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校护生社区护理》课程中渗透护理职业安全教育的探究

时间:2023-06-19 17:4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通过对护生职业安全调查,发现除了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避免自身的操作失误带来的医疗伤害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掌握护理的基本职业技能,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保障自身安全。通过对护理专业素质中的“职业防护能力”展开探讨,对教学过程中的护理专业职业安全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关 键 词] 中职;护理专业;安全教育;渗透;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3-0012-02

一、课题研究方法

(一)抽样访谈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主题和目的,提炼出访谈提纲,在课题研究开始就随机抽取在校生和实习生各15名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对护理专业职业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接受护理专业安全教育的情况、获取职业安全知识的途径、职业安全行为现状,根据以上四个小提纲,对这30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并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总结,分析制定出护理专业安全教学调查问卷提纲。

(二)问卷调查法

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对学校所在辖区内各个社区点实习的本校生共1000名护士进行整群抽样,发放随机抽样访谈后制定的调查医疗问卷。针对职业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教学建议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984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8.4%。

(三)对比实验法

在进行了基础分抽样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之后,基本掌握了现行护理专业安全教学和学生对安全知识掌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通过整理与创新做出初步的《社区护理》教学改进设想,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以本校护理专业2014级护理专业的2个平行班共84名学生为例(41名,43名),以班级为单位分成2组。在对比实验开始前,先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学生在护理专业职业安全知识,例如:社区急救知识、社区意外伤害护理知识、社区传染病护理知识等等;安全意识,例如:面对社区传染病病患时的自我保护;安全行为,例如:护理社区慢性病人时的安全措施。通过这个调查,测试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水平是否存在异同,然后随机抽取一组进行集中教学,一组进行分层次教学,有同一位老师进行职业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实验结束之后,再统一对两组学生进行卷面测试,查看学生在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情况有何差距。

第二组对比试验仍然以这两个平行班级作为观察与参照组,一组利用安全教育的教学课时专门对一些社区职业安全防护技能进行介绍和实际训练。另一组则只做介绍,不进行实践操作练习。课程结束之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在学生实习两个月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之后,学生的主动性医疗事故发生频次有何差异。

(四)统计方法

统计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主要分析的数据为两个参与实验班级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的考核成绩。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一)安全教育的有效授课模式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究安全教育在《卫校护生(社区护理)》课程中的有效渗透。怎样的授课模式,能让安全教育内容的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更有效进行,是此次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课题实验将“安全知识内容集中授课”与“安全知识分类分层授课”两种模式与《社区护理》课程实际结合进行对比试验,并以此来分析二者之中谁更有利于中职护理专业的安全教育开展。

(二)安全知识的梯度划分

在进行有效授课模式探究时,我们提出了知识分层授课模式的教学。因此如何进行护理专业安全知识内容的梯度层次划分,成了我们在对比试验开始前要解决的命题之一。笔者梯度劃分依据主要是借助角色进行划分,即从护理人员、病人、社区医疗管理单位三个方面进行安全隐患与安全对策的内容探究。同时也应根据实际的医护状况,如:家庭访视、家庭护理、家庭健康教育、急诊、慢性病、康复等环节的安全教育渗透也应分情况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

(三)学生职业防护技能训练的必要性

除了医务纠纷产生的“医闹”事件会给医护工作者带来意外伤害之外,最主要的医护职业伤害事件还是来源于医护工作者自身操作失误。为了降低学生主动医疗事故带来的伤害,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职业防护技能并且加以训练。为了印证这一教学环节的必要性,笔者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学生临床的实践反馈数据来分析讨论。

三、课题研究具体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

笔者通过资料文献查阅,与现实案例走访等先确立了课题研究主题为《卫校护生(社区护理)》课程教学中,对“职业防护能力”这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教学探究。目的是为了寻求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防护能力”,减低职业伤害事件的发生。之后,笔者根据课题研究的主题和目的,提炼出访谈提纲:(1)对护理专业职业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2)接受护理专业安全教育的情况;(3)获取职业安全知识的途径;(4)职业安全行为现状等四个主要方面,设置了20道题目。之后又随机抽取了20名本校结束实习后回到办理毕业手续的学生参与了此次访谈调查。

(二)课题初始阶段

笔者与20名学生顺利完成了1对1的访谈工作,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设置出一份更为成熟的包括:主修专业、专业课程、所在医院安全教育课时、是否发生过利器损伤、是否与病人及家属发生争执、相关防护措施等具体内容在内的调查问卷。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对学校所在辖区内各个社区医疗点实习的本校生共200名护士进行整群抽样。其中,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198份且均为有效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9%。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医院为实习医护开设安全知识培训的状况不容乐观。并且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伤害主要来源于理化因素,如:利器损伤、消毒剂或化疗无对皮肤的损伤、放射线或放射性物质伤害等。反而是我们常常听到看到的医患家属纠纷问题是最少发生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防护能力”主要应该从护理人员方面入手,其次,要加强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以弥补社区医疗管理单位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是如何避免与病人及家属发生争执的有效措施探究。

(三)课题实验阶段

以本校护理专业2014级护理专业的2个平行班共84名学生为例(41名,43名),以班级为单位分成2组,进行两组对比实验。在第一组对比实验开始前,先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学生在护理专业职业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行为等方面是否存在异同,然后随机抽取一组进行集中教学,一组进行分层次教学,由同一位老师进行职业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实验结束之后,再统一对两组同学进行卷面测试,查看学生在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情况有何差距。第二组对比实验种:一组利用安全教育的教学课时专门对一些职业安全防护技能进行介绍和实际训练。另一组则只做介绍,不进行实践操作练习。但是课程结束之后,两组学生都要进行操作考核。对两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在学生实习2个月后对学生回访调查,了解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生的主动性医疗事故发生频次有何差异。

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知识考核总分各为100分,理论安全知识与操作安全知识的分值各占其中的20分。

将观察组与实验组学生的相关成绩进行统计,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以分方向、分层次的形式对安全知识内容开展课程教育,且学生安全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结合,最终成绩都要优于观察组学生的掌握情况。这就印证了,分方向、分层次对护理专业安全知识展开教学是高效可行的教学模式。最后,通过对学生的回访得到的数据,效果明显要优于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得到的数據,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四、课题研究的总结分析

在社区护理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防护知识,首先要做到的仍然是提升护士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完善其自身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安全地在医院及社区医疗机构工作。其次在一对一访谈过程中,笔者得到这样的反馈信息,与社区病人及家属发生职业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医护人员工作细节的疏忽。因此,在安全教育中一定要着重强调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最后,护士自己要做好自我安全防护措施,这也是规范操作的延伸。只有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大力开展职业安全防护,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职业伤害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玉梅.人文素养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多元渗透[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

[2]蒋琼,吴纯.浅谈中职卫校《社区护理》教学的现状及探索[J].教育界,2013(10).

推荐访问:护理 卫校 探究 安全教育 渗透