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依数积木,以居其上,名日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唐宋直至明清时期,凡提到岭南越人居住,无不以干栏称谓。特别是壮民,《粤述》载:壮人“屋室缉茅衡板,上以栖止,下畜牛羊猪犬,谓之麻栏子”。可见,干栏建筑是壮民所喜欢的居住形式。它是用木(或竹)竖起很高的底架柱,然后在底架上用木材横联搭建成住室,横木上铺上木板或竹片篱笆等构成地板,分上下两层,楼上人住,楼下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干栏式住房适应于潮湿多雨、地势不平的南方山区。众所周知,南方气候酷热、雨多潮湿、林密山多、猛兽蛇蚊繁多。为了更好适应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壮族先民们发明了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以便更有效保护生命安全。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顺应自然,适应生态环境居室文化。

(2)服饰

壮族的服饰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一种兼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服饰。男子一般着布扣青布衣,以布帕包头,头上缠巾帕,除了外表美观之外,要紧的是为了保护头部,当温度高,天气炎热时,头巾可遮阳防晒;当温度低,天气寒冷时,戴头巾可以让头部保温,以免遭寒风入侵。女子上穿无领斜襟衣,衣宽袖大,宽松,适合平时的劳作,衣服边角、袖口会镶上银排及绣花,头上缠着绣有吉祥寓意的花卉、鸟兽和人物的小方巾,色彩鲜艳。下面穿青布裤或褶裙,以各类花纹图案绣边,脚踏自制布鞋。壮族妇女常年要劳作,她们平时少穿拖地长裙,百褶裙多短至膝部或小腿下。当外出在山间杂草荆棘处劳作,她们会打上绑腿或护套,这装扮利于在山间行走。劳作时衣服襟边、口子、袖子、衣角易磨损,在这些地方加上滚边或“阑干”,简单实用也美观。颜色方面,选用蓝黑色或青色这些色调,使得劳作中不显脏,而且又和自然环境和谐搭配。以上这些服饰特点,是壮民们顺应环境、亲近自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结果,反映出自然和谐的审美观念和富于智慧的人生创造。

(3)饮食

壮族主食以大米、玉米、红薯为主。玉米,壮语有很多称谓,如“haeuxyangz”、“haeuxduk”等。玉米是从外传来的,在壮族地区玉米种植成为仅次于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薯,壮语是“maenz”,是壮民们在原始农耕时种植的块根类作物,有甘薯、红薯、马铃薯等种类,薯类作物容易栽培、耐旱耐肥、产量高,用途多样,茎叶可以用作家畜的饲料,根块可食用,还可以酿酒。这些食物都是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培育种植,取食过程又无需过度加工,虽然其口感不显精美,却对于人体的健康大有益处。由于没有过量的技术参加,大自然其所馈赠的限度不那么容易突破而遭致毁坏。大自然由此而受到人类的保护,人们也从中获得益处。

三、结语

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壮族的发展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在其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和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文化传统。尊重自然,爱护环境,浓厚地浸透到他们的自然崇拜活动和神话传说里,就是其风俗习惯,包括饮食起居和穿戴服饰,也鲜明地打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烙印。这种生态文化,与和合学中“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理念具有内在的一致陛。可以肯定,遵循自然法则、适度开发自然、合理利用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持生态平衡,和合学观念对于进一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认知人和万物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刘剑康

推荐访问:和合 视野 生态 民族传统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